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红树林净化污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具有净化污水的潜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污染生态学为理论依据进行红树林净化污水的研究.国内红树林净化污水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污水排放对红树林的影响,包括重金属污水、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污水排放对红树林生长、生理生态、红树林沉积物、林区藻类等的影响;二是研究红树林净化污水的效能,包括红树林累积、吸收和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净化效果的研究.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红树林净化污水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树林净化污水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生维管束植物自屏对水质净化资源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介绍了水生维管束植物在综合生物塘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自屏对水质净化、资源化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自屏影响净化水质,降低溶解氧浓度;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提高“系统”的生态处理功能,同时获取资源化效应。综合生物塘处理1吨污水产生的资源价为0.64元,日处理150吨污水的资源效益为95.8元。  相似文献   

3.
应用香根草对垃圾场进行植被恢复及净化垃圾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扼要报道了香根草技术用于垃圾堆放场覆盖改造效果及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香根草在这2方面都了良好效益,对垃圾场的生态恢复效果好,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明显。因此,香根草技术是一种值得在我国南方都市推广的生态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态混凝土净水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用生态混凝土多层次多反复地降解和消除污染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采用侧滤,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固体悬浮物质后,再经过推流式生态混凝土水处理装置,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其次,通过在生态混凝土中掺加缓释性净水材料,提高了生态混凝土的净水效果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章列举了几个成功的实例,探讨了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为进一步发挥植物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和完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湿地植物筛选、培植和合适搭配技术将是今后湿地系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污水自然净化工程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水处理净化工程系统内部结构和特点,结合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阐述污水自然净化工程系统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植物根过滤作用对重金属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作植物根的过滤作用来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是一种新兴的重金属污水植物处理技术。以陆生植物-萝卜块状根系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根过滤作用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为陆生植物在重金属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植被种植对污水净化具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分析人工湿地植被种植与污水净化的量化关系,分析人工湿地植被种植对污水改善的原理,建立生态植被污水净化处理模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人工湿地植被对水质控制和小型富营养水体生态恢复的效益因素,以营养物的去除率、重金属的去除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为指标,分析人工湿地植被种植对污水净化的生态学改善模型。研究表明,人工湿地植被种植能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和重金属等物质,对污水具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油田含油污水净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宝玉 《环境工程》1994,12(3):12-15
本文报道了聚合氯化铝(PAC)及改性聚丙烯酰胺(MPAM)净化胜利油田含油污水的效果。MPAM的净化效果优于PAC,MPAM和PAC复配使用时效果更佳,净化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现场应用表明,采用PAC和MPAM复配净化油田含油污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