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伊春红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前对汤旺河干流红山电站坝址段(上甘岭河段),即淹没区上游、淹没区和坝区以及坝区下水生生物进行实地监测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项目区河段水生生物现状进行评价,为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岗拉卡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上游第4个梯级电站,工程所处区域属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度量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电站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表明,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3.
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枢纽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对整个枢纽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工期起着决定和控制作用。本工程通过两次施工导流方案优化,不仅极大简化了施工导流程序,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而且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为顺利完成维捷布斯克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汉江中下游已规划7个梯级枢纽实施开发。多年的观测记录表明,汉江中游已建梯级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影响主要包括产卵场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四大家鱼"产卵比重下降等。在梯级开发完成后,这些影响将更加显著,"四大家鱼"产卵场有在汉江中游消失的风险,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调度措施予以缓解和补偿。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炜  吴飚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14-16,19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影响特点引入的,有助于及时解决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文章结合重庆巫溪刘家沟水电站和东溪河梯级电站环境监理工作实践,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水土流失、陆生水生动植物、文物景观、人群健康和移民安置的环境监理要点,为建立完整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规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汤旺河是贯穿伊春市的主要河流,由北而南流经鸟伊岭、汤旺河、新青、红星、五营、上甘岭、友好、伊春、美溪、西林、金山屯、南岔、浩良河等区镇至汤原县新发春北2公里处汇入松花江,在伊春境内流长443公里,流域总面积20838平方公里,是伊春市的母亲河,汤旺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伊春人民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护汤旺河对伊春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流域梯级电站开发日益使河流湖库化,特别是建在流域下游的水库尤为明显,湖库富营养化已成为水库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备受中外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对红岩水电站库区富营养化程度预测判别,分析了中小型水电站库区蓄水后富营养化变化趋势,提出中小型水电站库区富营养化控制对策,为湖库区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强震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强震监测成果对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水电站枢纽工程实际对深溪沟水库大坝强震监测系统设计开展研究,并对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软件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深溪沟水电站建设大坝强震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大坝强震监测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自动获取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储存地震波数据,并显示大坝坝体各测点的地震反应过程。强震监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烈度,为判定震后大坝安全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利水电站坝上、坝下布设监测断面,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枯水期水质监测,分析上下游水质的变化以期对梯级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北溪下游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形成梯级水库,流速变缓,大气覆氧能力降低,水中溶解氧下降,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使水环境容量降低,对污染物的稀释、混合和降解能力减弱,湖库富营养化是水库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提出当上游污染水团下泄时,作为补救和改善水质时电站应采取的运行方式,为今后河流的突发污染防治、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水电行业的飞速发展,水电站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水电站工程在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具有范围广,问题复杂的特点,对水电站影响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陆域生态环境与水环境方面的分析。本文对水电站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简单的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以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水文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下泻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备向"绿色"方向发展.本文以火溪河阴坪水电站为例,简述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确定的主要方法和下泄生态流量的工程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2.
糯扎渡水电站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识别和筛选出13项影响因子,按照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运用市场价值法、生产力损失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核算了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各项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价值损失,并对核算结果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糯扎渡环境资源损失为18.84×108元/a,以2001年为基准,价值损失现值为175.89×108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及生态环境资源补偿措施,指出了水电开发过程中应将生态环境资源纳入电价成本及额度,并实行耕地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影响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推动生态影响后评价的实施,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全过程环境管理,在阐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度量了研究区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以及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水生态环境特征的变化,以及研究区生物多样性和致灾因子在水库建成蓄水前后的不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的建设与运行对局部区域植被净生产力有一定影响,并对水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今构造应力场是评价工程地区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具重要意义。为此、以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为研究区,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基础上,并考虑到川西-滇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对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的影响,运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现今构造应力场模拟来评价锦屏水电站及其外围地区的稳定性,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has analyse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potential to include climate change/variability, water demand, and installation of proposed hydroelectric power schemes in the Zambezi River Basin. An assessment of historical (1970–2000) power potential in relation to climate change/variability at existing hydro electric power schemes(Cahora Bassa, Kariba, Kafue Gorge and Itezhi-Tezhi) in the Zambezi River Basin was conducted. The correlation of hydroelectric power potential with climate change/variability aimed at observing the link and extent of influence of the latter on the former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future outlook of hydro electric power potential,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 were used to generate projected precipitation. The monthly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was extracted from the GCM for every sub basin and used to compute future precipitation. Further, future water demand in the sub basins of the Zambezi River Basin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respectiv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n each sub basin. Subsequently, water balance model, with projected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demand input was used to determine projected run-offs of sub basins of the Zambezi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projected run-offs of sub basins,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ies at existing hydro electric power schemes were estimated. The baseline assessment reveal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electric power potential and climate change/variability.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the main climate and other risks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and future hydro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include projected dry years, floods and increasing water dem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ydroelectric power potential has a tendency towards gradual reduction in its potential in all existing and proposed hydroelectric power schemes ow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water demand.  相似文献   

16.
余波  陈占恒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74-183
以光照水电站坝址区河谷卸荷特征为例,对位于中等地应力的光照河谷斜坡总体卸荷特征、不同岩性地带的卸荷特征,以及卸荷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类似地区工程勘察及边坡稳定分析、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电工程干扰下澜沧江典型段的水温时空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澜沧江流域漫湾库尾至大朝山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1978~2005年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表层水温、下泄水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电工程建设后库区蓄水对表层水温有着明显的增温效应,坝前表层水温仅5~8月低于气温,其余所有月份坝前表层水温均高于建坝前的天然表层水温,时间分异性减弱.库区出水温度一般冬季(干季)高于气温和天然表层水温,而夏季(雨季)则相反,与天然水温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有2个月的滞后性.从库尾到坝前,表层水温与天然气温逐渐接近,水温/气温比与距离大坝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漫湾库区下泄水对大朝山库区的水温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工程对澜沧江典型河段的水温时空分布存在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8.
拉西瓦水电工程对区域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利水电工程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开展的时间较短,评价的技术方法尚不成熟。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北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所在区域属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的青藏高原。论文在阐述拉西瓦水电站区域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度量了其所在区域的植物生产力和生物量,并以工程的初步设计为依据,重点分析了工程可能对区域植物生产力和植物生物量、景观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等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一定管育措施后,拉西瓦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产生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岩体质量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书强  巨能攀  许模  邓辉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19-324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南某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的分析评价,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岩体质量条件下,洞室开挖后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差异。较全面地讨论了岩体质量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