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仿自然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研究新的环境工程工艺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思想是“师造化”。本文通过对环境仿自然法的成果及其理论进行论述,揭示了仿自然法丰富的哲学内涵,指出其符合“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伟大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绿叶》2008,(12):74-79
"禅"挖掘和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的自然之道。佛门的"自然"、"因缘"法集中深化了世俗对"自然法"的理解,让人在随缘任运的"自然智"中达到对自然生命的贯通。在禅者无我的只有清净事实的世界里,一切都自在运行,各得其所,这是自然的公正。  相似文献   

3.
基于因素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对我国特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鳗鱼油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回顾,提出了烤鳗废油利用中亟需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并对烤鳗废油利用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湖北省富水水库消涨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集约利用的难点.根据水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将水库消涨区划分为常年利用带、短期利用带和汛期利用带,估算了各带的可利用面积,探讨了各带的主要利用方向,提出了水库消涨区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和发展两栖林业的新概念,并针对消涨区特点,阐述了集约利用和开发实践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研究是充分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基础。概述了现有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方法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测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正多边形法,运用改进的正多边形法能动态地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各指标的均衡性与协调性,以及挖潜潜力的方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研究能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成果更好运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对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理想规划目标值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证,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提高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性,讨论了土地永续利用的概念、内涵、判据、利用方向和模式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区域调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的背景、目的和原则,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和功能分区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的实践途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计算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比徐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浙江省富阳市富伦造纸厂开发回收利用废弃牛奶盒、饮料盒的分离再利用技术,实现了不可降解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分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后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邱氚  冉瑞平  刘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216-218,24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彭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对彭州市2004—2007年的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利用评价,包括定量分析与集约度水平变化分析,得出了彭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度较高,集约利用程度从2004年的较适度利用变为2007年的集约利用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展并不顺利。本文在考察梳理国外经验和我国废弃物利用现状和方向的基础上,借鉴管理激励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所面临的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3个维度探讨了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的策略,并提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优化方案的系统分析作为一个灰色系统的决策分析过程,把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方法应用到蔗渣再利用的优化决策分析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通过对4种食用菌利用蔗渣营养成份的分析,得出了用3号培养基接种培养佛罗里达侧耳,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蔗渣中的营养,又能培养出精制的菌丝体饲料,为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一个优化决策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贺振  贺俊平  张卫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10-1111,1120
分析了河南省近30年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耕地的数量变化,并对目前耕地利用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前人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预警研究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依据预警的理论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建立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预警监控体系,以保证土地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地热能梯级利用状况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秦皇岛地热能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调查的基础上,对秦皇岛地区的地热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相应的地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掌握了地热能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地热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前景分析,制定了地热能综合梯级利用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的集约利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大纲要求和各区域土地利用实际,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计算方法,包括数据的量化、标准化及综合计算模型,最后得出各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孝感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找出了其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和优势,为下一步改造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雨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是一种可供人类使用的宝贵淡水资源。为缓解成都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本文针对成都市的降雨情况,分析了降雨年内分布特征、雨水水质特点和雨水利用潜力,给出了雨水收集、利用的相应措施,可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及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资源化利用途径以及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措施,提出了垃圾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生活垃圾走资源化之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