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备了3种乙酰胺-无机盐类低共熔离子液体,测定了其物理性质并将其应用于SO2气体的吸收。结果表明,这些低共熔离子液体具有和传统离子液体相似的性质,例如熔点低、粘度低、密度高、电导率高以及较宽的液态范围。此类离子液体对SO2气体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而且吸收量和温度的关系满足二次多项式方程。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吸收是可逆的,回收的离子液体可高效重复使用至少5次。乙酰胺-硫氰酸钠(3∶1)对SO2的质量分数吸收量为0.554 g/g(20℃,1 atm),具有吸收量高、成本低和易回收的优势,是一个很有前景的SO2吸收剂。  相似文献   

2.
生物滴滤塔处理正丁醇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分别采用清水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处理模拟正丁醇废气,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条件下,清水吸收的净化效率随进口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净化效率可达99%,最佳液气比为2.1L/m3;生物滴滤塔的净化效率随着进气流量、液体流量和进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进气流量<1.0m3/h时,其对降解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中空纤维膜吸收法脱除SO_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为吸收器 ,以SO2 /空气混合气—清水、SO2 /空气混合气—NaOH溶液 ( 0 .1mol/L ,0 .5mol/L)为实验体系 ,研究了吸收液浓度、气液两相流速和气液两相流程等操作条件对吸收率的影响 ;以传质单元高度 (HTU)为指标 ,与 3种常用填料吸收塔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中空纤维膜吸收技术用于工业SO2 脱除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和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内径200mm,高度1100mm的喷淋塔内,采用Na2CO3作为吸收剂进行SO2吸收实验,重点研究了液气比(L/G)、空塔气速、进口SO2质量浓度、吸收液pH及初始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该系统适宜操作条件:吸收液pH值在6.5~7.5之间,液气比在1~1.5之间,吸收液初始浓度5%,空塔气速1.6m/s,在此条件下,进口SO2质量浓度在3000mg/m3以内,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RPB反应器在超重力环境下强化吸收脱除NOx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处理废气并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采用自制的RPB反应器对NO_x进行研究。在超重力环境下,将模拟烟气通入旋转填充床,考察了烟气含氧量、RPB转速、气液比(以体积计)、不同种类吸收液及其浓度、气体流量对旋转填充床湿法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氧化NO_x的方法效果显著。各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含氧量>气体流量>转速>KOH+H_2O_2复合吸收液>气液比。当NO体积分数为0.05%、O_2体积分数为4%、转速为900 r/min、0.03 mol/L KOH+0.05 mol/L H_2O_2吸收液、气液比(V∶V)为3∶1、流量为0.3 L/min条件下,脱硝效率平均在85%以上。吸收产物为NO~-_3和NO~-_2。吸收产物为NO~-_3和NO~-_2,通过回收利用,可实现一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阳离子前驱体、氟硼酸(HBF_4)为阴离子前驱体制备多胺基离子液体[TETAH]~+[BF_4]~-,并与助溶剂乙二醇(EG)按一定计量比组成[TETAH]~+[BF_4]~--EG混合体系.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浓度、吸收温度和气体流量等对该混合体系吸收CO_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TAH]~+[BF_4]~-的浓度为20%,吸收温度为15℃,气体流量为200 mL·min~(-1)时,该混合体系对CO_2的吸收容量达到1.50 mol·mol~(-1)(以每mol离子液体吸收的CO_2量(mol)计,下同);离子液体的浓度、CO_2流量和温度均会影响该混合体系达到吸收平衡的时间.同时,该混合体系对CO_2的吸收容量均高于[TETAH]~+[BF_4]~-和EG单独吸收CO_2的容量,这表明离子液体[TETAH]~+[BF_4]~-与助溶剂EG之间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另外,该混合体系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在80℃的条件下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实验后的吸收摩尔分率为1.00 mol·mol~(-1),性能下降仅为33.3%.  相似文献   

7.
杨旗  胡辉  夏琪  李芳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6):2195-2200
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阳离子前驱体合成多胺基离子液体([TETAH]+[Cl]-、[TETAH]+[NO_3]~-、2[TETAH]+[SO_4]~(2-)和[TETAH]+[BF_4]~-),以CO_2摩尔吸收量和CO_2平均吸收速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对CO_2吸收效果最优的2[TETAH]+[SO_4]~(2-)离子液体.进一步考察在不同含水率、气体流量和温度等因素下2[TETAH]+[SO_4]~(2-)离子液体对CO_2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2[TETAH]+[SO_4]~(2-)吸收CO_2的最佳条件为含水率30%、气体流量50 m L·min~(-1)、温度10℃,此时CO_2饱和摩尔吸收量达到1.325 mol·mol~(-1),各因素对CO_2吸收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含水率气体流量温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吸收法对车间苯系物等工业异味气体的处理效果,以甲苯为例,通过模拟吸收实验比较了不同吸收剂组合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率,优化了吸收条件,确定了薄荷精油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在12组吸收剂中,以4%BDO的吸收效果最好,对甲苯废气吸收浓度达到43.87 mg/L;确定了最佳的甲苯进气流量为0.2 L/min、吸收时间为30 min;薄荷精油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果不理想,但加入到其它吸收剂中能改善吸收剂气味,与水基BDO的适宜配比为1∶99。该研究为企业甲苯废气实际吸收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发节能高效的苯系物工业异味气体处理方法,以甲苯为例,实验研究了吸收法—Fenton氧化/光催化氧化对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室内实验最佳甲苯进气流量为0.2 L/min、吸收时间为30 min;以4%BDO(1,4丁二醇)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效果最好,吸收浓度达到43.87 mg/L;含甲苯的BDO吸收液最优Fenton氧化条件为FeSO4400 mg/L,H2O24 m L/L,pH 4,反应时间30 min,此时,甲苯最大去除率达83.5%;甲苯BDO吸收液最优化光催化氧化条件为甲苯浓度9.2 mg/L,TiO23 g,反应时间40 min,紫外光强度300 W,甲苯最大去除率达83.97%。  相似文献   

10.
宋思杨  田立江  王泽 《环境工程》2015,33(6):89-911
以改进后的双循环多级水幕塔对烟气进行脱硫性能研究,利用双循环不同p H值控制的优点和多级水幕的效果,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传质动力,提高SO2吸收效果。在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运行工况基础上,从烟气流量、上下两段p H值、L/G、SO2进气浓度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O2进气浓度在5 000 mg/m3以下时,脱硫效率保持在93%以上。上段p H值为6.0,下段p H值为5.0,L/G在15左右时的脱硫效率和运行工况最佳,无结垢现象。改进后的吸收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可对现场脱硫设备的调试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t is a main issue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reduce SO2emissionfrompower plants in China .Inthe past10 years ,many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 processes wereavaila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SO2emission. The wet FGDprocesses, especially…  相似文献   

12.
研究探讨了各种水化学条件(pH值、离子强度、共存阴离子、共存有机质)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模拟环境水样中微量双酚A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样中双酚A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高(R2 >0.999),在0.1~5 mg/L的双酚A浓度范围内呈现线性.本研究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在pH 2~11、离子强度0.02 mol/L到2 mol/L NaCl范围内有效地检测双酚A;溶液中的共存阴离子N03-、S04-或共存有机质葡萄糖、单宁酸、没食子酸对检测并没有明显影响;然而当溶液中存在CO32-和p034-时,本研究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无法有效检测双酚A,应用时需注意.  相似文献   

13.
以乙二胺-磷酸为吸收脱硫剂,用自制填料塔作为气液相传质设备,对烟道气中的SO2气体进行脱除和再生实验,通过间歇实验和全连续两种操作工艺,研究了一系列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二胺浓度、液气比、吸收液初始pH、解吸塔底是否通空气以及温度等对实验吸收率和解吸率的影响,最后得到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解吸时塔底通空气,乙二胺浓度0.3~0.4 mol/L,吸收液初始pH=7.3~8.0,液气比L/G=1.0,解吸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武汉某工业园电镀厂污泥酸浸、除杂提磷的工艺及条件。当H2SO4(浓度为72%)用量为4mL/g污泥,在液固比为5:1,常温搅拌浸出时间为1h,用碱液调节浸出液pH为4后沉淀1h,过滤,磷的浸出率为86%,铁的沉淀率达到94.2%,除铁后的浸出液进一步用NH4HCO3净化,并制取磷铵产品,总养分(N+P2O5)为52%。产品达到国家合格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乳状液膜吸收有机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水吸收乙酸丁酯的净化效率,以石油醚作膜相,聚异丁烯单丁二酰亚胺(T151)、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T155)作乳化剂,制备水相/油相(W/O)型乳状液,作为分散相加入水中形成水相/油相/水相(W/O/W)型乳状液膜,进行了吸收含乙酸丁酯模拟废气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制乳速度、乳水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废气中乙酸丁酯初始浓度等参数对液膜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对乙酸丁酯的吸收效率较高,在搅拌转速为400r/min,V(石油醚)∶V(水)为1∶1,w(T151)和w(T155)分别为6%和4%,V(乳化剂)∶V(水)为1∶4条件下制备的乳状液膜稳定性较好,且对乙酸丁酯废气吸收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絮凝沉淀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了处理,探讨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SO4,Al2(SO4)3,PAC和PAM这几种混凝剂对所处理废水的COD和UV254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FeSO4和PAM联合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最好。在FeSO4投加量为400 mg/L,PAM投加量为6 mg/L,pH为7.7的条件下,废水的COD从3790 mg/L降到606 mg/L,去除率可达84%,UV254去除率达到52%,大大降低了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的负荷,为垃圾浓缩液的初步处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FeⅡEDTA络合-Na2SO3还原吸收NO性能,对制备参数〔pH、V(FeⅡEDTA)(FeⅡEDTA溶液用量)、初始c(FeⅡEDTA)、n(FeⅡ)∶n(EDTA)〕和操作条件〔温度、φ(O2)、烟气流量、入口ρ(NO)〕及SO32-〔以c(Na2SO3)计〕进行了考察,并采用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Raman(拉曼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吸收体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①pH和初始c(FeⅡEDTA)对NO络合吸收量影响较显著,V(FeⅡEDTA)和n(FeⅡ)∶n(EDTA)次之.在pH为3~9的范围内,NO络合吸收量先增加后降低,pH为7时达到最大(0.502 mol/mol);初始c(FeⅡEDTA)由0.005 mol/L增至0.025 mol/L,NO络合吸收量随之增加了0.198 mol/mol.②温度和φ (O2)的升高不利于NO吸收,当温度由30 ℃升至60 ℃、φ (O2)从0%增至6%,NO络合吸收量却分别降低了71.69%、63.3%;此外,烟气流量和入口ρ (NO)的增加对NO络合吸收量也无显著影响.③SO32-的存在显著提高了FeⅡEDTA高效络合NO吸收时间.结合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反应条件:pH为7、V(FeⅡEDTA)为550 mL、初始c(FeⅡEDTA)为0.020 mol/L、n(FeⅡ)∶n(EDTA)为1∶1.0、温度为30 ℃、烟气流量为900 mL/min、无氧、c(Na2SO3)为0.20 mol/L,此时,NO络合吸收量为1.099 mol/mol,NO最大脱除率达到96.98%.研究显示,溶液中n(FeⅡEDTA)∶n(NO)对络合吸收NO起到主导作用,同时SO32-对FeⅡEDTA(NO)还原作用是促进NO吸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还原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铬渣中含有毒性较强的六价铬化合物,其严重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等还原剂对铬渣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解毒效果。探讨了还原剂的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六价铬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浓度为1mol/L、pH9.5和反应时间为15min时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废大理石粉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废大理石粉作为脱硫剂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了其吸收SO2的传质反应机理.试验了不同液气比(L/G)、吸收浆液pH值和进气SO2浓度等主要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以下操作条件较为适宜:pH0=5.5~6.5,L/G=3L/m3,a=2%;以上工艺条件下,在进气SO2浓度为1000ml/m3时,脱硫率达60%以上.本文还讨论了废大理石粉作为脱硫剂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