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灾害是导致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以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为核心工作的底层设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已成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新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基于由公共设施建设能力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等九大能力为一级指标与39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框架体系,对武陵山片区三个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行全面考察。结果显示,片区农村在九大能力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日本为例总结了国外社区防灾减灾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完善社区减灾法律制度,制定社区防灾计划,制定社区灾害风险图,建设社区防灾无线网络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重视企业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异变,灾害日益频繁,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频率统计法、特尔菲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与实际分析法对预选指标进行层层筛选,确定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投影关联法,提出了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定量分析与评价的模型。最后,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对天津市2005—2007年的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5、2006、2007年天津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指数为0.4593、0.5778、0.6178;理论分析和实地察看表明,该方法不仅对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评价是可行的、可靠的、客观的,而且能很好反映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是适合中国城市进行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定量计算与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是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基础,对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韧性,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济南市的灾害分布及特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载体暴露性、承载体易损性、恢复力等方面选取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济南市灾害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济南市灾...  相似文献   

5.
正《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救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救灾对策;反映灾害孕育和发生机理、灾害监测与预测、灾害预防与治理、灾害应急救援与管理、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科学素养,提高人类抗御灾害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完备的防灾减灾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以典型海洋风暴潮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1990年以来沿海地区政府防灾减灾财政支出和风暴潮经济损失数据,构建衡量政府灾害防御能力的协调度指标。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政府补贴灾害的协调度进行检验,发现其存在突变特征并依据非线性平稳性检验对补贴协调度进行动态拟合。测度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防灾减灾总支出灾害协调度,科技教育支出灾害协调度、城市建设灾害协调度、社会福利灾害协调度均显著上升,指出降低对政府支出过度依赖、探索多元的防灾减灾机制是提高我国灾害应急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以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郜志超  于淼  丁照东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3):439-442,447
分析了台州市台风风暴潮灾害特征,根据台州市沿海区域的地理、水文、社会经济等特点,在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型模拟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格网和GIS技术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通过构建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台州市区沿海地区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危险度、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在GIS平台上进行淹没分析、叠置分析、以及格网拟合计算,最后绘制出了台州市台风风暴潮灾害高分辨率风险区划图,以期为我国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际减灾日二〇〇五年十月十二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利用金融措施和保险网络增强减灾能力”。为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减灾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于“国际减灾日”当天在北京正式启动“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和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一系列减灾活动,创建“减灾示范社区”,增强基层减灾能力。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二是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学校防灾减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安全教育缺乏长效机制,灾情评估缺少科学指导。本文明确了学校灾情评估的必要性,并从国内外学校防灾减灾和灾情评估的相关理论、案例研究入手分析,得出我国学校灾情评估技术环节需要更新,评价体系需要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和揭示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科学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从防灾减灾具备的强大教育功能和广泛社会影响的角度,论述了防灾减灾教育进入学校的必要性,强调了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开展是实现全民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基于多年的防灾减灾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建议和措施,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四个递进”、教学安排的“三个转变”,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改革。同时,针对当前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些解决或缓解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我国南方冰雪灾害的现状,对我国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防灾减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我国生命线工程基础研究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提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功能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最后从综合防灾减灾出发,给出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监管的科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刊期为季刊。《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和揭示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科学素养服务。《防灾科技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成灾机理研究、灾害预测、灾害防治、灾害应急救援与管理研究、灾害历史文化与灾害社会学、防灾减灾纵横。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对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陕西省10市1区为例,选取6个子系统29项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陕西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经济和基础设施3个子系统是影响陕西省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是区域应灾能力的重要表现,直接影响着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的高低;陕西省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关中平原及陕南秦巴山区各地级市、区自然灾害脆弱性高于陕北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及其系统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城市减灾现状分析入手,重点剖析城市减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探讨了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如何确立防灾灾的地位,进而用系统科学思路研究城市综合减灾的体系建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较为科学地解决了跨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和揭示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提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内涝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极大损害且危及市民人身财产安全,需要通过科学评估手段对城市内涝进行风险评估,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以SWMM模拟四种不同设计雨情下广州市南浦岛内的积水状况,利用ArcGIS进行数据分析、功能优化及专题图制作,分析致灾因子和受灾区域性质,结合相关规范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分析危险性和敏感性对南浦岛主排水管网设计工程的风险评估.利用插值分析得到与实际地形地貌相吻合的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以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为背景,重点突出安全生产、安全分区及避让区规划、防灾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空间规划图件编制的特点,结合县域实际情况,按照"分析现状-评估风险-设立指标-设定工程目标"的编制思路,主要分析编制规划的"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规划发展目标、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布局、综合防灾减灾工程设施布局"四部分,并以武强县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为例,研究规划编制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刊期为季刊。《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和揭示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提  相似文献   

20.
正《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刊期为季刊。《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和揭示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