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一般是指当职业要求超出了员工正常的身心承受限度,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就其本质而言,它是过高的职业要求与不利的工作环境超出员工应对能力所致的心身负荷过重的现象。职业压力的来源包括工作负荷、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角色、工作变化、工作关系、组织因素、个体因素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职业压力对组织和个人都存在广泛的不利影响,与员工的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工作满意度等息息相关,可能会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施工现场工人不良职业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利用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不良职业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安排、工作环境、管理政策及人际关系带来的工作压力与不良职业心理及不安全行为均显著相关;个体因素带来的工作压力对不良职业心理无显著影响,但对不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不良职业心理在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不仅存在直接显著关系,且工作压力还可以通过产生不良职业心理从而影响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子分析的民航从业人员职业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职业压力源入手,分析社会环境、工作环境、个人心理和技术等因素对民航从业人员职业压力因子的影响,提出了评价民航从业人员职业压力因子指标体系.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压力因子.建议依据主要压力因子,制定管理策略以降低职业压力因子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作倦怠感,也称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枯竭.这一概念最早是用于形容长期滥用药物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在国内,由于近年来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变革速度加快,职业不稳定感也随之加剧,这使得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而工作倦怠感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感,不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对于组织,无疑都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压力的个人应对,也可以称为个人的压力管理,其有几种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福克曼与拉扎罗斯(FolkmanLazarus)认为,"压力应对是指所有控制、减弱和耐受内部需求的认知方面或行为方面的努力";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马塞尼(Matheny,K.B)认为压力应对是指"任何一种健康的或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努力,来预防、消除或减弱压力源或用最小的痛苦来耐受压力带来的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殆尽的感觉,是一种缘自心理的疲乏.如何克服这种职业上的倦怠感,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呢?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把握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领域近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经过2次检索得到2011—2020年10年间的文献,统计分析发文量,使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处理,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研究热点是成因和对策,重点研究对象为体育教师、青年教师、英语教师和女教师;通过内容分析发现,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存在消极影响;从社会、学校、个人3个层面有效干预可改善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职业压力是每个职场人都会面对的挑战,很多人处于传统的观念,把职业压力当成自己的意志品质问题,自己默默忍受,还有人虽然主动寻求帮助,但是没有得到符合自己职业特点的帮助,只是"隔靴搔痒".工作压力看似个人问题,同时也破坏组织的健康,并最终导致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的新挑战2014年欧盟《工作压力和心理风险管理》和2014年欧洲基金会《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指出,雇员的工作社会心理风险(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疲劳、工作骚扰、冷暴力、工作欺凌、缺乏工作协助、工作负荷过大、缺乏工作管理),不但导致健康损伤,而且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2007年欧共体《新职业安全与健康有关心理风险的专家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下旬,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和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发布了一个新推荐的实践文件,其中包括职介机构和雇主如何更好地保护临时工的信息。根据这份新指南,职介机构和雇主的合同应明确规定有雇主负责具体健康安全职责的临时工的任务和状态。新文件还建议,职介机构和雇主共同对临时工可能会被派遣到的所有工作场所进行确认,培训职介机构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7月12-21日,中美职业安全健康合作项目考察代表团对美国、加拿大的职业卫生监管和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考察,并结合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实际,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按照中美职业健康合作项目计划,2013年7月12-21日,中美职业安全健康合作项目考察代表团对美国、加拿大的职业卫生监管和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考察。美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情况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OSHA)在美期间,代表团拜访了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听取了OSHA法律标准司司长及有关专家关于美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制定的介绍,并就职业卫生监管、职业卫生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美国水泥协  相似文献   

12.
<正>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是重大社会民生问题。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矛盾突出,尘肺病和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多发,尤其在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表现更为突出。本文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抚顺市进行职业病防治分析研究,以期给类似城市以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强中美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美国职业卫生标准制定及工业尘、毒、噪声控制技术和经验,交流中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有关情况,2014年4月16日,中美合作职业安全与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美方专家从限值管理、监督执法、个体防护、工程技术措施等方面介绍了美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中方专家介绍了中国职业卫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降低核电厂调试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减少由人因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针对我国核电厂建设中调试工作的特点,基于S-O-R人因失误理论逻辑,将核电厂调试人因失误划分为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引入焦虑情绪作为中间变量,构建核电厂调试人员职业压力对人因失误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运用核电厂调试现场采集的问卷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结果表明:焦虑情绪在职业压力对人因失误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职业压力对人因失误存在4条影响路径,路径1为职业压力—认知性焦虑—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路径2为职业压力—认知性焦虑—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路径3为职业压力—躯体性焦虑—感知过程失误—识别判断过程失误—行动操作过程失误,路径4为职业压力—躯体性焦虑—行动操作过程失误.研究结论对预防和减少核电厂调试人因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职业人群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就会产生职业性损害,即发生职业性疾病(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伤残或死亡.形成这科结局,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职业人群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产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可有极大差别,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及早识别和合理评价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作用条件以及个体危险因素,并针对三者之间的联系,采取措施、阻断其联系,才能预防职业性损害.故对职业人群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要按其所在工作岗位、地点、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时间等,并结合个体危险因素分析,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压力管理的意义职业压力管理不一定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效益。很多企业并不认为职业压力管理与企业的安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目前,国际上已普遍认识到,心理压力使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安全和谐发展都蒙受巨大的损失。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的创造者,理应得到尊重和爱护,如果企业可以真正关心压力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他们解决内心的压力,员工势必会毫无后顾之忧地为企业发挥自己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OSHA)是依据1970年美国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于1971年成立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雇员在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工作;鼓励雇主和雇员减少工作场所的职业伤害,有效执行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措施;对作业场所实施安全与健康情况监察。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执法监察通常是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法律规定,雇主有权要求监察员在进入工作场所安全检查前出示监察证件。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执法监察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社会心理风险(PR)因素与工人行为安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个体和组织层面,选取8个典型的PR因素,提出路径关系假设并构建影响机制模型;以建筑行业为例,采用Meta分析检验假设并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PR通过影响工人的职业心理状态间接对行为安全产生积极和消极2方面的作用;工人的职业心理因素一般划分为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个体层面的工作压力、角色冲突导致工作倦怠,削弱工作投入,角色模糊削弱工作投入,自主性促进工作投入,组织层面的社会支持削弱工作倦怠,促进工作投入,人际冲突导致工作倦怠,削弱工作投入;工作倦怠不利于工人的行为安全,工作投入能帮助工人维持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9.
职业健康与个体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密切相关,职业健康风险正比于作业时间与暴露程度.个体防护就是为了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减少人们职业健康危害程度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任何作业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状况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作业人员暴露于作业环境中,就有接触职业健康危害的可能,就必须进行个体防护.通常,人们将““个体防护““视为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对于职业健康而言,个体防护是常设的防线.  相似文献   

20.
海外新闻     
<正>2016年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新主题2016年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的主题定为"工作压力:共同的挑战"。为满足现代职业生活的要求,许多工人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竞争愈加激烈、对工人的期待更高以及更长的作业时间等社会心理因素,使工人的工作与生活难以区分,加速了工作场所压力增加的趋势。另外,由于劳资关系的变化和经济衰退,工人正在面临着组织结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