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对体育馆安全疏散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控制疏散时间定为3min~4min。以此作为某大型体育馆消防性能化设计中安全疏散时间依据,运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分别对体育馆安全疏散时间进行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具体案例中如何确定和评估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安全水平,即消防性能化设计安全水平不应低于处方式安全水平的设计理念。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设计宽度可满足疏散要求,充分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2.
速读     
《安防科技》2013,(9):6-7
汉中消防辅导员学校目前,正值学生开学之际,汉中市各县区消防大队会同当地教育部门对学校及周边单位火灾隐患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尤其对学生宿舍、学校食堂、配电房、实验室、图书馆、礼堂、锅炉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坚决消除火灾隐患。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促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师生掌握疏散逃生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救能力,确保开学前学校的消防安全。同时,汉中支队要求各消防大队在开学后积极组织官兵与学校联合开展灭火救援及应急疏散演练。9月1日至11月30日,全市学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查找校园火灾隐患、家庭火灾隐患排查整改、校园逃生疏散演练、灭火体验、消防安全课、消防家庭作业、参观消防站或消防科技馆、观看消防电影、黑板报或专题展板和消防教育活动总结等。期间,消  相似文献   

3.
为更充分地发挥嵌入式消防疏散标志在火灾发生时的指示作用,进一步提高疏散效率,运用PsyLab心理实验系统及Pathfinder人员疏散能力模拟软件,从嵌入式消防疏散标志空间角度和凸出距离2个方面入手,探究嵌入式消防疏散标志立体结构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角度为5°时可促进人员择向,降低择向反应时间;凸出距离<75mm时,对疏散效率几乎无影响;凸出距离≥75mm时,会对疏散效率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施。为了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和安全撤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至关重要。该系统通过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和指示标志,为人们提供紧急情况下进行疏散和逃生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指引。本文将对变电站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提高变电站人员的安全性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超高层建筑防灭火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往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数据和案例,从火灾蔓延速度、人员疏散和主体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物的火灾特点,并针对其火灾特点从防火分区设计、疏散通道避难场所、主体结构、控烟设计、消防应急设施配备、超高层火灾的扑救策略和人员疏散等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的防灭火对策,对近些年新出现的超高层消防逃生避难技术进行了探讨。基于超高层火灾较难扑救的情况,城市规划者和建筑设计师应根据现有的消防技术水平,适度发展超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6.
消防应急灯具是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时,为被困人员疏散提供应急照明的专用灯具,但是目前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应急灯具在质量上存在较多问题,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对生产消防应急灯具的企业着手进行了客观分析,相信对我们认识消防应急灯存在的质量问题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贾水库  王晨 《安全》2015,36(z1)
结合高层学生公寓"人员过于集中、火灾负荷大、火灾蔓延速度快、易产生大量烟雾和毒气、人员不易疏散"等特点,总结高层学生公寓的危害性,从学生公寓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检验内容、学生公寓疏散逃生预案制订等方面阐释做好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高层学生公寓疏散逃生演练的必要性与火灾疏散逃生的科学性,对高层学生公寓防火工作和组织学生科学疏散逃生演练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店员在超市安全疏散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某超市安全疏散演习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超市店员在火灾疏散中的行为对顾客的影响。通过观看疏散录像,分析疏散之后所作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不同位置店员在听到火灾警报后的反应。研究发现:店员的疏散前准备时间随他们所处的位置而不同,也因在不同岗位的店员所承担的责任不同。由于经过消防训练和对环境比较熟悉,店员的疏散速度明显快于顾客的疏散速度。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大约80%的店员为顾客安全疏散提供帮助,对顾客及时撤离产生直接的有益影响。一些骨干型的店员在疏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商店消防培训和疏散预案的制定提出建议。应根据店员岗位设置不同培训内容,并注重培训骨干消防员;对店员行为进行干预;制定性能化的疏散预案等。  相似文献   

9.
2月25日,闵行区在明星学校举办"消防安全副校长"聘任仪式暨明星学校"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区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蒋皓、政委尚俊及学生代表和消防指战员代表参加。活动以消防安全授课、聘任仪式、消防安全疏散及灭火演练体验、消防车辆装备展示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大型建材家居商场的建筑特征,得出某建材家居商场安全疏散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可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来验证其安全疏散解决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应急广播系统是消防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内容。住宅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向住宅内居民传达相关的应急信息和指示,以提高人员疏散、逃生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建,即被检查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其使用性质、耐火等级(含装修情况)、防火间距、防火分隔、防爆泄压、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自然排烟窗口、疏散指示标志、直升机平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永亮 《安全》2022,(10):36-40
针对某既有办公建筑改造时前室门宽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的问题,本文基于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对人员数量和所需前室门宽进行核算,分析安全疏散风险和改造难点。运用Pathfinder疏散软件建立疏散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人员疏散至前室内的所需疏散时间,比较分析不同前室门宽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室门宽0.8m时各层人员疏散至前室所需时间比1.2m时显著加大;整楼疏散时楼梯间出现拥挤,与分层独立疏散相比,各层疏散至前室所需时间增长较大;模拟得到的疏散所需时间比依照规范计算得到的时间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4.
设计的基于电力线载波的LED消防指示灯系统包括上位机、电力线载波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和LED点阵显示模组等部分,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将信号借助消防应急电源的专线传输到上位机系统,降低了施工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动态显示,光流引导,有利于被困人员的识别,符合火灾现场被困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能力,可以作为智能消防、应急、疏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到智慧消防系统解决方案中。  相似文献   

15.
城市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其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聚焦于民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探讨建筑材料、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通过不断探讨、研究和实践,找到更合理、科学和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容纳人员多,火灾蔓延途径多、人员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起较严重后果,且火灾扑救实施困难。因此,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消防给水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形式、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设置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分析和讨论了消防电源及配电中有关双电源、消防负荷容量、常用的消防供配电系统等若干问题,并给出了这些问题的建议性答案,供相关人员探讨、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耿东升 《安防科技》2010,(6):70-72,27
中国我国的地铁交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地铁具有在单一轨道连续运行、客流量大,且客流在一定时间内封闭于有限的区域中,单位面积人数多等特点,极易引发火灾,地铁火灾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地铁火警报警系统、地铁火灾数值模拟、地铁消防通信技术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地铁消防技术。地铁火灾报警系统起到预防火灾的作用,地铁火灾数值模拟为确定排防烟方案和人员疏散路线提供依据,而实现地铁消防通信的畅通对提高处置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董轶 《安防科技》2011,(1):30-32
高层民用建筑具有的火灾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立足于自救的高层民用建筑来说,直接作用于灭火的消防给水设施尤为重要。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是否有足够的水压不间断地送到水枪阵地上,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的成败。笔者就工作实践中碰到的情况结合现行防火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型公共建筑具有人员密集的特点,疏散难度高,一旦发生火灾不仅消防救援难度大,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做好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设计至关重要。相较于普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设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为保证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设计效果,应根据国家安全规范要求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确保消防安全。基于此,本文结合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对大型公共建筑消防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