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是地面测量数据和对流层测量的数据看似不一致.地面测量数据始终表明有一个变暖趋势,但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卫星观测数据却表明没有明显的变暖现象.这一现象一度使人困惑,但最近发表的论文[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Sept. 11, 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 abstract/1087910v1]的作者认为对流层也经历着长期的变暖趋势.NOAA的Norman C. Grody和马里兰大学的Konstantin Y. Vinnikov重新考察了气候变化趋势,把卫星数据纳入一个模式,并排除了仪器测量偏差,季节性及日变化…  相似文献   

2.
平均来说,20世纪期间地球变暖了.气候学家相信,在此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大约上升了0.5℃.这种升高一部分是因为每日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微分变化造成的,微分变化又使得每日温度范围变窄[1].最先是在美国发现了一个日温范围缩小的例子,在那里,大面积趋势显示最高温度保持不变或轻微上升,而最低温度一直以更快的速度上升[2].对地表的测量表明,自1979年以来全球平均变暖了0.3~0.4℃[3].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2007,(2):72-73
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而1901-20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6℃。加剧了加勒比海及印度洋珊瑚白化问题.南极的生态系统亦受损,企鹅数量因此减少。北极海冰面积明显减小春季海冰厚度减少40%.北半球多年冻土层正在融化。愈来愈多证据显示本世纪末将有1/4个物种绝种。  相似文献   

4.
正从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其中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冬半年升温高于夏半年.这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1月24日召开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宣讲会上获悉的.根据这份报告,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海洋变暖、冰雪大范围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等诸多方面.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85℃.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  相似文献   

5.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51-53
今年2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所作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决策者摘要明确指出.过去100年(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摄氏度.20世纪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79ppm(表示气体浓度的百万分率).是65万年来的最高值。到21世纪末.在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全球地表平均增暖1.1℃至6.4℃.海平面相应上升18到59厘米。这份报告同时还指出.  相似文献   

6.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34-41
气候变暖正在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月2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所作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到21世纪末,在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全球地表平均增暖1.8℃至4.0℃,海平面相应上升18到59厘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技》2005,18(3):64-64
据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的新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导致飓风和台风等热带风暴的破坏力大幅增强。这是科学家首次提出气候变化影响飓风和台风活动的证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过去30年间,热带海洋表面温度仅上升了0.5℃。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报刊报导,英美科学家预测,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冰层特都融化消失,冰层将受下面海水变暖的威胁。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内德·阿卡顿教授的研究小组调查结果认为,北极的冰层大范围变暖,过去5年水温上升1度。英国气象厅预测北极气候变暖比地球上任何地方早,下世纪温度将上升6-8度,因而不论冬季还是夏季冰都会融化。英美科学家预测北极冰层将消失  相似文献   

9.
《沿海环境》2002,(6):42-42
刚刚过去的一百年,借助科技的发展, 人类是大大进步了。同时,人类也因对自然的无情掠夺而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走过了100年,人类发现自己遭遇到了威胁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有资料表明,由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气温上升了0.6℃。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此外,气候变暖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升温,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小组(IPCC)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1.6到5.5摄氏度。最近一份研究表明,人为导致的温度上升正在加剧,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过去80年间,热带西太平洋海面水温数十年规模的气候变动,是由火山喷发及人类工业活动产生的硫酸性浮游粉尘所引起的.这首次证明,硫酸性浮游粉尘的大量排放对太平洋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为研究过去及未来的十年规模气候变化原因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小组称,自2000年以来,全球地表气温上升出现变缓趋势.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赤道信风加强和热带中东部太平洋的海面水温降低引起的.研究小组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过去20年间,赤道太平洋的信风以20  相似文献   

12.
欧洲对流层臭氧浓度不断上升据英国政府成立的一个科学专门小组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欧洲对流层臭氧浓度每年大约上升1%-2%。光化学氧化剂检查小组(PORG)说,这一测量结果与根据臭氧先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计算出的预测结果相一致。乡村高地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中心城区地表温度与绿地覆盖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卫星遥感提取的外环线以内绿地信息和由热红外波段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对绿地覆盖率和中心城区地表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大范围内。在有损估计的条件下。地表温度(T)和绿地覆盖率(S)之间满足线性关系;T=33.2132-4.6915S(r^2=1.000),即对整个外环线范围地区。绿地覆盖率每增加1%。地表平均温度将下降0.047℃;绿地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在斑块水平上体现明显,在绿地斑块水平上,地表温度(T)和绿地覆盖率(S)之间满足非线性关系:T=32.733 0.0121S-0.0011S^2 0.0000074S^2 (r^2=0.985)。用延安中路绿地作为检验表明,绿地建成后,地表平均温度降低了0.87~1.29℃。  相似文献   

14.
过去20年内温度不断上升,已经威胁安大略省北部的生态系统,加拿大科学家把此称为全球变暖效应的预演。那些目前仍不相信温度上升是由温室效应造成,但又不敢断定它是自然现象的科学家们对此也极为关注。他们认为过度温暖的气候容易导致干旱和频繁的森林火灾,并可使土壤湿度下降,破坏森林更新再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温度逐渐升高的罪魁祸首。不过这一结论直到不久前还只是科学家们根据地面的测量结果得出的 ,如今来自宇宙卫星测量结果首次证实了这种温室效应。测量结果表明 ,地球的大气层正在越来越多的吸收从地表辐射出的热量。伦敦皇家学院以约翰·哈利斯为首的科研小组在最新的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说 ,天然的温室效应对地球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假如地球外外层大气不能把地表辐射出的热能吸收住的话 ,那么地球面的温度将是始终是低于零度的。由于有了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一类温…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平流层中臭氧及其损耗的科学知识和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环境》1999,(4):5-6
1平流层及臭氧顾名思义,平流层的最大特点是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极少有垂直方向的对流运动。这主要是因为平流层的温度结构与对流层不同,在对流层顶到距地表大约35km的高度内,大气温度变化非常微小,这一高度的大气温度非常低,大约在-80°左右。自35km到平流层顶,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平流层温度低,空气稀薄,极少水蒸气,在这一层也极少有天气过程发生。由于平流层的高度较对流层高,因此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相比,平流层的太阳辐射含有更多的短波紫外辐射。一般将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的大小分为三个区,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大气水汽浓度变化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以全球大气温度探空数据集RATPAC-A为基础,对流层采用固定相对湿度的假设,并根据平流层水汽的历史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绝对湿度的增加,会造成其各处向上出射长波通量的减少,并在层顶处达到最大,且对流层顶水汽含量的变化,对于向上长波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如果地表温度升高1 K,大气水汽浓度增加所导致的对流层顶向上长波通量的减小值为2.22 W/m2,对流层水汽含量变化与地表温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反馈关系,有能力使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50%;平流层水蒸汽体积浓度每上升1×10-6,将会使对流层顶的向下长波通量增加0.31 W/m2。  相似文献   

18.
3)、影响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影响的利弊各持己见。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2毫米。气候专家预言,2025年地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2100年将上升3摄氏度。但以往的1万年里,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很少超过1或2摄氏度,由于冰河溶化,海洋变暖和面积扩大,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20厘米,2100年升高65厘米。同时风暴的次数和强度可能增加,三角洲的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珊瑚礁岛国如马尔代夫等国特别易受到  相似文献   

19.
胡世雄  郭启顺 《环境》1996,(5):14-15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在1990年以前一百多年中最温暖的六个年头(1981,1983,1987—1990)都出现在八十年代。最近英国气候专家分析了世界各地气候资料后肯定:1995年是近140年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间的长期平均气温高0.41℃。这种全球变暖现象及其对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影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将对社会经济部门,自在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学术界,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不和重视。本文收集汇总了有关海平面上升的众多报道,介绍了海平面上升过去的观测事实和未来的预测,并提出了适应与减缓全球变暖和平面上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