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面源污染中排放的氮、磷对太湖富营养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太湖周围农村面源污染源头氮、磷控制是控制其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本文分析了目前太湖河网地区面源污染控制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列其融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不同面源污染处理工程应采取的融资模式,列于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进行实地调查与水质监测分析,发现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河网综合整治等项目存在运行不正常、维护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水质改善不明显等问题.根据各类项目水环境绩效评估结果,将项目分为严格界定、重点推进、加强推进、减少实施四类,作为今后太湖治理重点方向的建议,并针对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以推动太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种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欠债多,大,农村与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投入与成效存在巨大反差。目前我国主要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还未能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监管存在环境监管范围偏窄、部门职能定位不清、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措施手段单一、缺乏农户调动机制等问题。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农村环境保护起步早,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我国应充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加快农村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点监管三大领域环境问题,建立统筹决策管理体制,实现常态化管理机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占流域污染负荷的比例逐步提高,已经成为太湖流域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阐述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况,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农村生活和水产养殖4个方面分析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构成.其中,种植业污染主要是由化肥、农药和农膜的过度使用引起.接着从政策、经济和技术3个层面详细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已提上议事日程。本刊计划在第3季度中,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问题进行专题报道,现向国内外广泛征集涉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稿件,尤其欢迎各国家级、省级项目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投稿。投稿范围:农村生活和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农村的环保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指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安宁市车木河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农村面源、农业生产和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车木河水库面临水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监察队伍建设;解决好水源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农村面源、农业生产和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车木河水库面临水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监察队伍建设;解决好水源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基础工作。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为进一步解析哈尔滨市农村污染现状、发展态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哈尔滨市农村污染防治的意义与必要性,文章在调研当前哈尔滨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加大农村环境建设投入的有利机遇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哈尔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历史、现状及趋势的分析,了解居民生活方式与饮用水源污染的相关性,从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太湖流域所跨省份之一的江苏省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太湖水污染进行了防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文从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蓝藻应急治理、控源截污和长效治理5个方面总结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十一五”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 项目以综合示范区水质改善为目标,重点研发园区化乡镇企业工业废水中难降解含氮、磷有机物的深度削减技术,农田种植业和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控源减排技术,“湖荡湿地-入湖河流-湖滨缓冲带”为一体的生态拦截与修复技术;以湖泊水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研发湖泛与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及建立水资源优化调度决策平台. 选择太湖流域重污染型竺山湾小流域、面源污染主控型苕溪小流域和城市化型太湖新城三大典型综合示范区,通过控源减排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综合实施,实现综合示范区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规模化蓝藻水华发生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水环境长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长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是造成太湖治理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后水质并无明显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深刻剖析太湖流域水环境长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是水质基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体系存在差异,所需要推导的水质基准也存在不同。目前太湖流域的水质基准研究刚刚起步,国内外制订的水质标准并不能代表太湖流域的水生生物和环境特征。因此,开展基于太湖流域的水生生物和环境特征的水质基准研究,对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物种选择方面,选择了两种鱼类、两种浮游动物、3种底栖动物以及一种水生植物或浮游藻类,可以全面的代表太湖流域的水生态结构和营养等级。  相似文献   

15.
Eutrophication statu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aihu L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water quality and eutrophication status of Taihu Lake in recent years are presented and the pollution trends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because of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s, pollution discharge per GDP is high within the Taihu basin, and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from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 exceed the basin’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specially, excessive pollutant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being discharged. Moreover, eutrophication may also result from internal pollution sources such as the release of nutrient elements from sediment. All these factors have resulted in the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Taihu Lake. To solve this environmental problem, possible control strategie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control of internal pollution sources and inflow-river pollu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graded lakeside zone ecosystem, clean water diversion, dredging, and manual algae removal.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太湖流域产业集聚空间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产业集聚发达、水网密集但水环境敏感性强的太湖流域为例,采用环境地理学的理念,选择地貌特征、水质目标、水体通达性、清水通道、现状水质等要素作为表征水环境容量的评价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水环境容量进行分区评价;通过空间叠加分析,依据水环境容量支撑强度和产业集聚污染压力的对应关系,分别划分农业、工业集聚空间优化类型区.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地域差异性大,呈现从东北沿江地区向西南沿湖地区逐步递减的格局,而产业集聚引起的污染总体上以太湖、滆湖及长荡湖沿岸乡镇分布较多,与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不相吻合.农业集聚空间优化要重点调整太湖一级保护区、滆湖、长荡湖沿岸区域的农业发展,优化调整太湖二级保护区及南部山丘岗地区,一般调整常州、无锡、苏州的市区的农业发展;工业集聚空间优化要重点调整常州、无锡和苏州中心城区,优化调整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以及重点调整区的外围,一般调整乡镇工业集中区.  相似文献   

17.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湖泊资源的利用,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爆发性生长已经成为提高太湖水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严重阻碍。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可能会导致水质异常,进而给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依据对太湖主要湖区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结构、分布范围、季节更替的研究,表述了大型水生植物监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了太湖大型水生植物暴发应急防控与长效监管体系,为政府部门实施系统性监管提供支撑,并在全国湖泊大型水生植物监管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是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本文阐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背景,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特点出发,以常州武进区雪堰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成功开展整治工作为例,进行太湖流域地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并总结了在太湖流域地区成功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建议及农村环保工作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对太湖流域船舶污染防治工程的环境效益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工程实施后的船舶垃圾和船舶石油类排放削减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平原河网区水量模型模拟太湖流域水动力条件,利用分段混合水质模型进行石油类水质改善效果预测。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进行太湖流域船舶污染防治工程的环境效益评估,预测工程实施后的船舶垃圾、船舶石油类排放削减量和水质改善程度,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太湖流域是中国人口和城镇最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大湖流域之一。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险。如何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科技人员的紧迫任务。笔者通过对太湖近15 a来水质发展趋势及污染物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太湖污染治理的重点污染控制区及相应的治理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