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劳动保护》2006,(9):9-10
“特别关注”关注得好;谁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安全工作也要“打假”;“易安网”之声;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的假货早已让人深恶痛绝。其实,“假”不仅存在于商品中,安全工作中也有“假”,也应该“打假”。这不是危言耸听,不然的话为何有些部门和单位安全检查过后便出事,有的还接二连三地出现同一类型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3.
思考发现     
《现代职业安全》2012,(10):75-76
5月29日,被称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时,被迎面“意外”飞来的制动毂残片击中,最终不治身亡。那么,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是否也曾有过如此的“意外”?这种“意外”究竟能不能避免?如果能,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希望大家积极投稿,踊跃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用“差不多”这个词来回答问题:“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得怎么样?”——“差不多”;“事故隐患整改措施落实了没有?”——“差不多”……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听了这样的回答,笔者不免疑惑,“差不多”到底是差多少呢?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22日,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召开的中心组学习会上,杨栋梁局长也明确指出,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那么,我们应如何让安全工作更“科学”呢?如何让安全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如何让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更好地全面、协调发展?如何让安全工作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让安全更“科学”。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安全员,如何在职工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做好安全工作呢?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做到“五靠”:  相似文献   

7.
最近刘小帅很郁闷,话也少了,整天苦着脸,耷拉个脑袋,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没精打采。一同进厂的伙伴们都纳闷了:除了电玩中的“装备”被缴械了,啥事能让刘小帅这么不开心呢?还是他的哥们儿马可一语道破了天机:“给田倔头当徒弟,换谁不得蔫呀。”  相似文献   

8.
生死瞬间     
安心 《安全与健康》2009,(10):50-50
厂未了一位姓马的新门卫,大伙叫他马师傅,他忙摆手,“我这样的人还能为人师表?别人向我学就惨了!”叫他老马,他也忙摆手,“老马能识途,我没经验只有教训,不敢当!”叫他马伯,他纠正说,“才五十来岁什么伯呀爷的?叫‘马跛’还差不多!”“马跛”?对,反正他脚有点跛,“伯”和“跛”又同音韵,“马伯”音重点不就“马跛”了!新门卫的脚为何跛?为何他乐意大伙叫他马跛?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弟子。曾子的这段表述翻译如下: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为“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那么何为“安全基础”?有人说是制度,有人说是队伍,有人说是设备,有人说是技术。那么安全基础究竟指什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安全基础”,又应该如何强化“安全基础”,并使之真正推动“安全发展”呢?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强化“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安全生产诸要素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安全生产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耶么,介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齐玉清 《劳动保护》2013,(11):50-50
自2013年6月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以来,新闻媒体报道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一片高涨的气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上热下冷”现象却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3.
道路、桥梁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人员杂、管理难等特点,也是每个建筑工程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各类矛盾和安全事故。江苏金堰公司是2002年底由原姜堰市交通工程处改制后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承担公路、桥梁的建造。6年多来,他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紧紧牵住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多措并举,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2007年施工产值达1.3亿元,利税近千万元,企业驶上了健康发展的高速道。该公司是如何破解交通工程安全管理这道难题的呢?是怎样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呢?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善明一语道破:“安全出效益,管理出效益。”  相似文献   

14.
某单位在通报别的单位发生的一起事故,并要求与会的同志认真地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把安全工作抓好。然而,却有个别同志认为,这是“一人生病,大家陪着吃药”。这反映了部分同志对待安全工作的思想。别的单位发生事故,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必要去“吸取”什么教训,更没有必要“陪着”查隐患抓整改。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真烦,作业这么多,还要写学校安全注意事项!”我嘀嘀咕咕的掏出作文纸,写什么呢?“安全,离我太远了。学校里能有什么安全问题?有什么可担心的?”正当我昏昏欲睡之时,忽然两个带着安全帽子的小人走到我跟前严肃的说:“我们叫小安,小全,天天在你的身边,现在,我们就带你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白天的校园吧。”  相似文献   

16.
施倚 《劳动保护》2008,(12):111-111
在日常生产管理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两个词,就是“隐患”与“缺陷”,请问这两个词有哪些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朱有祥 《劳动保护》2009,(12):60-60
“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压倒一切”,这是笔者在基层听到最多的几句话,特别是即将迎来2010年的元旦与春节,每年此时,在抓好确保安度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确保春运高峰安全工作之际,无论是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还是全国各个地方督查组,安全生产大督查意义更是重大。拉网式检查、无缝隙检查成了主旋律。但是如何督、如何查,才能“立竿见影”见实效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具备正确地思维、才能、胆识等。那么,这些因素的前提和重点是什么呢?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思维方法,尤其是安全思维方法,又称安全哲学.实为安全培训教育的灵魂,也是“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有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弄虚作假现象.笔者以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极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笔者主张,在安全工作中,也要进行"打假".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笔者看到了某地市安监局下发的一份文件,文件中有这样一句话“某市安监局将行政执法的职能已全部归口至监察大队,局内设科室不再参与行政执法”。很多人看过以后,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但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问题呢?如果局内设科室不再参与行政执法,那么他们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担当什么角色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