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叶》2018,(9)
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关注点总是在其自身,而对于大自然却不那么重视,更别说是为其著书立说了。我们熟知历史上丰功伟绩的人物和他们扣人心弦的事迹,但对于大自然的历史却知之甚少。那么,大自然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大自然视角下的人类又是什么样的呢?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的《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则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团。作者以"绿色"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试图撰写一本"绿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汁原味的原则 为了解除工业文明的苦闷,逃脱城市的恶劣环境,人类开始寻求最佳的生存环境,这是产生生态旅游的动机。人类来自于自然,人类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于是人类开始回归大自然,追求人类以往的那种“原始味”——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即不但要保护大自然的原始韵味,而且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避免把现代化文明移置到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应与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相协调,保护人地和谐的旅游美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3.
说来奇怪,人类的文明从一开始就带有反叛自然的特点,好像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子民,"人定胜天"就是其最直观的体现。可从目前来看,情况似乎不容乐观,一场大雪  相似文献   

4.
田松 《绿叶》2014,(2):32-36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走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的权利,承认大自然的主体价值,在不违背大自然自身生态循环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某些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意识形态重新建构,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对"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重新理解,使这种新理念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基础准则。  相似文献   

5.
从"3S"到"3N"看旅游观念的环境伦理价值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海 《环境教育》2006,(11):61-61
自人类从自然界诞生的那刻起,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人类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角落。毫无疑问人类是向大自然索取最多、对大自然破坏最大的物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现实,促使人类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应地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也称之为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是我们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地方。它美丽富饶,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护地球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得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把废弃物投向大自然,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恶化,形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物理性污染,主要有噪声、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等;二是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三是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生物毒素等。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文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在长期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理念、政策、做法。生态文明制度的层次和水平标志着人类治理艺术和技巧的成熟程度,它关系到全人类、全社会、各民族和各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状况和政权运作是否科学和稳定。就一国而言,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进程有赖于社会现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  相似文献   

8.
“关注冰山消融”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不少科学家在极地科学研究中已经看到了我们人类“最大的水库”——北冰洋正在逐步消融,不断地呼吁人类要善待地球,善待大自然。  相似文献   

9.
善待自然     
人类本是大自然之子。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河水,湛蓝的天空……不仅养育了人类,给人类以生命的源泉,也给人类的思维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有了自然的哺育,才有了人类今天的物质繁荣;有了大自然的恩泽,才有了人类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即使在自然环境遭到无情破坏的今天,当黄色的沙土覆盖了充满生机的绿色草原,当荒漠取代了沃野,当多少年来奔腾不息的河流变得污浊、干涸,当蓊郁茂盛的森林被无情地砍伐……伤痕累累的大自然展现在人类面前的仍然是她那宽阔的胸襟、磅礴的气势和秀美山川的至真至善至美。所有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人类的心灵,洗涤着人类的灵魂。“本刊特稿”和“名家走笔”栏目刊登的《九寨冲击波》、《穿越林海两题》,展示的正是这种人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6,(5)
正莫言警告: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诸多因素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最严重一环。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完全失去了青山绿水,禾草田园,所谓生存,就成为空谈,那将是人类真正的末日。相对而言,农业文明时代,对青山绿水,是维护性的。因为,那时的人,敬畏山水,依赖山水,靠山吃水,才得以生存。而进入工业科技文明时代之后,对于大自然而言,是灾难性的。地球资源,开始被掠夺性地开发,而后  相似文献   

11.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而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胜天,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12.
钟厚涛 《绿叶》2011,(6):105-110
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难言的灾难。卡逊曾这样痛心疾首地写道:"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寂静的春天》)面对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珍惜生命     
失去野兽,人类将会怎样?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不复存在,人类将从这无尽的精神孤寂中死亡,因为发生在野兽身上的故事很快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的伤     
大自然是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幅充满活力的照片。花朵绽开了笑脸,小草摇着大脑袋,大树生机勃勃。可是,人类不珍惜,不珍惜眼前的一切。你看,工厂中排放大量毒气;夏天时开到26摄氏度以下,空气升高,使冰川毁灭;他们开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等都污染了大自然空气;人类为了取用一次性筷子,常年砍伐大自然的树林,只留下树墩在那儿,许多鸟儿  相似文献   

16.
卢风 《绿叶》2014,(2):4-10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一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正>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的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质的养成。近年来,东莞市中堂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自然教育为抓手,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环境危机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松 《绿叶》2011,(6):19-26
始于工业革命的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方向和基于人类生活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方式,并形成了以实现资本增值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模式,由此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不只是技术或科学层面的问题,也不只是经济或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体的文明结构——工业文明——存在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无法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我们需要反思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工业文明体系,构建有助于实现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生态文明,发展与本地生活环境相吻合的社会体系和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余谋昌 《绿叶》2014,(2):11-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它由社会全面转型实现。价值观作为世界观的核心,对社会转型起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变,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型——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