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信息生态理论观察、对照、分析近年我国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若干代表性成果,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角度解析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从信息生态群落、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角度分析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给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组成的"信息生态学"解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市某高校图书馆室内的甲醛、微生物、氡和噪声等指标进行现状监测,所测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图书馆室内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同时,依据国际通用的主观评价调查表对图书馆在馆读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雷达图分析,主观评价结果表明部分读者对图书馆室内环境质量不太满意。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与读者对所处图书馆的感觉与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就不存在真实的竞争力。本文以华数传媒为实例,通过对该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及评价华数传媒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建议其在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同时构建自身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校图书馆现状及其与现代化图书馆之同的差距,从人员、技术、资源和服务 方面对我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做了一些构想,提出了适合我校校情的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图书馆文化和图书馆能力的基础上,说明了图书馆文化和图书馆能力的辩证关系,进而探讨了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能力建设中是原动力,是一种心理和思想协调,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因而,体现了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能力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我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现状、达到的效果和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档案是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参考价值并按一定规律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各种文件、材料、数据体系。它来源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本身,能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图书馆发展概貌、活动规律、成败教训,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作用及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盛学良 《环境科技》2009,22(6):73-75
环境服务业对于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环境服务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1个污水处理厂开展调研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污水处理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旨在为提高环境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其日后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幼儿在o~6岁阶段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在未来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在幼儿园如何创建迷你图书馆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迷你图书馆开展借阅活动,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幼儿对文字产生兴趣,有利于幼儿了解如何与人沟通等。  相似文献   

10.
陕南铅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环境污染严重三位一体是陕南铅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最核心的问题。综合考虑矿区地质背景和采矿条件,构建了陕南铅锌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按照一定原则选取了具体评价指标,并运用AHP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相似文献   

11.
广州大学城:新型生态人文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茂 《环境》2006,(8):46-48
仅用了19个月的时间,一座现代、美丽、具有岭南特色的全国一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就在珠江边的小谷围岛上拔地而起。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广州速度”。作为拉动广东高等教育历史性跨越的新引擎,广州大学城也以广东“十五”时期的大手笔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举了大学生在学校多种场合和情景中礼仪素养缺失的种种表现,并多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简要提出了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有三个称谓:universitas,studium和studiumgenerale。通过梳理它们的文献出处以及年代可以发现,虽然这三个专有名词的出现在时间上有先后次序,但是在中世纪时期它们并没有相互替代。它们各自指向了中世纪大学的不同侧面,即学人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学校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普遍承认的地位和特许权。对此的阐释是建立在分析拉丁语文献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对史料的释读也勾勒出了大学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欧洲的起源史。  相似文献   

14.
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城中水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中水回用工作的推广实施积累了经验。尤其是采用比较简单的污水处理工艺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沉淀和生物接触氧化以及最后的过滤和消毒,这样的工艺比较适合中等规模的投资,从回用水的经济效益上看这样的中水回用系统还是比较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和硬件配套设施配置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材料和办公材料,为图书馆馆员和读者提供一个培养生态文明观的绿色场所,形成生态环保氛围。通过高校图书馆生态环保建设,形成一个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价值观,以建设生态环保的高校图书馆为中心,进一步培养读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观,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文化给养,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文学教育,呈现出很不一样的样貌。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制造了不少内在与外在的"流离",也同样衍生出若干新的"归属"。选择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三所华人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大学,讨论各自中文系(及其教员)的文化立场、教学宗旨、课程设置与知识建构,或可从另一个侧面探讨"流离与归属"。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给两岸三地的学术生态和文学教育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北大、台大、港中大三校的中文系形成了各自的"底色",但晚清以来开启的现代中国大学之道并未中断。  相似文献   

17.
谈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州师范大学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及实践教学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结合徐州师范大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际,提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观点和看法,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联盟是馆际间自我与他者共建共享的合作范式。采用逆向思维,透过联盟的视角,可反观高校图书馆的自我建设与创新发展问题。首先分析指出当前高校图书馆"联"易却"盟"难的现实生态,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他者与自我的协同创新以及他者关照下自我内涵的丰富两大层面,分别阐释了联盟语境下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向外探求与向内探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对全校本科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来了解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对大学教学质量现状的满意度,由此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评价绿色大学建设水平最好的指标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法有综合法和成分法2种.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以东北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大学校园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即需要约25000h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学校的各类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其生态效率(即单位生态生产性土地可支持的学生数)为0.94人·hm-2.生态足迹中,能源消费的足迹最大,占总足迹的2/3多;食物消费和固态垃圾次之,分别占总足迹的21.9%和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