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库区沿江堆存垃圾浸泡污染物COD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沿江两岸堆存了大量的生活垃圾,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蓄水的I临近,二期水位以下的垃圾必须得到清理。为了科学有效的治理库区的生活垃圾,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的最优结合,本文通过浸泡生活垃圾污染负荷浸出理论分析和动态冲刷实验研究,建立了理论模型和实验模型,并且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和理论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垃圾污染物的溶出规律,将为三峡库区库底生活垃圾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和其清理提供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4年8月在长江三峡水库坝前及香溪河水域对溶解无机汞浓度观测结果,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至135 m(135~139m)1a后溶解无机汞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影响溶解无机汞变化的因素,估算了蓄水对河流输送汞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干流河段平均浓度为22.7ng·L-1,范围为未检出至82.6ng·L-1.较高浓度区主要集中在20m以浅的水体;香溪河溶解无机汞浓度与干流基本相当,平均浓度为18.0ng·L-1,浓度范围为未检出至61.4ng·L-1.蓄水后,溶解无机汞浓度显著升高,数量可观的汞将随着泥沙的沉降而滞留库区,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受干流回水顶托的影响,支流回水区由天然河流演变为库湾,水体自净能力大幅下降,自2003年起库区多条支流富营养化严重并多次发生水华。三峡水库实施175 m蓄水以及受上游新建水库的影响,库区支流水文条件改变,富营养化程度进一步加重。综合了2010年起实施175 m蓄水后连续7年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状态的相关研究资料,对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评估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库区污染源及污染处置情况探讨了库区支流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并对富营养化防治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确保水环境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可芳  孙静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29-131
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影响区水质同步监测及污染源的调查,本文对库区内长江干流、支流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长江干、支流水质中除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外,部分支流的有机物也严重超标,说明长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针对库区长江干流超标项目和污染源调查情况认为,对库区内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是防治三峡库区水质污染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数值分析三峡库区突发事故污染物运移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司鹄  毕海普 《环境科学》2008,29(9):2432-2436
三峡库区蓄水后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突发水污染事故对库区水质的威胁加大.基于对库区水质现状和污染危险源的分析和调查.运用物质迁移扩散理论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应用选择断面的流速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结果验证模型的精确度,数值模拟了突发水污染事故后物质在水体中的迁移扩散情况,研究事故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设定污染物在水中的衰减参数,对采取相关措施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消减趋势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形象直观的动态可视化显示结果,对应急措施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事故后相关处理方法和措施的采取及实施方式和地点的选择提供了决策支持,为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处理处置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高升桥水库工程是《重庆市西部供水规划》确定的“九五”水源建设重点工程 ,担负着荣昌县昌元城区 10多万居民用水、公共用水及食品工业用水的重任 ,兼有农田灌溉功能。水库从2 0 0 1年 12月开始蓄水以来 ,已达 10余 m,近期内可供水。为保证饮用水源的水质 ,荣昌县有关部门按照环评要求 ,逐项落实治理措施 ,采取相应对策 ,加大对高升桥库区的监管力度。蓄水前 ,对整个库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彻底的消毒 ,两次清库冲洗、数次打捞清除漂浮物。同时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 ,加大力度整治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 ,沼气化处理生活废水和人畜粪便 ,禁止水…  相似文献   

7.
莲花电站位于牡丹江干流下游,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莲花电站下游用水量逐年增加,需要莲花电站补充一定的水量,并对水库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上游牡丹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进入莲花电站库区的污染物量增加,加剧了库区水体的污染程度.通过对水质现状分析,找出污染来源,提出莲花电站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飞灰是一种富集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危险废物。随着我国垃圾填埋场从原生垃圾填埋向焚烧残渣(主要为稳定化飞灰)填埋转型,稳定化飞灰中的二噁英溶出将是未来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溶出过程受填埋环境中DOM(DOC、DHM、HA等)、pH值、表面活性剂、非有机溶剂和微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对填埋稳定化飞灰中二噁英的溶出风险问题尚缺乏全面认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典型含量和分布特征,重点总结了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环境中影响二噁英溶出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分析了二噁英的溶出风险性。指出应从飞灰中二噁英产生的源头、过程以及最终处置等方面加强对二噁英的减量化,并开展关于共填埋处置环境或多因素交互影响条件下二噁英溶出和转化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库区巫山段干支流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巫山县环境监测站2002年到2008年监测资料,对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巫山段水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巫山段总体水质良好;未受到重金属、石油类和挥发性酚类物质污染;总氮和总磷指标偏高;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水平。蓄水后一级支流总磷、总氮指标升高,水质类别上升,水质有恶化的趋势;水流变缓,气候条件和营养盐浓度适宜,在一级支流回水敏感区的部分河段爆发了“水华”,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升高。在营养水平和气候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支流回水区常爆发“水华”而干流未出现“水华”现象,说明水动力条件是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结合三峡水库调度模式,在汛期及汛后对库区淹没区土壤中重金属Cu,Pb,Cd,Cr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库区土壤中存在形态不同,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w(残渣态Cu)和w(残渣态Cr)平均值为87.41%和96.04%,而w(可提取态Pb)和w(可提取态Cd)较高,平均值为41.95%和88.14%,生态风险相对高于Cu和Cr.在汛期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水体重金属含量较高,汛期水体ρ(Pb)和ρ(Cd)分布特征与土壤w(Pb)和w(Cd)分布呈显著相关性,而汛后水库首次172 m高水位蓄水,由于水环境因素的改变,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汛后淹没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变化细微,土壤淹没对库区水体水质影响小,不构成汛期、汛后水体重金属含量波动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处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仍处于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本文以典型垃圾处理厂为例,分析和调研了垃圾处理工程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现况,指出目前中国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众参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成都市中心城区垃圾产生量的历年数据,先用以时间为单变量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得到历年数据的拟合值,再分析垃圾产生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选出关联度最大的4个因素建立多变量的灰色GM(1,5)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垃圾产生量的预测精确度进行了对比,用预测精度最高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年份的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为成都市垃圾处理处置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城市固体废物产量的增加,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此从城市固体废物的分类入手,分析了城市固体废物的危害,并对目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快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处理处置的公众参与机制。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相关法律制度现状以及中国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的情况,参与积极性不强,参与渠道和方式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立法忽视公民的环境权和参与决策权。指出要在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全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并全面建立废弃物处理处置信息公开制度,并贯彻实施,必须明确环境权和采取信息公开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型城市固体废物可降解有机碳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处理产生的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城市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碳(DOC)含量是计算其甲烷排放量的重要因子之一.1996年IPCC指南给出了不同可降解有机碳的公式和不同类型固体废物可降解有机碳缺省值.该缺省值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文献,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武汉和沈阳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城市的代表,分别在其老城区、新建城区、综合市场、食品超市、垃圾填埋场等区域进行固体废物采样,经过化学分析得到代表城市干基和湿基固体废物的含水率、含碳量和可降解有机碳含量,并对其成分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中国城市固体废物可降解有机碳含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总结辽宁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上,对辽宁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选择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迅速膨胀,其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以政策过程为主线,主要在责任界定、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效果监督等环节上对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进口固体废物这4种重要的固体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均在于管理责任机制不明确;危险废物管理中最显著的困难在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存在监管漏洞;进口固体废物管理中关注的重点是电子垃圾非法贸易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固体废物管理体制基础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接种外源微生物生活垃圾堆肥中的胡敏酸荧光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接种外源微生物,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前后胡敏酸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敏酸发射光谱相对简单,在440nm附近形成1个较宽的谱带,而激发光谱与同步扫描光谱则由几个特征峰及肩峰组成.对不同荧光光谱特征峰的分析表明,堆肥结束后,胡敏酸的腐殖化程度明显增加.CK、MS、ZJ、MS+ZJ各处理的荧光光谱形状基本相似,但主要特征峰的相对荧光强度有明显区别.其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增加堆肥胡敏酸分子的缩合度,中加酵素菌(ZJ)处理优于美商复合菌(MS)处理,而2种外源菌混合接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通过与土壤中胡敏酸荧光特性比较证实,堆肥后的胡敏酸具有土壤富里酸的特征,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工业固废现状及“十二五”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沈阳市工业固体废物的现状调研和分析,确定沈阳市典型工业固体废物,并根据对近几年沈阳市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数据相关性分析,科学预测未来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压力,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控制目标和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