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HGAFS法)测定汞的各种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在此条件下,仪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以直接对天然水中的痕量汞进行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2.
蒋燕敏 《环保科技》2003,9(2):19-23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 (HGAFS法 )测定汞的各种影响因素 ,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在此条件下 ,仪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可以直接对天然水中的痕量汞进行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了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汞,实验步骤完整科学、结论可信。  相似文献   

4.
一、灵敏、快速测定水中氰化物 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氰化物的新方法,Hg~(2+)与CN-能生成很稳定的络合物,而络合态的汞在一定的测定条件下可以不被还原为原子态的汞,因而可在不分离的情况下,用汞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过量的汞,求出氰化物的含量,本法中,氰化物  相似文献   

5.
汞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毒性大,是环境监测和控制的一个重要对象,但是大多数实验室在ppb级汞的测定中存在很大误差,为此有必要研究水中痕量汞标准物质,用以统一测量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 本工作选用冷原子吸收法作为水中痕量汞的测定方法,对各项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法对含汞量为10ppb的标准物质,测定精密度(C.V.)为2%。  相似文献   

6.
探讨冷原子荧光法在测定人发中的条件,并研究切断松花江主要污染源后人体发汞负荷。用冷原子荧光法分别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人群发汞含量水平进行检测;并用冷原子荧光法应用于痕量汞分析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汞线性好。观察组人群发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的发汞值。冷原子荧光法可用于人群发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的砷、硒、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水体中蕴涵着很多元素,尤其是自来水中的有些痕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自来水中的砷、硒、汞含量极低,火焰原子荧光和石墨炉原子荧光的检测能力无法满足测定的要求,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自来水中的砷、硒、汞三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可以提高水中砷、硒、汞检出限,是测量痕量元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冷原子荧光法是测定水中痕量汞的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许多人对该方法的操作条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方法日趋完善。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现行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影响该方法灵敏度的一些因素,如载气性质、流量、进样方法、盐酸羟胺用量、水样消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浓缩消解、冷原子吸收的方法 ,测定水中的痕量汞 ,通过多次实验 ,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汞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无机态汞和有机态汞的毒性差别很大,所以,进行分别测定十分必要。 我们参考了Nishi和Horimoto提出的用巯基棉浓缩水中痕量有机汞的程序,首次研究出用巯基棉浓缩分离某些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汞和无机汞,然后用冷原子吸收分别测定的方法,该法采用同一前处理、同一分析仪器,避免了方法间的系统误差,且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富集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总汞的分析方法。设计了双柱并联富集,串联洗脱的在线离子交换流路及操作程序,优化了各项化学条件及流路参数。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富集倍数达25倍以上,采样频率为30次/h,回收率达90%-105%。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测定大气中痕量气态总汞(TGM)的方法。研究表明:本方法的绝对检出限为2 pg;当以0.2~0.4 L·min-1 采样速度,采集12~48 h时,采样效率> 99%,精密度为9.63%;样品经2次循环加热分析,热解吸效率> 99%。这种分析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其他环境样品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危害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从第二松花江饮马河口至第一松花江同江全长1271km沿江重点人群受甲基汞污染危害的情况。查出慢性中毒2人,观察对象18人,甲基汞吸收120人。受害者症状轻微,基本稳定,无明显自觉症状。发汞和甲基汞较汞污染治理前有显著下降,说明治理取得了显著的健康效益。但少数人体内仍有过量的汞和甲基汞蓄积,为防止敏感者受害,每周食松花江鱼量不应超过2kg。文中还对诊断、受害者的年龄、性别和发病江段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痕量金属含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用防吸附物理涂汞电极单池示差反向极谱系统,测定了渤海湾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35种海洋生物体的Zn、Cd、Pb、Cu含量,并计算了各类动物对痕量金属的富集系数.通过对该湾大量海产生物(其中包括一些指标生物)的测定,对进一步了解渤海湾的金属污染状况及对津塘渤沿海的环境质量评价,将起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这些数据也是国家目前所需的背景值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5.
蛭石对汞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以蛭石作为吸附剂对汞的吸附作用,并探讨了蛭石的改性和添加絮凝剂的联合吸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蛭石对汞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吸附速度快;蛭石经CTMAB改性后对汞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蛭石与絮凝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联合处理溶液中痕量汞的效果好,用吸附絮凝法处理含汞废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对厦门海域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区域的海洋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潮间带海洋沉积物痕量汞在光照和遮光作用下的释放过程、释放通量以及影响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作用有利于潮间带海洋沉积物痕量汞的释放,平均释放通量大约是遮光作用下的1.7~1.9倍;潮间带海洋沉积物中痕量汞的释放通量随着大气温度、沉积物-水系统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大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风速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国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汞及其他有害痕量元素未来标准制定的可行性及建议,综合比对了中国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燃煤电厂大气痕量元素排放标准限值,并基于燃煤电厂现场测试相关文献调研分析,系统地评估了中国燃煤电厂汞及其他9种典型痕量元素(砷、铅、硒、镉、铬、锑、钴、镍和锰)的排放现状.结果表明: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定的痕量元素污染物种类较为单一(仅规定了烟气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30μg/m3)且排放标准限值较为宽松;在全国燃煤电厂已普遍完成超低排放升级与改造的新形势下,现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已难以起到对燃煤电厂大气汞及其他痕量元素排放控制的实际限制作用和对先进新技术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燃煤消费国,中国燃煤电厂每年消耗煤炭占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是国际社会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重点关注的排放源.因此,推动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标准限值的修订及其他有害痕量元素排放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及国际履约均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一居民区大气颗粒态汞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7、8、11、12月采用微型捕集管-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贵阳市一个居民区大气中的痕量颗粒态总汞(TPM)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PM日均浓度范围是0.149~4.853 ng.m-3,平均值是1.091 ng.m-3,显著高于背景参考值1~86 pg.m-3;TPM浓度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夜间通常大于白昼;TPM与大气气态总汞(TGM)可能具有同源性;燃煤、垃圾焚烧以及周边工厂排放的含尘烟气可能是居民区大气颗粒态汞的主要人为来源。  相似文献   

19.
黄浦江生物膜中汞的分布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对于水环境中痕量重金属的迁移、最终归宿、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毒性的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采集了黄浦江中的生物膜样品,分析了其中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深度、不同季节的总汞含量;提取了生物膜中不同形态的汞,并和底泥中不同形态汞的分布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生物膜中的汞含量也随之增加;表层生物膜中的汞含量大于水深1m处生物膜中的汞含量;生物膜中的汞含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膜中生物可利用态的汞,远大于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态汞,更容易进入食物链,从而造成更大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20.
用自制的冷原子汞蒸气发生装置和样品吸收管,研究了以SnCl_2为还原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汞的适宜条件.检出限为0.45ng/ml,汞量在0~80n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连续测定浓度为20ng/m的汞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1.8%;测定实际水样中的痕量汞,其回收率为97.0%~1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