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外国地质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enderbite与charnockite两词。“英汉综合地质学词汇”(1973年),都译为紫苏花岗岩。但是我们发现,这两个词经常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有时甚至出现在同一岩石系列中(例如),因此,都译为紫苏花岗岩,看来有欠妥当。 最近我们查阅了美国地质协会所出版的《地质学词汇》(Glossary of Geology) (Bates和Jacken  相似文献   

2.
延展性     
<正> 延展性(ductility)这个词,在地质学中通常是一个熟知而少用的名词。然而,最近在研究岩石变形——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中,常为人们所采用。日语虽可译为延展率或破坏极限应变(星野,1966)、延展度(星野,1967)、延性度(茂木1971,1974)等,但是,在地学辞典上仍照原字用假名书写(植村,1970),本文参照植村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正> 碳酸岩这一岩石学术语,在国内常被混淆使用。有人以沉积成因的碳酸盐质岩石使用频繁而应该简单为理由,将碳酸岩定义为Carb-onate rock的中文译名,而把火成成因的Car-bonatite译为碳酸盐岩。事实上,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岩石学名词》,早已把Carbonatite译为碳酸岩,有别于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既然Carbonate在化学上是碳酸盐,那么沉积成因的Carbon-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地球与环境》2012,40(4):630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学、历史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环境与健康等,设"专题综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1 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学、第四纪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环境与健康等,设有“专题综述”、“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 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 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 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发布,并参与光盘版汇编。作者在我刊投稿、办理稿件录用手续,则视为同意稿件在《环境科学导刊》刊登、同意稿件数字版本在以上网站、数据库传播。  相似文献   

15.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 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发布,并参与光盘版汇编。作者在我刊投稿、办理稿件录用手续,则视为同意稿件在《环境科学导刊》刊登,同意稿件数字版本在以上网站、数据库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 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发布,并参与光盘版汇编。作者在我刊投稿、办理稿件录用手续,则视为同意稿件在《环境科学导刊》刊登、同意稿件数字版本在以上网站、数据库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hjkxdk@163. com;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1205/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发布,并参与光盘版汇编。作者在我刊投稿、办理稿件录用手续,则视为同意稿件在《环境科学导刊》刊登、同意稿件数字版本在以上网站、数据库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的数字版本已全文入编《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所有被本刊录用并发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本刊编辑部统一制作成数字版本在以上各数据库发布,并参与光盘版汇编,同时在我刊网站:发布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