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阶梯式驯化法,控制温度在18℃~24℃,pH在6—8,溶解氧在4—8mg/L,在容积为6L的驯化器中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经过25d的培养之后,得到了稳定降解丙烯酰胺的活性污泥。驯化后的活性污泥SVI为85—132,COD去除率达70%。  相似文献   

2.
丽江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理规模为1万m3/d,采用了改良型ICEAS工艺。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调试内容,包括调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历时50 d左右,活性污泥絮体基本形成,生物相基本稳定,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达标。在进水BOD低营养源不足的不利条件下,成功完成了该污水处理厂的启动调试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对指导污水厂的调试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微生物群处理蓝藻废水,有效降低水中藻类含量,确定影响除藻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直接向蓝藻废水中投加驯化、优化过的菌液以及单因素实验,表明在容器中按V菌液:V废水为5:1000的比例投加菌液处理5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Cr去除率分别达71.2%、82.2%、77.4%和80.1%。实验结果说明,有效微生物群对蓝藻废水中的蓝藻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孔秀琴  张绍斌  包晗  朱宇斌 《四川环境》2010,29(3):32-34,38
利用酸化—PSB—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高浓度毒性苯胺废水,在24h的停留时间下,比较PSB阶段不同曝气时间对苯胺废水处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的曝气处理对光合细菌处理苯胺废水的效果存在差异。以曝气时间为2h的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96.1%,苯胺去除率达97%,同时,相邻周期交替采用1h、2h曝气处理,废水COD去除率提高了20%以上,苯胺去除率提高了10.9%~14.2%。  相似文献   

5.
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油田采油废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SBBR)法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研究并开发了特殊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方法。在被处理的污水中加入微生物促生剂FYS-5,可迅速培养出处理采油废水的微生物,用此种方法培养出的活性污泥的活性高,去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强,能够提高处理效率,保持良好的微生物生长状况。在SBBR装置进水COD容积负荷为0.5kg/(m3·d)及进水COD为500mg/L左右的条件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连续运转,COD平均去除率超过80%,出水中COD低于100mg/L,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6.
采油废水具有含盐度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难以有效处理。文章采用实验室筛选出的嗜盐菌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相结合处理高含盐的采油废水。结果表明:采用嗜盐菌结合SBR法对高盐度的采油废水进行处理,COD的去除率在32.2%76.2%;SBR反应的最佳pH值为5.5,最佳反应时间为476.2%;SBR反应的最佳pH值为5.5,最佳反应时间为410h。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催化铁内电解+CAST工艺耦合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中试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具有改善活性污泥性状的作用,能够强化生物脱氮,提高脱氮效果;同时通过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协同作用提高除磷效果。试验期间各项指标去除效果良好,NH3-N平均去除率为96.40%,TN去除率为36.55%,TP去除率为90.00%,各项指标基本上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黎定康 《四川环境》1989,8(1):60-66
本文重点介绍了南充炼油厂对炼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时的几点主要经验。在培养驯化活性污泥时,用面粉补充碳源;用聚合铝控制污泥上浮流失:在生化曝气池运行管理时,为严防回流缝堵塞,应及时排除剩余活性污泥;严格控制特殊污染物对生化曝气池的冲击,若遇到冲击,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技术对策。这些正是南充炼油厂培养驯化活性污泥一次成功,几年来生化曝气池一直运转良好的成功要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耐盐微生物的驯化培养,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对一定矿化度条件下含油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证明,在矿化度为2~5g/L时,利用耐盐驯化的微生物,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CODcr去除率可达80%以上。该系统运行稳定,运行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油田稠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稠油污水的特点,利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对微生物进行了培养、驯化进而在稠油污水中生存、繁殖试验,并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了降解转化,生成稳定的CO2、H2O、NH3,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稠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BR工艺可使原水中CODCr从323 mg/L降至72 mg/L,去除率为77.7%;BOD从90 mg/L降至14.4 mg/L,去除率为84%;悬浮物从200 mg/L降至47 mg/L,去除率为76.5%。成功地解决了稠油污水的达标外排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泽民 《四川环境》1990,9(2):46-52
传统的生化处理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很不理想,但本试验通过对已驯化的活性污泥脱色有效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培养和优化,使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油田高盐浓度废水对其生化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田压裂液废水中的盐浓度对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对生化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生物学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中盐浓度低于2.5×104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2.5×104mg/L时,污泥活性开始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稳定在80%左右);当盐浓度达到3.5×104mg/L时,COD去除率下降到60%左右;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6.0×104mg/L时,污泥活性系统趋于崩溃。  相似文献   

13.
厌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绢纺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厌氧—活性污泥法用复叶推流式曝气对高浓度绢纺废水治理的工程实例 ,运行结果表明 :CODcr去除率达 96.2 % ,BOD5 去除率达 92 .7%。  相似文献   

14.
以奇台太极华力食品有限公司番茄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为依据,介绍了采用ABR厌氧+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处理番茄加工废水的设计、调试及运行情况。经过2年运行,其进水COD在700~1 500mg/L之间,最大处理水量达到4 000m3/d;出水COD在40~70mg/L之间,COD去除率达到97%。处理出水可以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ABR+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具有启动快,调试时间短,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尤其适宜处理番茄等间歇时间长工作时间短的季节性生产污水。  相似文献   

15.
炼油化工废水处理的传统处理工艺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玉门炼油化工总厂对其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其生物处理系统采用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经过 3年运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GB8978-1996》(石化)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分别降低78.6%和91.2%,硫化物去除率为98.2%,挥发酚去除率为99.6%。而且该反应器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进水中COD在600 mg/L以下且有大幅度波动时,该系统仍可稳定地运行,处理后的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企业高含盐有机生产废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实验研究了氯化钙盐度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盐度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耗氧速率、活性污泥的结构和沉淀效果及对菌胶团中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化钙盐度从0mg/L升高到40000mg/L的时候,废水中COD的去除率由92.9%降低到56%,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下降,菌胶团的微生物种类也随之减少,MLVSS/MLSS下降,活性污泥中的无机成分增加,沉淀性能增强,菌胶团也更为致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超声-生化(两级好氧)联用的方法,对8-羟基喹啉废水的降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为超声降解法,文中分析了溶液初始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全程时间以及超声细胞粉碎机的变幅杆直径大小对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幅杆直径为25mm,溶液初始浓度为0.6g/L,超声全程时间在20min,最佳超声时间为2s时降解效率最高,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40.4%。本实验生化处理方法为普通活性污泥法(两级好氧),一级好氧反应池停留时间选择10h,去除率为69.4%;二级好氧反应池停留时间选择6h,去除率为71.7%。超声-生化(两级好氧)联用对8-羟基喹啉废水处理效果良好,CODcr总去除率达到94.4%。  相似文献   

18.
高盐度气田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污水厂好氧污泥为接种污泥,半软性纤维填料为载体,采用逐步提高盐度和有机负荷的方法对生物膜进行耐盐性和高有机负荷驯化。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驯化所得异养生物膜能够适应高盐度和高有机负荷的环境;生物膜对环境盐度变化的适应性有一定的波动;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随系统有机负荷增大而降低,连续进水、出水不回流且流量为0.292L/h,HRT为24h条件下,COD去除率最后保持在65%左右;COD去除率达到65%的时间与系统有机负荷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2;驯化后耐盐微生物对温度和酸碱度不敏感,最佳生长温度为23℃,pH值为7~8。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应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半化学浆石灰法制浆黑液的研究.所采用的反应器容积为21升,当进水 COD 负荷荷为1.6克/升·天至7.0克/升·天时,处理后、COD 去除率为70—74.5%(BOD 去除率为80~88%),其沼气产气率0.4~0.7升/克 COD(0.6~0.7升/克 BOD),甲烷含量60~65%,滞留期1.5~1.6天。经过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厌氧活性污泥达到颗粒化程度,结果证明实验是成功的.本实验为治理同类型制浆黑液的污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是一种可获取能源的低能耗的实用性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共基质条件下TNT降解菌的选育及其处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SBR弹药销毁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在共基质条件下,经过驯化和筛选,分离出11株可降解TNT的单菌,从中选出生长速度较快的3株菌JT1,JT2,JT3进行了单菌及混菌降解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混合菌JTH降解能力最强,其适宜环境条件为25℃~30℃,pH7.5~9.0,基质中添加2g/L葡萄糖可显著增强混菌JTH生长并可使24h内的TNT降解率达到96 1%;模拟废水的处理实验表明:混菌JTH对COD的去除率>80%,TNT降解率80%~90%;生物强化实验表明:以0.1的菌量污泥比在SBR系统中投加混合菌可使系统的出水COD稳定在100mg/L左右,出水TNT浓度<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