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宗九  丁刚  李敏  李宝华  刘召东  许晨 《安全》2009,30(3):19-21
长期以来,人们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十分重视,国家采取法律法规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控制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例如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等。开展特种设备检验的目的是及早地发现特种设备隐患,以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然而,在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对于检验人员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对检验人员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危害,有的登高检验被摔成重伤,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不断增强,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追究也在强化。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直接影响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特检行业规避特检风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谓特检风险是指一旦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对特检机构或特检人员的责任追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监督检验是国家赋予我国质监系统检验机构的法定性检验工作。既要完成国家赋予的法定的检验任务,又要避免受到检验责任的追究,有许多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仍比发达国家高4到6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人管50台锅炉,现在一个人要管两三千甚至四五千台,监察人员和检验力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4.
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仍比发达国家高4到6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人管50台锅炉,现在一个人要管两三千甚至四五千台,监察人员和检验力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战略矩阵,提出改革完善我国现阶段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特种设备监察、检验、作业过程更加规范、高效,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特种设备监管办公的方案,开发了实际可用的便携式电梯监检移动办公系统.该系统利用射频卡标识电梯和作业人员,实现了和管理对象的直接交互;采用无线通信网络建立手持终端机与管理系统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特种设备现场与特种设备监察检验管理系统的实时交互.运行测试结果显示,利用监检移动办公系统手持机可以在现场认证作业人员资质、现场查询设备详细信息和现场出具检验报告,并且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特种设备监察、检验、作业过程的自动识别和实时、远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为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和支撑特种设备行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经验交流,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于2015年7月30至31日在哈尔滨市举办了2015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有来自30余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60余篇论文参加评选。根据《2015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经论文评审专家委员会初评、  相似文献   

8.
质监系统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固家定性的非盈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收费标准执行湖北省价费字[20l0]第25号文,其中并没有包含承担检验检测风险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明确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10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试工作的通知》(质检特函[2010]67号),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考试人员资格审查。《通知》称:"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是总局委托给各检验检测人员考试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特种设备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本文结合国家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研发B/S模式下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八大类特种设备、安全附件、仪表及作业人员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包括到期预警,检验信息同步更新等功能。通过共享整合特种设备各个环节的信息,促进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使管理工作形成流程闭环,可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检验机构、监管部门提供具有安全权限的信息服务,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领导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改革,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完善与发展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功不可没。但也毋庸讳言,目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尚存在一些不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影响自身发展等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存在,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改革也就是与时俱进,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提供更加有  相似文献   

12.
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是以检验报告(证书)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法律责任。这就需要检验机构在其规范性上下功夫,以确保检验报告(证书)符合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并且能为使用者提供正确信息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过程中,很多内容可以根据检验人员的经验采用目测检测方法进行定性判断.但是对于有相关数据测量要求的。则必须采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对测试数据的不同处理方法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本文介绍了误差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结合特种设备检验,论述误差理论在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得出了在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后续处理时,必须对其进行判别检验.避免粗大误差对结果的歪曲.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正>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2005—2013)138.00元机电设备安全检验与事故分析技术128.00元中国无损检测2025科技发展战略98.00元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2025科技发展战略110.00元承压设备安全检验与事故分析技术128.00元特种设备安全法实务全书235.00元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实用手册38.00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96.00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管理办法和培训考核大纲9.00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15.
《林业劳动安全》2005,18(4):25-25
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首届特种设备安全国际论坛”于2005年11月15~16日在京举行。论坛以“关注安全,共享和谐”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交流、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交流、特种设备企业安全管理交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交流和特种设备高新安全技术交流等。本次论坛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开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移动检验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特种设备现场检验无纸化办公、数据采集自动化及检验过程管理,对于加强检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现场检验人员查询及记录相关信息等方面有较大意义,该系统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原劳动部一位领导曾说过"没有处罚条款的法规是一纸空文",细细品来很有哲理。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就是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等领域人员的行为,包括监察、检验机构(人员),也包括受监察、检验单位(人员)的行为,也就是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规范规定的事情没有去做,而法规规范中禁止事情却做了,就是违规行为。为了禁止这类现象的发生,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有效实施,安全法规中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跟进。2003年国务院颁布、经2009年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无论是监察者、检验者,还是被监察者、检验者都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多达27条,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全部条款的四分之一,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各种安全规范的贯彻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1.哪些人属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答: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19.
<正>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修理、改造的监督检验以及在用设备的定期检验,是国家赋予质监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定检验,是一神圣职责。认真履行这一职责是质监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明确指出,在特种设备法定检验中,既存在检验不到位现象,也存在检验过度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或许个案,但其存在既影响检验工作质量,也有损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近期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分5个部分,即问题与现状、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现将《纲要》主要内容刊发如下:关于问题与现状《纲要》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588.6万台,其中锅炉60.9万台,压力容器217.5万台(另有气瓶1.3亿只),压力管道68.5万公里,电梯137.8万台,起重机械135.7万台,客运索道852条,大型游乐设施1.6万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35.1万台。我国现有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单位4万多家,作业人员进500万人,安全监察检验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