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尿素工厂废水、废气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的严重性,并详细讨论了造粒塔粉尘和尿素工厂废水的净化与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大氮肥厂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并介绍了国内外对合成氨低变工艺冷凝液、脱碳系统高浓度COD冷凝液、尿素解吸废液、尿素造粒塔粉尘等的防治概况。并为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化工环保》2001,21(6):370
2001年6月,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环保项目--尿素回收装置投入运行,为环保家族增添"新丁". 在尿素生产的蒸发工序中,部分尿素会在解析过程落入废液槽中,不仅使废液中的氨氮含量超标,而且使一部分尿素白白流失.尿素回收项目的实施可使尿素回收率达到85%,企业每年可回收尿素500多吨,增加收入45万元.  相似文献   

4.
尿素热解制氨由于其在安全方面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燃煤电厂脱硝系统中.但结晶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所有的尿素热解制氨装置.结合多家电厂处理实际运行中的尿素热解装置出现结晶的经验,着重分析了结晶产生的不同原因,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了结晶样品的成分.探讨了预防结晶的对策,对尿素热解装置的设计和运行都提出了建议,以期能提高目前尿素热解制氨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尿素生产中Hydro流化床造粒工艺及其粉尘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静丽 《化工环保》2000,20(4):32-35
介绍了海南富岛化工有限公司Hydro流化床造粒工艺及其粉尘处理技术,将该工艺与传统塔式造粒工艺作了比较,并对运行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回收概况、来源与分类、回收工艺和方法、回收技术瓶颈,重点讨论了熔融造粒法回收和改性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工艺与进展,不同造粒回收工艺适合的原料种类,资源化利用的方向等,并对不同回收工艺的聚苯乙烯粒子性能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化工环保》2006,26(1):82-82
该脱硫除氟布袋除尘装置含有存放化学粉剂的容器,容器和压缩空气源相通,容器与喷头相连,喷头置于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室内腔。将可与烟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氟化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学物质的化学粉剂置于容器内,使用时将化学粉剂喷洒在工作室中的布袋表面即可。  相似文献   

8.
崔连起  莫光成 《化工环保》1992,12(6):325-329
本文研究了温度、pH、磷盐及微量金属离子对尿素生物水解活性的影响,确定了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上流式污泥膨胀床作水解反应器,用以反硝化菌为主的微生物进行尿素生物水解模试。连续稳定运转三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尿素废水经生物水解法处理后,其中尿素含量降至100毫克/升以下;床内污泥浓度可达25克/升以上;尿素水解体积负荷为76公斤/米~3·日.长时间(四天)停车后再启动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活性不受停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喀山国立工业大学的В.Н .Шарифуллин等人对含有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和酚的化工废水进行了强化生化处理研究 ,证明加入尿素可以加速酚的生物氧化。试验在曝气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废水的 p H为9.2 ,COD为 72 0 mg/L,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和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 50 mg/L、7.4mg/L和 2 4 .8mg/L,活性污泥和氧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4g/L和 4mg/L。尿素的加入量以 BOD5∶N∶P=1 0 0∶ 5∶ 1计。试验表明 ,废水经过 2 4 h生化处理后 ,如不加尿素 ,出水 p H为 9.0 ,COD为 1 1 0 mg/L,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和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0 .96mg/…  相似文献   

10.
杨仲苗 《化工环保》2004,24(Z1):277-279
分析了复合肥生产中造粒尾气一级处理用磷酸洗涤时出现的问题及一级与二级处理均用水洗涤时尾气中氨排放量大的原因,提出了二级处理改为磷酸洗涤的技术方案.方案实施后的运行情况表明,改造是成功的,二级处理采用磷酸洗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粉质黏土对重金属的强吸附性导致淋洗修复难度大的问题,以某Pb污染场地的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造粒堆浸实验。加入0.06%(w)的无患子皂苷作为黏结剂造粒制得的球团,抗压碎力为65.87 N,堆浸240 h未发生崩解,满足堆浸要求。造粒可改善堆体的渗透性,240 h时堆体的渗透速率由5.50 L/(m2·h)大幅提升至22.66 L/(m2·h)。以4.00%(w)FeCl3-5.00%(w)一水柠檬酸混合液作为堆浸液,水土比控制在1.5∶1,当土壤球团粒径1~4 mm、筑堆高度1.5~2.0 m、注液速率20 L/(m2·h)时对Pb的去除效果最优,去除率可达71.65%。对Pb污染土壤造粒堆浸的动力学过程较符合双常数方程,表明该过程具有土壤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喷雾塔喷头设备位置、空塔气体速度、液体喷淋密度对气体带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兰化研究院环保所于1986年接受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下达的生物流化床处理尿素废水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用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路线。在完成菌种筛选、尿素水解的探索试验和条件试验后,于1987年底进行了生物反应器结构形式的研究,继而又在模试装置上进行连续运转试验,并于1988年10月全面完成了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4.
尿素由于运输、储存安全性较高,作为还原剂进行脱硝备受关注。从工艺原理、系统组成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对尿素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和尿素法三种脱硝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技术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氮肥工业中氨氮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丁 《化工环保》1995,15(2):73-77
介绍了氮肥厂对合成氨低温变换工艺冷凝液和尿素解吸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认为选用热力水解法处理尿素吸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李士嵋  许学华 《化工环保》1992,12(3):154-157
本文介绍了云南天然气化工厂从意大利斯纳姆普罗吉蒂公司引进的尿素解析废液水解装置的设计基础数据、工艺流程、运行与考核评价等情况。尿素解析废液经水解装置处理后,氨的去除率可达99.99%,每年能从21.6万吨解析废液中回收氨约150吨,尿素2200吨,既增产了尿素,又减少氨氮对环境的污染;净化水可回用于系统,经精制处理后,亦可作锅炉给水,从而实现尿素解析废液不外排、闭路循环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尿素水溶液吸收SO2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尿素水溶液吸收SO2能力的机理研究发现,尿素水溶液在常温下(〈60℃)对SO2的吸收主要是物理吸收,而化学吸收受到尿素水解速率的控制,达到平衡后,其吸收效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氨氮废水的深度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雯 《化工环保》2004,24(3):230-231
我公司是一个以煤焦为主要原料,生产尿素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产生的氨氮废水主要来自合成氨工艺的铜洗部分和尿素生产的解析部分,平均排放量约为800m^3/d,其中氨氮的质量浓度高达60000mg/L,尿素的质量浓度也高达15000mg/L。原生产装置设有低压(蒸汽压力0.4MPa,蒸汽温度145℃)解吸系统,  相似文献   

19.
《化工环保》2001,21(2):121-122
氮肥企业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副产氨水、尿素的解析废液及有关设备跑冒滴漏进入排水的氨氮物。按生产控制指标规定 ,解析废液含氨质量分数为 0 .0 7% ,但由于解析塔自身的问题 ,废液的含氨量往往超出工艺指标几倍 ,甚至几十倍 ,远远超过质量浓度小于 80 mg/L的环保要求。最近该要求又降到30 mg/L。为解决排水氨氮超标问题 ,邯钢化肥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解析塔 ,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尿素解析塔的作用是将尿素车间各处排放的废氨液 (主要来自一段蒸发冷凝液、吸收塔吸收的尾气碳铵液、氨缓冲罐及循环系统的排液等 )用解析和吸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废聚乙烯塑料膜及制品的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原料100%采用废聚乙烯塑料膜;不需造粒、熔粒,直接一次熔融制成新塑料膜;再生的农用地膜和包装膜经权威部门检验测试,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少部分指标超国标5倍以上。由于减少了工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彻底突破了传统工艺在废聚乙烯塑料膜再生利用过程中,只能添加10%废料的约束;解决了必须经过造粒、二次熔融才能成膜的技术难题。其生产工艺独特、新颖,无"三废"产生。为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创出了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