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铅流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7):2829-2833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铅的人为循环流动.了解铅流状况的改变,既可检验这些举措的有效性,又可全面把握我国铅流现状,为进一步资源环境改善提供定量参考.本研究采用"stock and flows(STAF)"物流分析法,分析了我国2010年铅流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铅矿石消耗量、环境释放量、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循环率等指标,结合已有2000年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2000~2010年的改变.结果表明,该10年间我国铅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1.3倍和1.07倍,同时,铅循环率也提高了29.57%.然而,由于我国铅金属生产和消费规模继续扩大,使得铅矿消耗和铅环境释放量仍呈增大趋势,并较2000年分别提高了1.97和2.57倍,表明我国铅流改善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铅最初并未出现在1971年发布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美国于1978年首次制定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仅于2008年进行过一次修订.武雪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标准研究所所长)表示.  相似文献   

3.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8):3219-3224
近年来,伴随一系列铅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我国铅流有所改变.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可进一步为资源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铅流分析框架,辨识出引起铅流变化的因素,包括规模性和技术性两类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铅产量、废铅回收量等规模性指标,铅循环率、环境释放率等技术性指标,分别从消费、贸易、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铅流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10年来铅制品国内消费量以年均24.7%的速度急剧增长,拉动了铅消费量增长;而铅消费增长又拉动了铅产量以年均14.2%的速度快速增长,进而最终拉动了国内铅矿石资源消耗量、铅矿石净进口量、废铅回收量的增长;铅制品国内消费率的增大方便了铅循环率的提高;国家宏观管理加强,通过关停规模小、技术落后的涉铅企业,并倡导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铅环境释放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1985~2009年北京大气铅污染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大气铅浓度存在准10a的变化周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车公庄站大气铅浓度每10a左右出现一个下降-上升过程;古城与车公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但受首钢局地源排放影响明显,20世纪90年代,铅浓度上升过程中升幅较大,而下降过程迟缓.受区域污染排放总量增加影响,20多年来北京大气铅的背景浓度以升高为主,与市区差距在逐渐缩小.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气污染的集中整治使北京大气铅浓度明显降低,但在1990年亚运会之后出现了反弹.20世纪90年代后期,汽油无铅化进程极大地缓解了大气铅污染的加重趋势,但2000~2009年前期,其环境效益很快为煤炭燃烧和建筑源贡献的快速增加所抵消,大气铅浓度经过短暂降低后再次回升.与2007年相比,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铅浓度明显降低,但其在重金属中的比重却有所升高.奥运会后大气铅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可能源于控制措施的持续作用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不同源区铅同位素的组成不同,可以利用铅同位素的这种“指纹”特征来示踪铅的不同来源.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从底层到表层其铅同位素组成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207 pb/204Pb呈上升趋势,206 Pb/2077 Pb和208 Pb/(2066pb+207 Pb)呈下降趋势.铅污染的来源主要与工业生产、污水排放和燃油尾气排放有关,受燃煤的影响很少,从底层到表层铅同位素组成的演化趋势为:由工业及污水排放逐渐向汽车尾气方向飘移结合定年分析,推断出油铅的污染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污染呈不断加重趋势;其中表层沉积物中铅的污染受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最为严重.对不同时期沉积物中铅污染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率研究表明,1973年到1984年间,沉积物受燃油铅的影响较少,其污染来源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其贡献率占70%以上;1984到1994年间汽车尾气铅的贡献率迅速上升,占到了50%;而1996年到2008年汽车尾气铅的贡献率逐渐增加,由50%上升到了66%.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烟尘铅排放状况外场实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冰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6):1697-1702
选取30台燃煤电厂锅炉开展燃料铅含量及烟尘铅排放浓度的系列外场测试.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燃料铅含量均值为8.50 mg·kg-1,烟尘铅平均排放浓度为0.0081 mg·m-3,排放因子为0.0643 g·t-1.不同机组容量及有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状况下烟尘铅排放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1),不同除尘设施类型下烟尘铅排放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1),布袋除尘(Fiber Filter,FF)电厂烟尘铅排放因子低于静电除尘(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电厂.本研究中铅排放因子低于国内估算值,与AP 42燃煤电厂铅排放因子处于同一水平.基于本研究排放因子计算的全国2011年燃煤电厂烟尘铅排放量为126.76 t.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铅污染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了,但至今对铅是否存在大范围的污染问题仍有争论.纯自然作用,诛如火山作用、岩石的风化作用等均向大气中释放一定量的铅.有人据此认为,大气中的铅绝大部分来自这类自然作用.但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大气中的铅绝大部分起因于人类活动,即使在远离人类活动中心的极地也不例外.据1969年公布的资料,在格陵兰,距今  相似文献   

8.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青藏高原东部陆地生态系统中铅的来源、累积分配过程及百年来大气铅的沉降状况,以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为对象,利用冰川退缩区样地年龄可确定的优势,对160年来完整的植被演替序列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铅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明确了铅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含量和储量变化格局,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解析了土壤铅的潜在来源,评估了历史沉降铅的累积速率.结果表明,森林有机土壤是大气铅的重要汇集区域.大气沉降的铅主要累积于O层中,而C层土壤铅含量相对较低;植物地上部以树枝和树皮铅含量最高,树干铅含量最低.植被序列中不同树种的铅储量变化趋势和植被演替趋势成正相关.在植被生长期,铅储量因生物量增加而不断升高,而随着演替过程中植被的死亡而降低.整个演替系统铅的储量随冰川退缩时间显著增加,至1936年样地的云冷杉顶极群落达到最大值.PCA源解析表明有机土壤中57%左右的铅来自于人为来源铅的大气沉降过程,即外源污染的大气沉降是贡嘎山中铅的主要来源.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地区(印度、孟加拉国等)是主要的污染潜在源区.在百年尺度上,大气来源沉降铅在冰川退缩区的平均累积速率为(8.87±3.55) mg/(m2·a).此研究为探究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来源、分配及累积,理解未来全球变化对铅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影响提供了经典范例与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铅元素人为循环环境释放物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静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3):1191-1197
环境中铅污染物来自于物质人为循环的环境释放,铅释放物的形态差异意味着其在环境介质中迁移和转化的起始状态不同.确定铅元素人为循环环境释放物的形态,可以为环境风险评估和源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追踪铅元素人为循环流动过程,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辨识生命周期各阶段环境释放物中铅元素的形态,并以2010年为例,定量分析中国铅元素人为循环中环境释放物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铅人为循环中环境释放物主要形态表现为PbSO4,约占总量的23.4%;其次是PbO、Pb和PbCO3,共占总释放量的46.2%.国内每消费1 kt精铅,将向环境释放547.9 t的铅,这些环境释放物中73.3%来源于产品使用阶段和废物处置与回收阶段;从形态看,PbSO4占释放物的量为128.2 t,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和废物处置与回收阶段,PbO、Pb和PbCO3则分别主要来源于废物处置与回收、产品使用和生产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7,45(2)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注册资金4.5亿元,总资产32亿元,是AAA级信用企业,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公司占地面积450亩,现有员工2256人,已连续四年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双超百亿元,上缴税收超亿元.201 3年公司通过了工信部首批铅冶炼行业准入企业,成为通过准入的6家铅冶炼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铅、锌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但同时铅、锌工业也属高污染行业,且《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以下简称《标准》)自2010年10月实施至今,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和需求.2017年《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实施评估项目组受环境保护部科技...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多介质环境铅污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研究了沈阳市大气、土壤、灰尘、加杨叶和儿童血铅等多介质环境中Pb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区铅暴露普遍,各环境介质铅污染较严重.铅浓度空间分异大,从市中心到郊区铅污染由重到轻,局部污染十分严重,已经形成4个高浓度中心.儿童血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大气铅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季节变化是冬>春>秋>夏,年变化呈下降趋势.土壤、灰尘、加杨叶介质中的铅浓度重心相距较近, 且都远离几何中心.儿童血铅与大气铅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土壤和灰尘.实行无铅汽油之后,大气铅污染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土壤和灰尘中的铅容易以扬尘的方式再次进入大气,成为二次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1980—2007年我国燃煤大气汞、铅、砷排放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文献调研,对1980—2007年我国汞、铅、砷3种主要燃煤大气重金属排放清单进行归纳,计算了3种重金属的逐年平均排放量,并分析排放量与燃煤量的相关性、单位煤耗大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结果表明:1980—2007年我国燃煤大气汞、铅、砷排放量与燃煤量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911、0.971、0.996),但燃煤大气汞排放量与燃煤量间的相关性却比铅、砷排放量与燃煤量的相关性小很多,这主要是燃煤电厂对汞协同脱除能力比对铅、砷强,以及电厂汞排放所占比例较大所致. 燃煤大气汞排放量在2005年后趋于稳定,而铅、砷排放量在2000年后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均超过10%,其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是重金属排放的重点行业. 在燃煤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单位煤耗的大气汞、铅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汞排放量在2005—2007年年均降低5.0%,铅排放量在1996—2007年年均降低1.7%. 这与我国主要燃煤行业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控制装置对重金属的协同脱除能力不断增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X32200700134铅酸电池系统的铅流分析/毛建素(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3).-442~447环图X-5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人为铅排放到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健康问题.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系统构建了18个铅排放源排放清单,其中新增添了纺织业、制革业、造纸业、秸秆利用、牲畜废物利用、化肥消费、农药消费等铅排放行业,估算了浙江省1990—2018年各污染源铅排放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异趋势.结果表明,浙江省前期(1990—2000)铅排放通量增长有限,其排放量仅约2500 t·a-1,有色金属开采贡献了约55%;其后增长速度较快,到2014年以后达到较高的稳定值,约35000 t·a-1,是1990年的14倍,铅酸蓄电池生产是其主要排放源,占比从14%增长到了80%.从排放的去向来看,98%左右的铅通过固废的形式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废水的只有2%和0.2%左右,其主要排放源分别为铅酸蓄电池生产、原煤燃烧、纺织业.而浙江省各个地区铅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地区因工农业发展模式不一样,人为排放源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北部高于南部,尤其湖州、绍兴、舟山等地铅排放量较高.可见,浙江省人为铅排放形势仍然很严峻,控制好铅酸蓄电池生产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源头控制的重中之重,调整原煤燃烧将有利于降低大气铅排放,纺织业废水净化处理对缓解水体铅污染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不仅为浙江省铅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铅污染源端防控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99年2月3日,全国各级医院保健机构的常规检测项目中加入了一个新成员:儿童血铅含量.2001年8月,由多位院士和铅防治专家组成的中国科学研究会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讨论我国妇女儿童铅中毒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绝对主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大气颗粒物中铅来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李玉武  刘咸德  李冰  杨红霞  董树屏  张烃  郭婧 《环境科学》2008,29(12):3310-3319
2005-09-18~2006-09-13期间,在北京南郊房山区、城区西二环和北郊昌平区3个采样点采集了166个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用ICP-AES和ICP-MS方法测量了铅等29个无机元素.南郊、城区、北郊3个站点大气铅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179、 142和102 ng·m-3.用绝对主因子分析法定性识别和定量解析了TSP样品中铅的来源.结果表明,北京TSP样品中铅的来源及分担率分别为:涉铅有色冶金工业(55.6%)、燃煤(16.9%)、建筑尘(11.8%)、土壤扬尘(10.2%).涉铅有色冶金工业是主要来源.从空间分布看,燃煤、建筑尘、土壤扬尘等来源排放的铅分布比较均衡, 3个点位的浓度大体持平;来源于有色冶金工业的铅浓度年均值在3个站点从南到北,分别为113、 77.0和44.2 ng·m-3,具有南高北低的趋势.这提示工业来源的主要方位在北京的南边.北京市大气铅浓度有可观的下降空间.铅排放削减和有关环境管理措施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北京南边的有色冶金,特别是涉铅有色冶金行业.同一套化学组成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土壤扬尘和建筑尘是TSP的主要来源,分担率是72.3%.其他来源还有:燃煤(13.4%),有色冶金工业源(9.5%).  相似文献   

20.
铅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中毒不仅使中毒者本人受害,而且影响家属和后代,接触了铅的胎儿可能死亡或发育畸形.双亲任何一方是接触铅的,子女往往大脑迟钝,行动失调,并且容易夭折.铅对儿童的威胁尤其突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倡科学、安全用铅,既要在宏观上尽量根除和避免铅的污染源,又要在微观上人人自已保护自己,拒铅于"千里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