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析了回收烟气预热的必要性,提出了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方案,并通过测试分析证实了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效果,进一步对回收排烟中水蒸汽潜热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1前言 燃煤工业锅炉通常配有省煤器(一般为铸铁省煤器)回收烟气余热,燃油燃气工业锅炉,由于其结构特点,无法配备传统省煤器作为锅炉尾部受热面,烟气余热未能充分回收利用,排烟温度通常高达250℃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锅炉燃烧产物烟气成分的分析计算,求出锅炉烟气的露点温度,将锅炉排烟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潜热计算的定性温度,通过直接计量或者测量排烟处相对湿度两种方法获得冷凝水量,由以上数据计算求出锅炉的冷凝放热,进而可得出锅炉的反平衡效率。  相似文献   

4.
烟气深冷式除氧器能够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给水含氧量,经济效益显著,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5.
有机热载体锅炉具有低压高温、无水处理环节、加热温度稳定、调节方便、投资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建材、石化、合成纤维等行业。然而普遍排烟温度高,烟气余热未能得到利用,热效率较低。TSG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第八条对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排烟温度提出了要求,因此节能改造成为在用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检查Ⅱ型卧式快装锅炉时,经常发现后隔烟墙有漏风现象。究其原因,不外由于筑炉质量不过关;锅炉在长途运输中经受震动,松动或损坏了炉墙,以及锅炉在长期运行中,炉墙受损。 后隔烟墙一旦出现这种人们常说的烟气“短路”,相当一部分高温烟气就直接进入锅炉排烟道,排烟温度明显升高,有省煤器的锅炉的出水温度亦会明显上升,没有省烟器的锅炉则往往由于排烟温度升高,致使引风机叶片烧坏(一般引风机叶片允许温度低于250℃)。另外,如果在炉墙与后管板接触处“短路”,则烟气流速较高,会使飞灰磨损管板,给锅炉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检查这种“短…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电站锅炉排烟温度的特点以及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总结了电站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和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的解决办法。针对某300MW电站锅炉热力试验得出了过量空气系数与排烟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排烟温度应达值的概念,对电站锅炉的经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顶侧壁排烟模式对盾构隧道排烟效果的影响,基于CF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烟气蔓延范围、隧道拱顶温度、烟气层厚度、排烟口的排烟速率和排烟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对比顶侧壁、侧壁及顶部3种排烟模式对盾构隧道内火灾烟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顶侧壁排烟模式和侧壁排烟模式的烟气蔓延距离较远,3种排烟模式下烟气层厚度和拱顶温度在火源两侧均呈现近似对称分布,顶部排烟模式的排烟效率明显高于顶侧壁排烟模式和侧壁排烟模式。综合考虑,顶侧壁排烟模式的烟气控制效果欠佳,因此从烟气防治的角度考虑盾构隧道排烟设计应避免顶侧壁排烟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迷你仓消防设计,确定最优机械排烟量及储柜布置方案,在充分实地调研基础上,总结迷你仓的特点及消防隐患,并运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迷你仓不同的火灾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对能见度、烟气层高度以及温度等参数进行分析,不同机械排烟方案及储柜间距的计算结果显示:迷你仓内部蓄烟能力差,烟气沉降速度较快;常规排烟量烟气控制效果差,排烟量为120 m3/(h·m2)的排烟方案的烟气控制效果明显;当2排储柜之间的距离大于1.5 m时,可有效降低火灾的快速蔓延。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设置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换乘大厅排烟口高度,基于Froude准则,搭建比例为1∶10的地下换乘大厅机械排烟-补风试验平台。利用平台和数值模拟方法,试验研究地下换乘大厅火灾烟气在3种不同热释放速率(HRR)及4种不同排烟量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并探究排烟口高度的5个数值所对应的排烟效率。结果表明:HRR是影响地下换乘大厅烟气温度的主要因素,HRR越高,顶棚烟气温度越高;排烟口高度对大空间排烟效率影响较小;烟气竖向温度分布在6 m高度处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就净空高度为10 m的换乘大厅而言,排烟口宜设置于顶棚以下2~3 m处,此工况下排烟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水幕排烟系统对隧道内烟气控制和排烟效率的影响,通过火灾动力学求解器(FDS)研究不同排烟风量下隧道内烟气、温度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排烟量小于100 m3/s时,水幕无法有效地阻隔有毒烟气的蔓延;当火源热释放速率(HRR)为10、20及30 MW时,排烟量分别为100、160和180 m3/s,能将烟气限制在水幕排烟系统内;在水幕的作用下,水幕外的温度分布均满足人员逃生的需要(小于80℃),在水幕排烟系统中烟气控制要比温度控制更为重要;相同火源HRR下,排烟口的排烟效率随着排烟量先增大后减小;排烟口的吸穿效应在水幕排烟系统中很难出现,排烟口吸入位于隧道底部混有大量新鲜空气的烟气是造成排烟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横向排烟下的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展开研究,研究排烟口数量、排烟口风速以及排烟口间距对烟气蔓延范围以及顶棚下方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排烟口数量的增加可有效减小烟气蔓延范围并降低烟气温度,但排烟口数量增加到一定值后,烟气蔓延距离基本保持不变;排烟口风速的增大可减小烟气蔓延范围并降低烟气温度,但排烟口风速增大到一定值后,烟气蔓延距离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横向排烟口间距的增大,烟气蔓延范围随之增大,顶棚下方烟气温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厢机械排烟和细水雾耦合灭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FireDynamicSimulator),以封闭单节地铁列车车厢为研究对象,模拟分析不同喷雾速度、排烟量以及排烟启动时刻条件下,车厢内火灾热释放速率、烟气层高度、烟气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对细水雾和机械排烟耦合作用下地铁列车车厢火灾灭火效果展升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初速度较小时,细水雾动作之后启动排烟系统的灭火效果更好;喷雾初速度较大时,细水雾动作之前启动排烟系统的灭火效果更好;同样的喷雾初速度条件下,增大排烟量町以提高烟气层高度和降低烟气层温度,排烟量过大可能造成火焰区的扰动,降低细水雾的火火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锦西石化分公司油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给水温度偏低、排烟温度高、过热温度偏低、蒸发器管子经常腐蚀泄漏、烟气侧运行阻力大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洛阳铁路地区各单位及洛阳市部分单位的锅炉烟气SO2排放浓度及锅炉烟气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分析,找出影响影响锅炉烟气SO2排放浓度高低的因素,从而为铁路各单位治理锅炉烟气SO2排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GB5468-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对洛阳铁路地区的有关单位的燃煤锅炉排放的锅炉烟气检测,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锅炉烟气SO2浓度的排放与除尘器出口烟气温度成正相关,如果排放烟气温度过高,SO2浓度就会升高;锅炉烟气SO2浓度的排放与除尘器内烟气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烟气压力升高,SO2浓度也会随之升高。结论控制烟气排放温度即控制除尘器排放口烟气温度是控制SO2排放的关建因素;烟气流经除尘器时动压不能过大,应有减压措施,这样才能保证SO2在水中的溶解和便于吸收,从而降低锅炉烟气S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吸穿现象的发生将降低隧道集中排烟效率。排烟口间距是影响烟气层吸穿的重要因素。以长22 m的1∶20缩尺寸集中排烟隧道模型为数值模拟研究对象。采用对称方式开启6个排烟口进行双向均衡排烟模式。比较了排烟口间距分别为3 m和2 m时的烟气蔓延范围、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分析了烟气层厚度、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烟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烟气层吸穿;排烟口间距越大,导致排烟口开始发生吸穿的排烟速率越小;同一排烟速率下,排烟口之间的间距越大,越远离火源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因此,为避免吸穿现象的发生,需选取合适的排烟速率及排烟口间距。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车厢内部火灾烟气在不同防排烟方式下的迁移特征,优化选择最优防排烟方式,运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CRH2A动车组的一节车厢进行模拟计算。分别采用机械排烟系统、空气幕系统及二者复合系统对车厢内烟气进行控制,对比分析不同排烟系统下车厢内烟气温度、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排烟量的增加排烟效果显著增大,但排烟量不宜过大,当固定功率为0.2 MW时,V2=0.87 m3/s排烟效果最佳;空气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烟气蔓延至相邻车厢,机械排烟在降低烟气温度与浓度方面的效果比空气幕系统明显;每个独立系统的控烟效果远不及二者复合系统效果明显。综合考虑防排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在本文设定工况下,V1=1.12 m3/s、V2=1.62 m3/s为最优防排烟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武钢七号500吨双枪吹氧平炉烟气净化工程的烟气预处理,采用雾化降温。经过运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满足了烟气净化的需要。武钢七号平炉原建有两台20米~2的电除尘器,配用 Ky-100型余热锅炉降温,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容易堵塞,阻力增加;热交换效率下降,排烟温度提高,从而  相似文献   

19.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的尾部低温烟气的热源来提高锅炉给风温度,降低排烟温度的换热设备。以往工业锅炉一般都采用铸铁省煤器.钢管空气预热器。运行实践表明,钢管空气预热器和铸铁省煤器都存在着低温腐蚀和易积灰的问题。而新型铸铁空气预热器是能够克服老式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的缺点的一种新型换热设备。  相似文献   

20.
对比了 GB/T 10863—2011中烟道式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与GB/T 10180—2017、GB/T 10184—2015中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 GB/T 10863—2011对于烟道式余热锅炉的适用性。除排烟热损失外,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可燃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GB/T 10863—2011的计算与GB/T 10180—2017基本一致。对于排烟热损失,当余热资源可燃物质含量较高时,GB/T 10863—2011计算的出口烟气体积偏小,排烟热损失偏小。对于此种情况,建议按照GB/T 10180—2017中烟气体积的计算方法计算余热锅炉出口烟气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