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专家论坛经济野生动物养殖管窥之见…………………………………………………邹兴淮(2,1)藏羚羊的保护………………………………………邹兴淮,俞长好,王爱民,李和平(4,1)综 论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优势育种………………………………………官春云(1,1)桉树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李志辉,杨模华(1,7)论养鸡业的污染及治理………………………………………………………何华西(1,16)综 述功能性低聚糖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周贞兵,夏中生(2,6)湖南省境内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2.
金鉴明副局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自然保护工作的三个阶段:1.开创阶段,1972—1978年;2.较快发展阶段,1979—1983年;3.迅速发展阶段,1984—1989年。总结了我国十年来自然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1.逐步加强了自然保护的法制建设;2.广泛开展了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3.积极组织了自然环境的考察与科研;4.加速进行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5.重点建设了一批珍稀物种迁地保存基地;6.广泛开展了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7.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乡镇环境污染的蔓延;8.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和交流。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当前自然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自然保护工作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是:1.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2.控制乡镇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3.加强建设项目管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提出五点对策和措施:1.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2.完善自然保护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3.加强自然保护管理制度建设,逐步推行自然保护责任制和乡村生态环境考核制;4.抓典型,推动面上的工作;5.加强自然保护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与性访谈对苍南县214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并根据受访者所从事行业将其分为非农和农业两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以及农业收益高低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和投资的主要因素.公众耕地保护意识较强,超过85%的受访者认为保护耕地很重要.但公众对于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不高,这点在农业受访者中表现尤为突出.公众对于耕地多功能性的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和误区,尤其是对耕地的生态功能方面的认识.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公众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所从事的行业是影响他们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性认知与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国家和地方之间、行业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交换已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分析4种常见的交换共享方式及其特点,并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业务需求,初步构建了"互联网+政务专网"双网并行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互联互通模式,测试并分析了数据传输效率.结果表明:针对数据量大的卫星遥感影像产品以及现场移动核查信息等数据,可采用高...  相似文献   

5.
宋健主任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环境保护形势。针对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论述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宋健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指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措施是;1.要走向法制轨道;2.要科学管理;3.要广泛开辟经费渠道。  相似文献   

6.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为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现仅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地区,且仅残存一个居群,居群内个体数量仅100余株,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物种濒危原因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环节,文章从猪血木的地理分布、生活史特性、种群分布现状及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该物种的濒危现状,猪血木种群地理分布的局限性限制了其空间拓展;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生境要求特殊和种群现状不利于其更新和发展,人为干扰对猪血木影响严重。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和过度砍伐所导致的个体数量下降,文章认为现存种群和生境的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最有效手段,针对猪血木的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就地保护,促进自然种群的繁衍更新,建立猪血木繁育基地进行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的保护策略,以期为猪血木的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为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保护该系统所产生的成本.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专家评估法估算了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010年盐城保护区内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保护成本为8.18× 109元,其中管理成本为1.95× 107元,机会成本为8.16× 109元;保护区产生的效益为1.83× 1010元.结果表明,盐城保护区获得的效益远大于其付出的成本,盐城保护区的存在具有经济学上的收益优势.因此,在盐城滨海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这种优势更多地体现为长期的综合效益,且难以用货币形式直接兑现.对待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应形成整体、长期的理念,不能因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而牺牲自然保护区,真正做到对保护区的永久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开发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论述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原则,分析生态破坏型开发建设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内容以及我国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在结构上包括适用于2个或2个以上生态破坏型开发建设活动大类的通用标准和只适用于某一大类生态破坏型开发建设活动的专用标准2个层次,体系表中共有标准35项,其中现有标准15项,新设标准20项.  相似文献   

9.
湖泊是地球上珍贵的淡水资源来源研究之一.但由于人类对湖泊过度开发,不良利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湖泊生态功能被破坏.随着对湖泊生态系统保护的深入,湿地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本文详细论述了天然湿地具有削减湖内污染物,维护湖泊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固定碳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天然湿地存在面积锐减,湿地景观丧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湿地保护的对策,希望以此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及研究者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动物保护意识分解为动物保护知识、动物保护态度和动物保护行为3个因子,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动物保护意识3个变量之间、动物保护意识与对动物保护法律政策支持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构建动物保护意识各变量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水平较高,且性别、专业和生源等因素对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有重要影响;动物保护意识3个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为动物保护知识→动物保护态度→动物保护行为;提升动物保护意识对动物保护法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北京、天津、石家庄2001-2010年沙尘与大雾天气的统计数据以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空气污染指数变化特征及大雾和沙尘天气下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空气质量情况,进而得出沙尘大雾天气对京津石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API总体呈下降趋势,天津、石家庄相对于北京空气质量改善较为明显,且空气质量夏季〉秋季〉春冬季。沙尘天气条件下,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API平均值分别为255、179和167,空气质量出现良的比率天津为24%,北京、石家庄为10%左右,出现重污染的比率北京高达50%以上,天津和石家庄均在20%左右;3市沙尘天气高频次均出现在3-5月份,但北京沙尘天气发生次数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大雾天气条件下,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API平均值为185、130和167,空气质量出现优或良的比率:天津〉石家庄〉北京,北京和石家庄出现重污染的比率均接近30%,天津不到10%,所以大雾天气对3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大雾天气频次的变化波动并未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年际变化造成显著影响,3市高频次大雾天气集中在10-12月份,对该时段内空气污染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贡献。所以沙尘和大雾天气均对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空气质量存在不利影响,其中对北京影响最为严重,对天津影响最轻。整体上沙尘对3市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大雾天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和多阶段的过程,其基因的异常要远远先于形态改变.进行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分子机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为,临床上寻找病因、早期诊断及病理分型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基因芯片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分子生物技术,具有高通量、准确、高效信息检测的特点,能够研究细胞内所有基因的表达谱,同时获得成千上万个基因活化的模式,为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参15.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对扬州市水资源存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资源分成水资源的流量和存量两部分,估算了扬州市的水资源存量,提出了评价水污染对水资源存量影响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扬州市水污染对水资源存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扬州市的水资源存量不足,而水污染又对水资源存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近5年增强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近5年增强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近5年来增强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明显具有以下趋势:1)增强UV-B辐射对植物个体影响的研究总体上趋于减少;2)对植物信号转导的研究日益增多;3)植物对增强UV-B辐射胁迫的防卫机制和伤害修复研究仍是重点,但更偏重于防卫机制方面的研究;4)更加重视对植物群体及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5)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环境背景因子和污染胁迫因子)的复合作用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和重点.根据近5年的研究进展,推断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关增强UV-B辐射对植物和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还会加强,信号转导、分子水平机理以及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的复合作用研究可能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陈平  罗静  李菲菲  崔广柏 《生态环境》2007,16(4):1299-1303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放射源理论出发,首次将生态影响距离、生态源及生态影响效应的概念引入分析评价中,提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影响的定量计算公式。甘垛镇新庄片和横泾镇沿荡片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原理简明、结果直观,为区域生态系统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变异性范围法(RVA)的河流生态流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依赖于河流水流的天然动态变化特征,即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性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AV)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是否得到维护。将RVA法的思路扩展到生态流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简便、立足整体河流水文情势的生态流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均值与RVA阈值差计算了生态流量值,为维持河流健康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泥曲河的生态流量估算,得到引水坝址仁达处年可调径流量为6.44亿m3,与其他生态需水估算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另提出了可支配系数反映河流流量可调用状况。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计划从泥曲调水8亿m3·a-1,从RVA法的理念来看,该方案对仁达至朱巴河段的生态系统将构成威胁,需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17.
The literature on trade openn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is largely inconclusive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rade. This study treats trade and income as endogenous and estimates the overall impact of trade opennes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using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echnique. We find that whether or not trade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pollutant and the country. Trade is found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in OECD countries. It has detrimental effects, however, on sulfur dioxide (SO2) and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in non-OECD countries, although it does lower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emissions in these countries. We also find the impact is large in the long term, after the dynamic adjustment process, although it is small in the short term.  相似文献   

18.
Ensemble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increasingly applied for species and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odelling, often resulting in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At the same time, 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distribution models is gaining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Random Forests, an ensemble learning technique, is selected for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odelling based o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e impact of two important sources of uncertainty, that is the uncertainty 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he uncertainty on species clustering into vegetation types, is quantified based on 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 and pseudo-randomization tests, respectively.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uncertainty propagation to the distribution modelling results indicated a gradual decrease in performance with increasing input uncertainty. The test set error ranged from 30.83% to 52.63% and from 30.83% to 83.62%, when the uncertainty ranges 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d on vegetation clustering, respectively, were fully covered. Shannon’s entropy, which is proposed as a measure for uncertainty of ensemble predictions, revealed a similar increasing trend in prediction uncertaint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in an empirical distribution modelling framework are further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monitoring setup,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d species clustering.  相似文献   

19.
A bibliographical review on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RFR) from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on living organisms and its impact on amphibians is present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new techn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that are of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their effects on wild fauna and amphibians are described.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in the microwave and in the radiofrequency range) is a possible cause for deformations and decline of some amphibian populations. Keeping in mind that amphibians are reliable bio-indicator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arry out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this new type of contamination. Finally, some methodologies that could be useful to determine th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对人类、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景观格局-过程-生态效应的相互驱动机制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相关进展,集中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景观分类是景观格局研究的基础,空间统计分析、转移矩阵分析和景观指数分析是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手段,新兴的元胞自动机理论和方法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需对自然驱动力、社会驱动力进行综合考虑.不同时空尺度下,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内在机制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一些方向,重点是:(1)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2)多尺度下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如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等)的耦合研究;(3)"3S"技术、野外调查监测与格局-过程演变模拟模型结合的应用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