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一美  秦伟 《劳动保护》2014,(5):104-106
<正>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从事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运的专业化公司,是集水路、管道、铁路、公路四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港口,具备装、卸、储运原油、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的功能。由于作业品种多、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设施种类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公司的日常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2.
袁智 《安全》2014,35(7):1-2
正2013年11月22日青岛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件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加强对原油长输管道监督管理,对老龄超龄运行的原油长输管道开展全面排查,并要求对原油长输管道的工况进行安全评价。现逐一把开展安全评价过程中的各关键技术要领进行深入剖析。1我国原油长输管道现状1958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原油长输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道建成,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8日凌晨2点左右,山东省某县化肥厂一辆液氨汽车罐车在卸液过程中连接罐车和液氨贮罐的装卸软管突然爆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该事故造成24人死亡,30余人中毒,3000多人紧急疏散转移,是一起典型的由液化气体装卸软管问题造成的特大事故。据调查,在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中,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往往只注重液化气体贮罐、残气残液罐和充装金属管道的检验检测,而作为充装系统安全附件之一的装卸软管的检验往往被忽视。多数装卸软管长期服役,在阳光下裸露暴晒或被雨雪侵蚀,极易造成老化腐蚀开裂;许多罐车在夜晚通过装卸软管往…  相似文献   

4.
原油油气职业卫生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目前尚未制订原油油气卫生标准,多数引用溶剂汽油卫生标准,研究表明原油油气毒性较溶剂汽油大,为保障油运装卸作业人员的健康,科学地监测与控制油气污染,确定合理的作业环境,制订原油油气卫生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通过色-质联用分析,表明原油蒸气成份大多为C9以下烷烃、环烷烃及少量的芳香烃。采用大、小鼠为对象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获得大庆、胜利、渤海3种原油油气的LC50分别为49.54g/m3、77.54g/m3、417.50g/m3;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表明,原油油气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较为突出。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统计表明油轮、油码头作业人员,除了在装船、装罐作业状态下受到较大油气浓度危害外,大部分时间处于100mg/m3以下油气浓度环境,但长期从事油运装卸作业,表现出一定的健康异常,其主要症状是神衰症候群发生率明显增高,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血象异常,其次为心率、心电图的改变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该研究认为原油装卸贮运作业场所原油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确定为100mg/m3(以总烃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孙珀 《安全》2009,30(9):38-39
由于原油装卸过程的特殊性,装卸油操作一直是油气田生产、储运过程中最危险的环节之一。从装卸油火灾事故调查情况看,违章操作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根源和突出矛盾。根据杜邦公司的事故事件造成伤害的原因统计分析,96%的伤害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液化石油气站内装卸软管已强制要求改装为液体装卸臂的现状,本文梳理了原质监部门和安监部门对液化石油气站内装卸连接装置的不同要求,对在用液体装卸臂改造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后续的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液体装卸臂的改造和监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昭曙 《安全》2010,31(2):43-44
笔者通过对我省加油站火灾事故的研究后认为,加油站发生火灾事故是人、物、环境和管理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主要致因如下:(1)油蒸气失控油品在油罐、管道或卸油、加油等处渗漏导致油品在空气中蒸发形成油蒸气;油蒸气具有扩散性,在加油站的空间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除尘器灰斗卸输灰的工艺特点和气力输送设备的控制要求,由PLC控制系统执行除尘器灰斗卸输灰气力输送设备的控制任务,可以实现除尘器灰斗卸输灰气力输送设备的全过程自动化操作。从气力输送设备的控制要求、传感器设置、PLC模块配置等方面着手,简要介绍了由PLC组成的除尘器灰斗卸输灰气力输灰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燕列进 《安全》2013,(4):53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泵、管线、阀门、过滤器、油罐、装卸油设施等在工艺过程中都会使物料产生静电。油品生产的各工序如输转、油品调和以及在进入储罐或装罐、装车时,容易产生静电荷,产生静电荷量的大小与操作条件、装油方式以及油品内有无杂质等有很大关系。这样就为爆炸、火灾埋下了潜在隐患。静电事故多发生在采样、测温、油品调和、装卸油操作、油罐  相似文献   

10.
由于油气生产企业存在大量的无法直接进入系统的小型油气田,这些小型油气田的产品需要通过汽车拉运方式进入系统,这就需要建造诸多的装卸油设施,而装卸油作业一直是油气田生产中的危险环节.本文从列举原油装卸作业违章行为出发,分析了违章行为的危害,并阐述了预防违章的措施,指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消除设备与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中缅原油管道沿线某典型高后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管道所处实际山体地形特征,建立了大尺度山体真实地形三维模型。采用VOF方法模拟了当埋地管道破裂时泄漏油污染物在山体表面的动态运移扩散过程,分析了泄漏速度和地表植被对泄漏污染物扩散速率和扩散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油泄漏扩散面积与泄漏初速度和地面粗糙度成反比,但当地表植被粗糙度高度超过原油平均冲击高度时,扩散面积对粗糙度高度不敏感。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山区油品管道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后的救灾抢险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吉林劳动保护》2013,(7):53-53
<正>中国石油管道长春输油气分公司是从事输油气运营的专业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公司,下辖16个基层站队,管道里程809.5公里,累计输送原油15亿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管道高后果区定量风险评价的方法和风险可接收标准.将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在我国某长输原油管道城市穿越段的应用表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适用于人口密集的管道高后果区,能对管道高后果区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装卸作业时,都须用到装卸用管。装卸用管一旦出现故障,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装卸用管的安全质量影响着装卸作业的安全运行。目前国内法规对装卸用管安全质量的监管,除公称压力、爆破压力和耐压试验外,其它方面如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等环节都没有提及更多的要求。本文就当前装卸用管的安全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装卸用管的安全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油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静电事故,建立管输油流静电产生的试验台架。用磁电式微安表测量静电电流。进行6组随机试验,每组都包含与静电产生过程最相关的6个要素:管路长度、管道直径、管道粗糙度、油品流速、油品电阻率、油品运动黏度。对试验数据进行广义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灰色关联排序,找出影响静电产生过程中的最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油品流速是导致静电产生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埋地原油管道泄漏的危害范围,以原油管道泄漏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等理论知识,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三维泄漏扩散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确定了泄漏前稳态的初始条件和泄漏后非稳态的边界条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出了不同时刻油品在土壤中的扩散范围。计算结果表明,管道泄漏后原油扩散范围与泄漏时间保持一定变化规律,在无法检测扩散深度的情况下可根据扩散宽度进行粗略估算,大体确定事故泄漏扩散范围,可以为事故处置提供参考,提高事故的应急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某陆上原油长输管道为例,设定了陆上原油长输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情景背景信息及演化过程,从预防、准备、预警、响应、恢复等阶段,梳理分析了事故情景应对全过程的任务及职责主体;针对各项任务从计划预案、人员队伍、装备物资、培训演练、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了情景应对能力评估;并针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从企业和政府2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此类情景的应急能力提升对策建议。该研究可为相关政府及企业加强油气长输管道事故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万明 《劳动保护》2012,(11):91-93
油品运输码头装卸的原油、成品油等化学品由于具有易燃、易爆和易蒸发的特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为降低消防安全隐患,除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外,政府监管部门应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油品管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是影响油料安全运输的主要危险源之一。总结了输油管道静电起电的宏观和微观过程及影响管道带电的因素,根据各种静电放电类型的发生条件以及金属、绝缘管道(软管、胶管)自身特性,分析得出金属管道的放电形式主要是电晕放电和火花放电,而绝缘管道的放电形式主要是火花放电和刷形放电。针对金属管道和绝缘管道输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静电危害事故,从油品进入管道前、管道中及其他如温湿度控制等3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14,(9):I0013-I00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调整油气管道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安监总厅[2014]5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陆上石油天然气(城镇燃气除外)长输管道及其辅助储存设施(包括地下储气库,在港区范围内的除外,以下简称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工作,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