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倩  王彬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3):409-412,419
生态修复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方式,或体现为民事法律责任,或体现为行政法律义务.作为民事法律责任的生态修复体现了以环境权为权源通过民事法律规范以司法途径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方式,作为行政法律义务的生态修复体现了"行政命令+行政处罚+代履行"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将生态修复作为民事法律责任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但将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基于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域的横截面数据和1995—2010年中国整体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从空间和时间层面对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耦合的多因素关联性和综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之间的多因素耦合趋势是复杂的,中国省域工业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具有东、中、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工业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呈现弱"U"型时序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3.
玉环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与玉环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密切相关的7个一级指标共计26个二级指标,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玉环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环市2010—2019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得分总体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略滞后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县域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制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省级生态功能区划的具体落实,是县域环境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阐述了制定县域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县域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定位、规划原则与方法、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浙江省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有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缺乏对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现状,就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加以探讨,以期完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水环境容量分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容量分配是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重点.针对当前水环境容量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研究区域污染负荷和各水质控制点的响应关系,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实际需求,采用线性规划法建立了满足科学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生态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容量优化分配方法.以浙江省龙游县为例,根据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建立的优化分配方法对其区域水环境容量进行了分配.结果显示,所分配的水环境容量满足了各区域发展需求,表征分配公平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水环境容量分配合理性指数(TCRI)达到了0.93.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益的有效保护最终必须借助与环境犯罪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刑事责任方式实现。补植作为一种生态修复的刑事责任方式,诞生于森林资源犯罪司法实践中,并不断拓展适用于其他环境犯罪。修复性司法、生态人形象以及刑事责任根据是生态修复的刑事责任方式的存在理据。通过确立修复原则、设置复合责任以及细化修复方式等,可完善生态修复的刑事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1992—2011年间对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1992—2011年杭州湾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年均浓度以及富营养化指数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DO浓度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表层沉积物质量也未有明显改善;研究期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小型化,而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1994年起,杭州湾海域全部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全过程、多层次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采用多源流框架,通过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大源流分别梳理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全面构建"四位一体"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的保障机制,提出涵盖不同体系、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保障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等先进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形成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浙江省划分为6个生态区、15个生态亚区、47个生态功能区,并确定了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5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区划成果为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实施、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千岛湖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的富营养化进程明显加速。千岛湖上游安徽境内输入的大量营养盐、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农田地表径流及水土流失是引起湖水水体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控制上游安徽境内的入湖水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对水体的影响、恢复与重建湖滨植被保护带、改善整个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等是保护千岛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燕山山地-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坝上地区长期以牧为主,由于人类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牧为主,间有少量的农业区;农区不断扩大,农牧区各占一半;并逐渐过渡为目前以农区为主,牧区为次。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的恶化,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演变。因此,当前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是陆海交互作用的地带 ,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环境变迁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影响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的 10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了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的 6种调控对策 ,其中实行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是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千岛湖座落于淳安县境内,是“杭州——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璨灿的明珠,环境优美,景观独特,经过几年开发建设,已成为国家著名旅游度假胜地,成了淳安山区发展经济的台柱.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旅游事业的深度开发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千岛湖经济持久、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千岛湖的持续发展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屋面绿化的环境效益分析与推广之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叙述了屋面绿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屋面绿化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重点分析,阐述了屋面绿化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屋面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观念落后混淆、相关法规不完善、技术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及科学的规划与管理缺乏等.最后,提出了推广屋面绿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生态环境执法特点,建立生态环境执法事件本体模型,并对执法不同阶段的相关概念进行统一语义约定.该模型通过时间、环境、对象、动作、状态和语言描述六要素来描述执法事件,通过执法事件类、事件类间关系、事件推理规则和事件实例案件的四元组结构进行执法事件的表达.同时,以某热力工程公司运营的锅炉房超标排放烟气污染物的执法案件构建...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江西、广西、吉林代表团审议,并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改善空气质量,不能只靠借东风,事在人为。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保护好广西良好生态环境。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岸带是陆海交互作用的地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环境变迁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影响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的10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的6种调控对策,其中实行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是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南方平原地区农药污染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南方热带亚热带平原地区农田生态环境特征,以广东省佛山市农田环境为例,从卫生毒理学和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加权污染指数法在农药污染农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植物对农药的吸收系数和土壤中农药的流失系数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系数的方法。根据南方平原生态环境特点确定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允许量”;并认为农药标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地带性,不宜制定单一的标准,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土壤农药标准应严于北方。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是应对环境违法问题的基础方式,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进一步考虑了环境污染救济,实现两者的衔接十分必要。分析发现,两者衔接主要面临着政策规范不完善、办案主体不协调、办案环节不畅通和鉴定力量不充足的困境。针对这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强化法律制度保障、协调和监督办案主体、优化畅通办案环节、鉴定评估提前介入等4方面的衔接要点与路径,以期为国家及地方相关制度设计和案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