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我国工伤事故死亡率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介绍ARIMA模型预测法。根据统计学理论,运用ARIMA模型,借助相关软件预测我国工伤事故死亡率,可知未来几年,工伤事故的千人死亡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作比较,可知ARIMA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同时,由于影响工伤事故的因素很多,与长期预测相比,ARIMA模型更适合于对工伤事故死亡率作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当局统计,近几年来台湾省企业伤亡事故的人数如下表: 可以看出,近几年因工死亡人数均超过400人。资料表明,工伤事故比较集中发生在高雄市,台北县和桃园县。 按行业分,工伤事故发生最多的行业是建筑业与制造业,而且建筑业的工伤事故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1988年占事故总件数的43.3%,1989年占52.2%,1990年占53.9%,而1991年则上升到62%;制造业的工伤事故呈下降趋势,1988年占事故总件数的43%,1989年占32.2%,1990年占31.9%,而1991年下降为24.2%。 已发生的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为坠落、滚落,占比例最大,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其次为电气事故,再次…  相似文献   

3.
乌江渡水电站工程是1969年动工兴建的,坝址位于乌江中游的急流峡谷之中,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在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方面,虽有一定的经验,但教训十分深刻。现将工程建设中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作一分析。一、工伤事故的基本情况电站建设期间,因工伤事故死亡57人,重伤208人。历年工伤情况及事故率如表1。  相似文献   

4.
美国1992年职业事故死亡近万人美国全国安全委员会公布的1992年事故初步报告称,初步估计1992年死于工伤事故的人数大约为9200人。各行业的事故死亡人数及死亡率详见表1。1992年因工致伤人数160万人,永久致残达6万人。该委员会估计,所有工伤事...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工伤事故死亡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中用ARMA模型,对1974年至2003年全国工业企业事故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用SAS软件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预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工伤事故死亡率的模拟值和真实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现状 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200万人死于工伤和职业病.仅仅工伤事故每年至少夺走35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冶金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钢产量大幅度增长,铁矿石产量明显提高,职业安全与卫生工作显著进步,工伤事故稳步下降,粉尘合格率逐年上升,矽肺病发病工龄及死亡年龄均有延长.冶金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与管理工作与钢铁生产已初步形成了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冶金工业职业安全卫生的基本情况“七五”期间,冶金工业的生产有大幅度增长,1990年,钢产量达6604万吨,比1985年增长29.15%。工伤事故逐年下降,平均千人死亡率为0.087,比“六五”期间下降了25%;百万吨钢死亡率约下降了44%;千人重伤率约下降了40%;部分重点冶金企业作业环境的粉尘合格率稳步上升,1985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防工伤事故,消除和控制引起事故的原因及其对工人健康的有害影响,不断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归纳起来称为安全技术。 一、工伤事故的预防 工伤事故作为一种意外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使这种事抢占发生。 人们通过对工伤事故的研究,将发生工伤事故的一般规律归纳为以下几点;1.多是由意外事件造成,2.由于操作者的不安全动作或自己置于不安全环境中;3由于人为的过失,造成不安全动作或不安全状态.4.社会环境及其它的影响: 这些环节一环扣一环,前因生后果。其中,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是…  相似文献   

9.
工伤事故频率和工伤事故严重率的上升或下降,是衡量劳动保护工作做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伤事故频率,是指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每月、季、年)1,000职工的平均工伤人次数,其计算公式是;工伤事故频率=工伤事故次数/平均在册职工数×1,000 例如,某厂一年内发生工伤事故35人次,平均在册职工数3,000,则该厂年工伤频率为35/3,000×1,000=11.6‰。这就是说,该厂一年内平均每1,000职工中发生了11.6次工伤事故。 看一个地区、产业或一个企业单位工伤事故的情况,除工伤事故频率的高低外,还应当看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工伤…  相似文献   

10.
美国建筑安全卫生的现状王智新一、安全工作落后,工伤事故严重目前美国建筑业就业人数约为600万,占总就业人数的5%,工伤事故严重,每年约死亡2100人,10万人死亡率为25.6,比日本、荷兰、瑞典和加拿大等国高4倍,在本国各行业仅次于矿业。每年发生损失...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为了转换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正在进行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三项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其中,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工伤保险,是为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提供补偿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世界各国立法较早、实施最为广泛的一种社会保险项目,见表1.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包括在5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乡镇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现状、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由工伤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思考等。从研究的资料分析发现,近几年乡镇企业中工伤事故重伤率在18.00/10万以上,死亡率在70.00/10万以上,均高于国有企业。其中重伤率以村办企业(2.41‰)和中外合资企业(1.96‰)最高,死亡率以村办和国内独资企业最高(0.33‰,0.2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方某省1988~1992年工伤发生情况的调查,五年间工伤事故数、工伤死亡率及重伤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煤炭、交通、建筑三个行业的工伤死亡人数约占工伤死亡总数的50%;县以下乡镇企业中的工伤事故数、死亡率及重伤率均居首位。工伤事故中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体打击、触电、高空坠落;引起重伤的原因集中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和高空坠落。因此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上,要采取一些强有力的干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工业企业及那些易发生工伤事故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企业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做好对工伤事故的调查。一、工伤事故调查的目的1.查清事故发生的过程,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通过规定的程序,收集证据,确认事实,为分清事故责任,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供可靠  相似文献   

15.
任何由于工伤事故所受到身体伤害的人均可获得工伤事故残疾补助.其条件如下: 1.必须是拿取报酬的被雇用者(通常不包括自由职业者).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月英国卫生安全委员会举行1991/1992年度事故报告会。该委员会主席库伦博士承认:本年度工伤事故死亡466人,重伤28961人,歇工3天以上者的人数为150427人。每10万人的死亡率为1.5(1990/1991年度为1.6),歇工3天以上者的伤害率每10万人为795(1990/1991年度为816.4)。 库伦博士说,这些数据是比较低的,但绝不能乐观。死伤人数及其率值下降不是因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了改进,而是因为经济衰退、生产不景气和劳动力从高危险行业(如建筑业)转移到低危险行业(如服务业)的结果。因此,这一结果表明,英国仍有大量事故隐患存在,必须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某大型航运企业最近9年来发生的船员劳动工伤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分类方法,对这些船员劳动工伤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提出如何从管理角度,防范此类劳动工伤事故的发生.指出防止船员劳动工伤事故的管理性措施包括:建立船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船员提供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卫生的工作场所;制定配套的船员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船员劳动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加强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管理;进行船员劳动安全风险辨识;为船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等.  相似文献   

18.
我队是一个拥有1300余人的综合地质队,长年在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区流动、分散作业。从1966年建队到1985年的20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177起,重伤42人;死亡2人。分析历年工伤事故统计资料发现:工伤事故多为物体打击和起重伤害;钻探生产是工伤事故最多、最严重的作业(见附表),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和机器工具伤害大多发生在这一生产过程中;从伤害部位来看,大多为手部、头面部的局部和腰扭伤事故,多部位同时伤害大多是坠落事故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任何由于工伤事故所受到身体伤害的人均可获得工伤事故残疾补助。其条件如下: 1.必须是拿取报酬的被雇用者(通常不包括自由职业者)。 2.必须是在1948年7月4日之后由于工作事故受伤的人。 3.事故发生地必须是在英国或其他与英国有互惠协议的国家。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士必须当场填写事故手册,雇主需填写B159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1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了2014年全美工伤致死初步统计结果(修订后的结果将于2016年春季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美因工伤致死人数为4 679人,比2013年修订后的4 585人上升了2%;10万全工时员工工伤死亡率为3.3,与2013年修订后的数字持平。近5年来,平均每年因工伤事故死亡的人数净增长173人,其中2011年的增幅最低,为84人,增长率超2%;2012年最高,为245人,增长率超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