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国内外在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和污染物,阐述室内空气污染模拟与预测的方法。最后分析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与措施,并对今后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针对当前引人注目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讨论了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意义、步骤和基本原则,指出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来源,介绍了评价V0C污染的量化指标VDC和减少室内VOC污染的措施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化学组分复杂,包括各类氧化剂、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在空气中或室内表面发生均相和非均相反应生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有机污染物.检测室内空气中未被发现的新有机污染物并揭示其室内形成机制,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室内空气质量,也有利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精准控制.本文总结了室内空气化学近十年的重要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室内化学研究中3种代表性的实时在线质谱分析技术,这些实时在线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对室内污染物及其化学过程的理解,对评估室内空气暴露风险、精准防控室内空气污染、改善我国室内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津城市中心区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中心区环境噪声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健全法制、从源头抓起、加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各个介质及人体样品中广泛被检出,近年,在室内空气和灰尘中也普遍发现PFASs.研究表明,室内空气中PFASs的含量普遍高于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和灰尘中的PFASs可能是室外空气的污染来源及人体暴露源,因此室内环境中PFASs成为环境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开展室内空气中PFASs的相关研究,室内灰尘中PFASs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就室内空气和灰尘中PFASs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污染现状、来源分析及人体暴露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我国室内环境中PFASs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的生态环境标准极其薄弱,建立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借鉴我国目前针对污染防治的环境标准体系,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生态环境标准制订的原则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我国城市畜禽养殖业发展异常迅速,畜禽粪尿及废水的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成为城市新兴大污染产业,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概况,污染状况与危害,提出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技术的、政策的和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人一生中约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建设稳定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我国现阶段室内环境中主要的气态污染物是甲醛、苯系物和氨气,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本研究针对上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进行了新型高效、低成本催化净化材料和相关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一方面,研制了一种室温催化氧化甲醛的Pt基催化剂,并实现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第二方面,研制出了针对室内苯系物净化的低温吸附-原位升温催化净化材料和方法;第三方面,研制了系列性能优异的室温光催化氧化氨气催化材料,并探讨了其高活性机制.本研究结果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室内空气污染,改善工作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的社会和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和TVOC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石家庄市内选取部分新装修装饰的民用住宅进行室内空气采样,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分别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新装修装饰后的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甲苯污染相当严重,最大超标倍数为17.7;卧室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等污染物的超标率普遍高于客厅,其中卧室甲醛超标率约为客厅的2倍;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随着密闭时间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沿杭州市区至临安农村取1 km宽75 km长样带调查乔木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市区本土树种保存较好,树种数量达到20余种,农村物种丰富度极低,树种数量仅有10种左右。从物种丰富度指数可以看出市区物种最为丰富,丰富度指数最高达4.343,郊区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为1.303,农村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郊区有所上升,但仍显著低...  相似文献   

12.
冯辉霞  张婷  王毅  雒和明 《生态环境》2007,16(5):1578-1582
通过阐述化学发展与自然和人的关系,认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世界的自然观的最高目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了化学发展史,认为化学发展过程可分为原始生态化学时期、非生态化学时期和生态化学时期,提出了生态化学的新概念,认为生态化学针对传统化学的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缺陷,提出了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并使原料利用率最大化;生态化学是站在对环境友好的高度,使环境资源的化学变换体系成为一种更有效的运行模式,对环境系统有更小的破坏作用,进而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因此,生态化学融被动处理污染的环境化学及主动出击的绿色化学为一体,是更加关注生态的先进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以金寨马鬃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布置56个采样点,分析该区森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时空分布特征和碳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机碳含量丰富,随着土壤深度、植被类型、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0~20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为90.88 g·kg-1,平均为32.47 g·kg-1,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层有机碳变化幅度高于深层土壤,不同测点递减的程度不同;有机碳质量分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表层土壤秋季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冬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越往表层季节变化越明显。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平均为6.52 kg.m-2,0~100 cm土层有机碳平均密度为23.26 kg.m-2,有机碳密度分布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布基本一致。0~2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2.258×105~2.265×105 t,0~10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6.91×105~8.76×105 t,碳储量丰富。最后提出该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对温室气体减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第四纪红壤及其发育的土壤中的6种必需阴离子态养分含量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壤中的各种必需阴离子态养分含量与土壤耕作熟化措施有关.荒地的NO、Cl-、H2BO较高,而开垦为旱地后,它们的含量下降;H2PO在土壤经过耕作熟化后有所提高;MoO的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与其它阴离子显著不同的是.经耕作熟化后,土壤有效性SO含量急剧增加,不同的阴离子态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5.
单明军  刘洋  杨婷婷  孙海峰 《生态环境》2007,16(5):1364-1367
采用经筛选、驯化的"土著"硝化细菌与腐植酸配制而成的复合型微生物制剂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净化试验,试验现场是在辽宁省鞍山市英泽湖拱桥北部圈定面积为40 m2、平均水深为1.5 m、体积为60 m3的水域内进行的。试验主要集中在湖泊藻类高发、富营养化严重的6、7、8三个月,每月投菌一次,并设未经处理的湖水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的浊度,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恶臭,改善水质,英泽湖水体中的TN、TP、氨氮、COD及浊度等水质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下降率分别为77.8%、72.2%、94.2%、60.0%和85.6%,并且水生生物具有多样性,水体自净能力大大增强。该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效果显著、投资省、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对解决天然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太湖、南四湖、白洋淀三个不同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进行采样,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测定了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Cu、Zn两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并初步探讨了重金属各形态与沉积物及上覆水中营养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以白洋淀最高,太湖最低,但重金属污染程度为太湖>南四湖>白洋淀,太湖Cu污染指数为1.34~1.6,白洋淀Cu污染指数仅为0.79~1.17。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质结合态为主(二者之和占73%以上), Zn则以残渣态和Fe-Mn氧化态占优(二者之和比例达83%以上),含量最少的均为可交换态。不同湖泊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差异较大,太湖残渣态重金属占总量的比例最小(Cu为43%~56%,Zn为49%~63%),南四湖残渣态占的比例最大(Cu为59%~82%、Zn为64%~77%);可交换态比重在太湖中最高(Cu占3.2%~5.6%,Zn为1.3%~1.5%),在南四湖中最低(Cu为1.1%~2.9%,Zn未检出)。从“非稳定态”重金属(除残渣态外的四种形态之和)所占比例看,相较其它两个湖泊,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人为输入的活性态占较大比重,具有较高的二次释放风险。相关性分析得出,重金属Cu的可交换态与上覆水中总氮及总磷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结合态Cu与沉积物中营养盐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可能会增强沉积物中Cu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潜流人工湿地理化性质及不同形态氮素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宋新山 《生态环境》2010,26(6):1343-1347
对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可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水温等理化因子和不同形态氮素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较全面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上部溶解氧高于下部;湿地下部pH较小,主要在6.9~7.2之间;氧化还原电位表现为上部前端氧化,下部后端还原;湿地装置内下部温度总体比上部要高,前端表现得尤其明显;湿地前端上部是COD和氨氮降解的主要场所,在前端下部区域硝氮的浓度低而亚硝氮、氨氮的浓度相对较高;湿地系统中亚硝氮含量较低,仅在前端中下部有所积累;总氮浓度在湿地前端较高而后端较低,其去除率在根本上依赖于反硝化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自行研制了平板式介质阻挡放电冷电弧装置,探讨了施加电压、气体流量、甲醛初始浓度和不同设备形式对甲醛气体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极间距1.6 cm、施加电压20 kV、气体流量667 mL/min、甲醛初始浓度为50.0 mg/m3以及添加涂有TiO2膜的陶瓷拉西环催化剂的条件下,甲醛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金钟藤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已有的标本信息进行研究,并对野外做进一步的补充调查,结果表明,金钟藤虽然主要分布于热带,但亚热带也有分布;以往认为该种是热带植物的观点是不确切的。金钟藤的地理分布原有三个中心,第一个是中国的海南岛;第二个是加里曼丹岛(现在的马来西亚的沙劳越和印尼的东加里曼丹岛);第三个在中越边界的是越南北部的沙巴、先安等,老挝的湄公河流域,以及中国广西、云南靠近越老边界的地区。而广州及其附近地区正逐渐成为金钟藤新崛起的一个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20.
水体和甘蓝及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慧  朱鲁生  王军  王金花 《环境化学》2012,31(8):1268-1274
研究运用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在装配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GC-FPD)上检测,建立了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在水样、土壤和甘蓝中的残留测定方法.研究表明,不同样品中的毒死蜱残留采用本文中介绍的前处理方法是可行的,用石油醚盐析提取和净化水样中毒死蜱,采用丙酮振荡提取甘蓝中毒死蜱,选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土壤中毒死蜱,并经液液分配净化后,采用OV-101大口径毛细管柱(30 m×0.53 mm×1.0μm),在装配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磷滤光片)的气相色谱上测定.该分析方法下,毒死蜱的保留时间为1.74 min,线性范围在1.0×10-11—1.0×10-8g之间,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设定的较低添加浓度的条件下,毒死蜱在水样、土壤与甘蓝上的添加回收率为80%—120%,变异系数均小于5%.该分析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适合水样、甘蓝和土壤中低浓度毒死蜱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