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刘昕 《绿叶》2018,(Z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EM)是在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中推行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该管理理念或原则与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简要阐述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介绍了其发展进程,重点结合盐城沿海湿地保护项目,对综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特点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问题分析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湿地现状、服务功能和外环境影响3方面构建了城镇区域内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汉鸭子河湿地这一城镇区域内河滩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该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总体而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基本功能依然具备,但栖息地功能有一定的退化,在整体上属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退化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对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鸭子河湿地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对同类型的湿地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氮、磷在湿地基质中降解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宏生  向欣 《四川环境》2012,31(2):78-84
湿地基质被看成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核心部分,通过科学实验,文章分析了人工湿地运行中氮、磷在沿程方向和纵向的基质中的分布,重点研究湿地基质对于氮、磷的净化作用,有利于进一步理清湿地基质降解氮、磷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系统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组成和类型,人工湿地去除渗滤液中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的机制。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渗滤液效率的因子,并且结合人工湿地设计和运行维护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国内外成功的工程实例,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展示了该处理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山湿地是新疆干旱区最大的山区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对该湿地进行实地考察、遥感分析、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蓄洪水、调节局部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提供体闲旅游、文化科研教育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益。鉴于目前对阿尔泰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片面理解和不合理利用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袁媛 《青海环境》2012,(3):129-131
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公路建设又是一项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开发行为,其中就包括对湿地资源环境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青海省公路建设项目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公路建设中应在选线、施工、运营中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对湿地的破坏,合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分析了中国湿地现状,介绍了湿地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对目前国内外湿地的研究特点与进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今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干旱化等。特别是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沿海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环境遭受污染。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许多类型的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决定了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西溪湿地底泥质量现状,2012年9月采集保护区内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样本,测试了底泥中重金属和POPs中PCBs、OCPs和PAHs的含量,并对湿地底泥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未检出PCBs和OCPs,但检测出14种EPA优控PAHs,总PAHs的浓度范围为115.9~217.8 ng·g^-1,低于潜在生态风险的效应区间低值ERL,其中列入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黑名单"的7种PAHs均有检出并且其总量占∑PAHs 1/2左右(平均为50.08%);底泥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但Hg、Zn、Pb、Ni含量在多个位点已超过一级标准;分别采用土壤背景值和国家一级标准为参比值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单因子污染风险指数评价,发现分别有7种和4种元素的污染指数大于1;综合分析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质量,发现底泥疏浚能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全氮和PAHs含量,但对全磷、重金属含量则无明显效果,封闭水体的干塘措施能显著减少污泥量和有机物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底泥中高环PAHs和重金属污染水平可能对西溪湿地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作用及不利的生态影响效应,其疏浚底泥农用则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毛晓茜 《四川环境》2020,39(5):101-106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与生物特征,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日益得到全世界的重视。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依据湿地环境健康的评价手段,结合洞庭湖湿地的具体特点,从压力、环境、生物、景观和响应共5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湿地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分析了2014~2018年洞庭湖湿地生物要素的种类特征和数量特征,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尽管洞庭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水质受到一定污染,但湿地生态健康状况为健康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小英  李玉林 《环境技术》2006,24(2):18-20,26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现状及动电技术去除重金属的基本原理,分析动电技术处理土壤中重金属的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动电技术处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是解决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污染风险以及有机污染风险3方面综述城市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城市污泥利用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污泥施用年限的长短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高低关系不明显,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污泥施用量和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在正常...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文丽 《四川环境》2010,29(5):58-62
人工湿地具有去污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及维护简单等特点,现已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中,具有相当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本文对人工湿地在中国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阐述,分析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湿地具有众多的优点。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的构造及去污机理,总结了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化学品的使用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生态效应逐渐受到重视.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作为较好的科研和管理技术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扩散到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多个生态风险评价的模型,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本研究系统综述和总结了毒害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种类、结构以及特征,归纳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主要毒害物质的风险评价模型发展状况,比较了几种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具体模块和特点,分析了模型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不足之处,在总结我国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模型研究和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浓度低、成分复杂、生化性高的特点,以豫南某村人工湿地工程为例,介绍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对污染负荷、湿地床结构、基质材料及植被选择、水力条件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操作管理简单,在我国农村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研究进展与去除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十一五"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我国污泥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国际上的经验表明土地利用是污泥最终处置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属成为其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重金属的环境危害不仅仅取决于其总量,更取决于重金属存在形态。目前,Tessier分步提取法作为主流的污泥重金属划分方法,取得了广泛应用,该法将污泥中的重金属分成5种形态,分别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本文以此为基础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污泥重金属稳定和去除方法的原理及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重金属稳定及去除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显示,太湖流域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和养殖污水是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目前,在中国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已有一定研究。根据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和稳定塘系统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elected studies from the literature were review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logy and wetland ecosystem studies. Wetland studies of chemical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the most dependent on hydrologic data of all wetland investigations; yet, very few of these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measure all components of a wetland's water balance. Usually, unmeasured components were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asured inputs and outputs. Ground water frequently was overlooked. Chemical input-output investigations primarily were concerned with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input retained in the wetlands. Few studies also included direct measurement of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within wetlands of elements that were part of simultaneous input-output investig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uncertainties in chemical budgets that are due to uncertainties in hydrologic budgets has been addressed in very few wetland investigations.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hydrology to wetland ecosystem research, few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is, so that hydrology remains one of the least understood components of wetland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