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安全工作,待事故发生后才制定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把“亡羊补牢”当成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安全工作,待事故发生后才制定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把“亡羊补牢”当成有效的补救方法。那么,把“亡羊补牢”当成补救措施,到底对安全生产有利还是有害呢?客观地讲:“亡羊补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补救办法,对今后的安全工作也可以起到作用,事故单位痛定思痛,下大力气进行整改,从而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然而,“亡羊补牢”只是一种有限的补救方法,并不是挽回事态的有效途径。毕竟事故已经发生,已经造成了无可…  相似文献   

3.
<正>亡羊补牢这一则出自《战国策》的典故,妇孺皆知,寓意深刻。我们也常常在一些报刊中看到,一些企业在发生事故后,加大力度查找或整改事故隐患,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安全上的"亡羊补牢"应当如此。但是在探索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中,我们更应该"补牢不亡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安全》2011,32(12):40-42
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而是风险。如果我们仅仅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事故上,只能说是亡羊补牢,事后管理。只有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风险上,正确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有效控制风险,科学防范风险,才能避免事故。1原油处理过程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就是将矿领导的生命安全同矿工“捆绑”在一起.以此倒逼企业将矿井安全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把工夫花在“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上。如此,矿井和矿工的安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安全劳动 ,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 ,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了千年、百年。在 2 1世纪到来之际 ,站在世纪之交 ,千年之交的门槛上 ,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深切地感受到 2 0世纪人类安全生产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 ,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 ,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 ,针对生产事故、人为事故、技术灾害等工业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 ,百年中 ,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 ,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在 2 0世纪 ,我们看到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  相似文献   

7.
近日,某单位召开了安全工作扩大会议。针对当前电力安全生产形势,会议强调指出,企业安全生产应始终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在安全管理上切不可有“心中有数”的侥幸心理,笔者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近年来,从一些电力安全类事故通报中,我们不难发现,重大伤亡事故、设...  相似文献   

8.
执行安全规则是每个雇员的职责陈小云编者按:如何在中外合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如何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在这些问题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他们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每当发生大的事故后,往往开展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之前是层层通知,检查搞的轰轰烈烈,真有“亡羊补牢”之决心,大抓安全生产之态势,这对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相似文献   

10.
罗云 《劳动保护》1999,(12):11-13
安全生产,这个人类生存永恒的命题,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几千年。但是,在20世纪即逝,新世纪曙光即视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最深切地感受到的是一百年来人类劳动安全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百年中,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在2O世纪,我们看到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观念和改变了仅凭经验应付的低效手段,给予世界全新的劳动安全理念、思想观点、方法,给予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知识、策略、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六五”期间,我省矿山安全工作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经济改革中,矿山企业普遍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经济责任制后,由于一些矿山没有把安全生产纳入总承包经济责任制,“产量利润是硬指标,,安全生产是软指标”的错误认识抬头,放松了安全管理,出现了“以包代管”或“只包不管”的问题。二是由于小矿山发展很快,一些地区出现了开矿失控和管理混乱的问题。三是面对上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矿山安全监察不够适应,宏观控制也不力,因而,几年来我省矿山安全出现了被动局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感到,把目标管理这一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矿山安全监察…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预防为主"是指"事故后处理"与"事故预防"之间的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应该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落实预防措施上,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重要,正如江总书记说的"防范胜于救灾".  相似文献   

13.
班组安全员处在企业生产发展的最前沿,在安全工作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一些基层安全员由于文化水平欠缺,使班组整体安全水平无法提高。有的安全员本身对岗位技术操作欠懂,有的安全员墨守成规,安全学习读读上级文件,平时不闻不问,既缺乏新意又使职工产生一种应付、走过场的心态。在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基层班组安全员应自加压力,勤于在学习知识上“充电”,在提高安全管理上出新招,才能真正成为班组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从而强化班组整体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汉语里有两句成语“亡羊补牢”和“曲突徙薪”。“亡羊补牢”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曲突徙薪”被使用的频率却没有那么高。“曲突徙薪”的字面意义是改用弯烟囱,远挪柴草,意思是为了预防失火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成败在于领导,已成为国内企业界的至理名言。同样,企业安全工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安全人员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全部安全工作中没有比选择安全人员(包括各级安全干部)更为重要的了。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安全工作已由传统的单一部门管理转为全面安全管理,即实现全过程管理、全员参加管理和全部工作的安全管理。一些企业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来管理安全工作,如运用“安全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树”、“鱼刺图”等共约30多种技术方法,进行事故的预测、预报和事故分析工作。这些系统的分析技术对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据《扬子晚报》最近报道,江苏省政府日前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陈必亭副省长要求各地各部门都要从烟台海难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好。 笔者闻之,不禁为这种他人“亡羊”我“补牢”的明智做法叫好! 古人说得好: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  相似文献   

17.
我厂从事多种生产,工种多,工艺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工作人员岗位分布较广,安全管理困难。多年来,我们在安全管理上不断摸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此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1 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健全车间、工段、班组三级安全网络 (1)在基层建立领导负责制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我们常说“安全为了生产,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讲,“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所以,在现实中,往往看到的是事故后如何整改,各层领导如何被罚,且不论到底效果如何,但往往于事无补,企业遭受损失,个人承受痛苦,家庭蒙受灾难。  相似文献   

19.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这句成语 ,想必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来。一段时间以来 ,这一成语还伴随着事故的多发而不断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然而 ,重大安全事故依然不断发生 ,就在几天前 ,江西广电中心“艺术幼儿园”发生的“6 5”特大火灾使 15个可爱的孩子匆匆离开美好的人间。在扼腕叹息之余 ,我们不禁要问 :为何“羊”屡亡而“牢”难补 ?每当一次重大事故发生后 ,一些领导总是表现心情很沉重 ,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头头是道 ,可就是没有在整改上抓住不放 ,下大力气检查、督促 ,切切实实解决每一个隐患 ,堵塞每一个漏洞。据报道 ,陕西省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我对履行第一职责的再认识上钢五厂机动处铸造车间主任严炳福为吸取两年前车间发生的一起工亡事故的教训,总厂专门到车间里召开安全现场会。总结两年来管理经验,用一句话概括:亡羊补牢靠管理。这两年在推行规范作业中,我逐渐领悟到,作为车间主任,从广义上讲也是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