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前,废油是一种人们讨厌的垃圾。随着能源危机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人们渴望得到的一笔财富。为此,各国开始研究废油的回收,如最近在西德斯图加特市召开了第一次废油回收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二个主要的废油回收方法:再生法  相似文献   

2.
国外点滴     
莱茵河是西欧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瑞士中南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西德、法国、荷兰等国,在荷兰著名港口鹿特丹入海。 莱茵河所经之处、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古迹众多,再加上清澈明亮的河水,曾使古今多少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为之倾倒。 但是,近几十年来,莱茵河却每况愈下,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3.
埃姆斯彻河的汇水流域为865平方公里,包括北莱茵河菲里安工业区的中心地带,从多特蒙德市延伸到杜易斯堡,大约有260万人口居住在这个流域内. 1904年,为了调节埃姆斯彻河流域的水量和处理废水,成立了埃姆斯彻协会.这个协会是个自我管理的团体,其成员由埃姆斯彻区域的公共团体、矿业公司和工业企业组成.从这些成员中产生协会的总会议,它可以单独决定协会的章程和预算.会议选出管理委员会负责办理协会的日常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流域概况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经博登湖,流经约1000公里,注入北海。下游荷兰的流量,约为2200m~3/秒。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涉及9个国家。其中以瑞士、法国、荷兰4国的关系最为密切(见下图)。特别是西德,不仅占流域面积的64.5%和流域人口的78.9%,而且其主要工厂都设在这里。如以曼海姆·路德维希港为首的勒弗库森等著名的化工厂、纺织厂等。此外,莱茵河支流的内卡河、美因河、埃姆斯河流域的工厂也很多,这就形成了大量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早在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石油业也许是这方面的先者。在德国的奥斯道伯根,有一个处理回收废油的精炼工厂,那里拥有最现代化的设备,它每年约处理3O万t各种废油,占德国废油量的一半。这家工厂把从各处收购来的废油加工处理,其工艺规范不仅按照原油精炼的标准,甚至有的要求还更加严格,所以其产品投放市场后销路畅通。再生油进入经济循环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节约资源,二是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这个处理回收废油的工厂属于卡斯特环保公司,它从各地区回收各种废油,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商业、农业和公益事业都是为…  相似文献   

6.
德国正准备在原有136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半的投资用来治理莱茵河的污染,这笔款项将由沿岸的排污厂家和用水单位提供。参加联合治理工程的有西德、荷兰、瑞士和法国。现在,他们已筛选出了27项优先治理的项目,其中主要是污染源和一些被认为受污染危害最大的地区。据估计,莱茵河中的污染物2/3来自于西德,法国将68%的硝基氯苯、三氯  相似文献   

7.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东南的阿尔卑斯山北麓,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7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浩荡的莱茵河及其繁密的支流,构成了西欧便捷的水上运输网,自工业革命以来,莱茵河流域成为西欧重要的工业地带,著名的鲁尔工业区就位于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流域。二战后,各国在沿河西岸又建造了大批工  相似文献   

8.
1. 前言荷兰位于欧洲三大河流的入海口,人口14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荷兰的供水大部分来自欧洲的莱茵河和玛斯河,其中莱茵河供给荷兰的地表水最多,每年达700亿米~3。但这些水流到荷兰时,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为了达到饮用水标准,净化工作非常困难。来自法国钾矿和联邦德国工业的废盐使莱茵河中的氯化物含量达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此外,莱茵河水还受到苯类、磷酸盐类或硝酸盐类的污染。河水中含有不同的有机氯化物和重金属,如汞、镉、铅、铜、锌等。此外,莱茵河水还用作发电厂和其它工厂的冷却水,然后这些用过的水又在高温下返回河流,从而使环境受到热污染。  相似文献   

9.
鲑鱼-2000计划:莱茵河流域管理成功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轲 《世界环境》2006,(2):62-65
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河流总长1320千米.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奥地利等9国(表1).二次大战以后,莱茵河沿岸国家工业急剧发展,造成污染不断蔓延,莱茵河也被称为"欧洲的下水道和“欧洲公共厕所”.  相似文献   

10.
据瑞典 Alfa-Laval Separation AB 公司发言人宣称,他们能将废油转变为市售产品。废油中包含部分乳化水、油、固体混合物,系炼油厂的排放物。Alfa-lav-al 公司将废油池的进料液加热至75℃。粗固体用离心法去除。再将液体加热至98℃,然后用离心法分离。清洁油系冷却油,热量进行回收,水和细小固体排出。Alfa-Laval 发言人估算,回用油的价值约为每吨95美元。自1988年4月以来,苏联 Yaroslavl 已采用此法处理了37.5万立方米的废油。此外,一家位于莫斯科东南约1000公  相似文献   

11.
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瓦克,一座由动力学技术组设计和建造、由埃弗格林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州欧文)运营的装置,正在对有毒废油进行再加工而不产生废副产物。这种废油通过一种使用“薄膜蒸发器”的蒸馏工艺净化。回收的产品油大部分投放市场供润滑之用。污染物被脱除并转化成沥青熔体,可用以制造防水材料。该装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万加仑/年。收入的废油含10%水,这部分水被脱除  相似文献   

12.
前言荷兰有一千四百多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该国主要依靠莱茵河和马斯河供水。莱茵河每年大约可提供水量七百亿立方米。河水流入荷兰境内时已遭污染,甚至用于净化取饮用水都极其困难(如由于受到法国和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的钾碱矿和工  相似文献   

13.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最后于荷兰汇入北海.该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其中2000万人的饮用水取自菜茵河.  相似文献   

14.
工业含油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然而目前很多小型工厂采用阻挡隔油、人工刮取的方法回收废油,不仅除油效果不够可靠,而且管理麻烦、使用范围有限。为此特设计一种简易节能油水分离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工作原理: 这种油水分离器是根据浮力原理及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并能自然分离的特点设计的。图Ⅰ所示,浮子与其下连控制杆的平均比重大于油而小于水,控制杆下端与排水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各缔约国参照保护莱茵河免受污染国际委员会于1963年4月29日的协议及1976年12月3日的补充协议,考虑到莱茵河水域化学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以及对海水产生的无法估计的影响,要求改善莱茵河水域因使用而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特别是航运及作为废液的受纳体。承认这种保护莱茵河水免受化学污染的国际行为,应看成是与其它保护莱茵河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庆市2005年3~9月的半年时间里,仅嘉陵江主城流域内即出现四起重大油污染事故的现象,开展了对重庆市各类废润滑油年均产生量及处理现状的跟踪调研,结果表明:重庆市废润滑油的不当处理,在造成约5.5万t/a宝贵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还形成了对长江水系的严重污染。为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的保护环境,对目前在废油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完善废油回收处理机制及体系,统一建立一个年处理能力在10万t以上的废油专业再生厂,通过废油再生的产业化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对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 2009年11月,我们到达了德国。首先就欣赏到了莱茵河的美丽风光,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法国、德国3国交界处后,大部分河段在德国境内奔腾,最后由荷兰注入大海。在德国境内长度为865千米,风景最美的一段即是自科隆至美因茨的航程。  相似文献   

18.
科技简讯     
海湾合作委员会建废油提炼厂据沙特阿拉伯《今日世界》报道,目前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润滑油和其它油料的年消耗量达35万吨。在各类油脂中,机油消耗约占80%,其次是发电机油、刹车油和齿轮油。由于工业用油脂量的猛增,解决污染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海湾合作委员会规定,不准随意在海流和饮用水域排放废油脂。目前,大约可回收50%-6O%的废油。对废旧油脂进行重新提炼,无论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都不失为当今最有效的方式。巴林国废油脂的回收率已提高到80%。目前,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正在考虑建立数个废油脂提炼厂…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环境》2009,(6):7-7
莱茵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教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于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6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繁忙的水上通道,也是沿途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世界各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其数量不断上升,美国六十年代较三十年代就增长三倍多。这些废弃物既浪费土地,又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为此,一些国家在加强技术研究的同时,制定了专门的法规。例如:1976年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1970年日本的《废弃物处理和清扫法》;1972年英国的《有害废物堆置法》;1972年丹麦的《废油及化学废物处置法》;1975年法国的《废物清除及有用物资回收法》;1976年荷兰的《化学废弃物及废油的管理规则》;1976年西德的《废物处置法》以及1983年墨西哥的《固体废物、有害废物和潜在性有害废物条例》等。由于各国所需处理的固体废物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