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ML3.1级地震震群的活动与矿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出发,结合矿山的开采、抽排水等人为因素,对该地震通过波形对比分析,成因讨论认为:这次地震为诱发构造型矿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德令哈地温一年观测资料的处理,得到地温观测的年变曲线,得出德令哈地温观测的正常动态特征为趋势型;同时对德令哈地温观测的映震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德令哈地温对于100 km内ML≥4.0级的地震有一定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3.
安丘台电磁波观测的震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安丘台电磁波仪在安丘境内3.3级地震和辽宁省岫岩5.6级地震前异常反映情况的详细描述,提出了电磁波仪的临震异常行征和发震机理,给出地震预报的时间范围和震震级预测。  相似文献   

4.
大震系列公式:Ni=Ni-k/(1-b)k在龙门山地震带的地震研究中仍然是适用的.使用该公式处理龙门地震带可知1879年发生MS>7.0级的地震后,约在前三十二年就能预测在茂汶川之间发生MS>7.0级的地震,发震时间是在2008年3月27日(理论值);然后在距约二十四年,龙门山地震带西南端再次再次发生MS>7.0级的地震,结束此次大震系列.  相似文献   

5.
对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与1988年以来祁连山西段ML≥5.0级地震相对应的震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地磁低点位移异常都有其独特之处并与其构造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sPn震相确定陕西宁强M≥4.0级地震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震中距大于170km范围内,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可记录到较清晰的sPn震相.本文给出了精度较高的采用sPn和Pn确定地震深度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西安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陕西宁强M≥4.0地震序列的sPn震相,得到较为精确的地震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23日山东省莱州市发生Ms4.6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沂沭断裂带东侧.该地震序列类型为主余型,但是地震序列的h值小于1.根据地震的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发震断层呈NE向.该地震打破了华北地区6个月的ML4级地震平静,可能预示着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复苏,拉开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序幕,对华北地区6级地震具有指示意义.此外,该地震是1995年苍山Ms5.2级地震后,山东内陆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引起了广泛的政府和社会关注,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东大别地区层析成像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重大地震事件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霍山地区的2次MS≥6.0级地震在深部地壳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970年以来的12次MS≥4.0地震在25 km深度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在湖州地震台现有的形变、测震、流体三大学科的观测资料基础上,对汶川8.0级地震中的映震效应综合研究,得出了水管倾斜仪、伸缩仪,这两套仪器的NS、EW两个分项,在同一个观测环境中,仪器记录的同一个地震,精度高的分量,振幅不一定大;钻孔应变仪和伸缩仪、水位、水温仪安装不同的地点,两个观测点直线距离大约五公里,从记录资料上看,两者反映地下介质变化是一致的;地形观测资料的映震效应初始时间基本和p波到时同步,流体观测资料的映震效应初始时间基本和S波到时同步。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MS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我国对这个巨震未能作出预测,于是国内外各界对地震预测问题议论纷纷.笔者经过地震现场的调查与深入思考,认为汶川地震前是有异常的,之所以未能作出预测,根本上是因为地震预测的科学难关尚未突破,但还有与我国目前地震监测与预测工作上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与问题有关;同时还认为,汶川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因为我国有规模宏大的地震监测台网,积累了大量的震例,取得了一定成功预测的经验,因此对未来的某些地震仍可作出成功预测并取得显著的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汶川8.0等多次大地震前后气候、森林、植被等因素强烈变化的对比研究,表明地震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类、动植物等带来巨大灾害。地震灾害可能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而某些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可能为地震预报预测研究提供重要的震兆信息。同时,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洛阳地震台数字地震资料分析的现状,研究了影响洛阳地震台数字地震分析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数字、模拟地震记录的差异性和数字地震记录的信息复杂性,干扰背景,震级误差等。洛阳为弱震区,这种特殊的构造背景不易改变;可以研究数字地震记录的规律,提高震相的识别能力;设计了MATLAB滤波(数字信号处理)程序,在震相分析前首先过滤干扰信号;总结测量误差规律和震级校正系数,从而提高数字地震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九江-瑞昌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源深度浅,加之本地为历史少震地区,设防水准低,量大面广的非标准砖混和砖木房屋破坏较严重,造成13人死亡和多达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少震地区城市防御力不足的弊端,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地震灾害风险的规避。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情况,例举了地震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和震害特点,并根据本次地震现场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实践和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经验,对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1900年以来东北深源地震区6.0级以上深源地震与黑龙江及邻近地区5级左右浅源地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概率增益模型检验这种对应关系,发现并非随机对应,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物理联系。通过B分布函数的概率计算,预测2010年2月19日中俄交界6.5级地震后两年内,黑龙江及邻近地区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概率为0.58。  相似文献   

15.
九江-瑞昌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源深度浅,加之本地为历史少震地区,设防水准低,量大面广的非标准砖混和砖木房屋破坏较严重,造成13人死亡和多达20亿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少震地区城市防御力不足的弊端,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地震灾害风险的规避.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情况,例举了地震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和震害特点,并根据本次地震现场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实践和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经验,对本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地区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M9.0地震前后地震b值的计算.我们得出这一地区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前后的地震b值的变化曲线.计算得到在地震b值变化的各阶段中各级地震的数目占各段地震总数的比例.得出在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前后,这一地区中、强地震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Z分量"低点位移"异常变化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特征、产生的背景,影响因素.得出了低点位移幅度大,频次高,异常可信度就高;异常幅度、震中远近及震级大小与异常间隔没有明显相关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与异常有着独特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MATLAB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快速Fourier变换,对青海湟源地震台记录的云南大姚6.1级地震的P波和LG波进行频谱分析,找出其优势频率及衰减情况;根据爆破频率、噪声干扰频率和地震频率的不同,运用MATLAB滤波技术设计了Butterworth型低通数字滤波器、Butterworth型高通数字滤波器和Chebyshev Ⅰ型带通数字滤波器,对库尔勒台的爆破和地震叠加记录做滤炮处理,对湟源台记录的民乐—山丹两个余震进行噪声干扰滤波,爆破、噪声干扰经过滤波器合理滤波后,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震波的真实信息,从而提高台站震相分析和地震波基础理论研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MATLAB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快速Fourier变换,对青海湟源地震台记录的云南大姚6.1级地震的P波和LG波进行频谱分析,找出其优势频率及衰减情况;根据爆破频率、噪声干扰频率和地震频率的不同,运用MATLAB滤波技术设计了Butterworth型低通数字滤波器、Butterworth型高通数字滤波器和Chebyshev I型带通数字滤波器,对库尔勒台的爆破和地震叠加记录做滤炮处理,对湟源台记录的民乐—山丹两个余震进行噪声干扰滤波,爆破、噪声干扰经过滤波器合理滤波后,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震波的真实信息,从而提高台站震相分析和地震波基础理论研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