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洞水库水质污染严重,污染源于库区养殖业,过量的化肥、农药施用,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加剧,人口过载.为保护水源地,应控制水源污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相关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管理力度,以实现库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昭通市渔洞水库2016年8月份库尾水质出现颜色变绿现象以及9月有所恢复的情况,以渔洞水库库尾为采样点,对7—10月的浮游植物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7—10月,渔洞水库库尾的微囊藻数量、比例变化显著。7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栅藻,8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微囊藻属,平均密度较上月增加了约49倍;9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仍然为微囊藻属,较上月降低了92.5%,水质有所好转。通过投入鱼类的方法,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着手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渔洞水库的现状,通过监测,研究了渔洞水库水体主要污染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主要污染指标,掌握了污染指标的迁移途径,进行了水体藻类暴发预警预报工作。提出了污染综合防治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滇池流域系指入滇池水系的集水自然区域。该区域处于云南省中部的滇中高原上,总面积2920平方公里,其中滇池水域面积300平方公里。滇池流域由于是一个多山、成土母岩风化强烈、雨量充足但又分配不均的地区。加上人类经济活动频繁,森林植被过度砍伐,土地垦殖率又偏高,所以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存在,且局部地区较为严重,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已趋向恶化。 1 土壤侵蚀的基本状况 1.1 现状及特点滇池流域的土壤侵蚀,根据遥感调查  相似文献   

5.
根据渔洞水库水质和生物监测数据,通过对其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微囊藻、针杆藻和脆杆藻是渔洞水库藻类的优势种群,每年水库有近7个月的时间处于水华风险的威胁;水库的浮游动物密度已达到中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平,属中度污染;水库内鱼类种群结构不合理和鱼类数量不足,不足于消耗水库营养,给藻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现状渔洞水库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体氮、磷超标严重,以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昭平台水库流域是沙颖河的源头,流域内多为山脉,居住人口分散,工业较少。对昭平台水库流域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源、农村生活源、种植业源、养殖业源以及水库内源进行了调查核算,结果表明:在昭平台水库流域中,农村生活源是主要污染源;内源、养殖业、种植业源对营养盐贡献很大;城镇生活源比例较小,但排放集中,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工业源比例最小,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渔洞水库水体pH值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pH之间的关系,认为水体pH值变化与水库中营养盐存在密切关系。针对渔洞水库治理的实际,提出治理措施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本文利用湟水流域主要主要测站的资料,对流域水沙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对于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渔洞水库pH值异常成因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平衡失调是渔洞水库水生生态系统失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文章立足工作实际,分析渔洞水库pH值异常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N、P的联系,pH值异常变化与藻类优势种群的出现以及藻类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鲢鱼、鳙鱼控藻利弊。分析认为:保护好渔洞水库水资源需要在水环境的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在水量和水质方面认真、彻底做好相关的工作,切实把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放在突出位置,把有效去除N、P等(特别是P)营养物质,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作为根本性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水力侵蚀亚区内选取几条施工中铁路进行现场水力侵蚀实验调查,对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情况调查和研究,并在我国5个水力侵蚀亚区内的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进行人工降雨试验和侵蚀沟调查,研究结果得出5个侵蚀亚区内各铁路工程类型施工期水土流失等级、加速侵蚀因子和侵蚀模数。结论表明,交通工程边坡水力侵蚀程度受施工工程特点影响非常明显,新型构造物的形成将引发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于桥水库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于桥水库水源保护措施,保护好天津市民的饮用水源,构建了于桥水库流域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对天津境内于桥水库流域范围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于桥水库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估得分为80分,生态安全状态为安全。各方案层得分分别为:社会经济影响87.7分,水生态健康75.2分,生态服务功能87.2分,调控管理68.2分。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凌河锦凌水库所处自然条件,分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因素,依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划分了预测时段、范围、预测单元,利用类比工程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水土流失各防治分区扰动原地貌及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量化预测,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得出了预测结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开展土壤侵蚀调查以及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的任务,摆在了面前.黑龙江省于2010年-2012年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以该次普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哈尔滨市水土流失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3 157.51 km2,占全市总面积24.78%,占全省土壤侵蚀总面积16.06%,超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冻融侵蚀面积为1.5 km2,仅占全省冻融侵蚀面积的0.01%.针对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内不同植被类型在同一降雨下水土流失的对比研究,筛选出磷矿开采区内水土保持能力较好的植被类型,研究表明:在所选8种植被类型中,竹林植物群落的水土保持能力最强,旱冬瓜林植物群落次之。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已作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很多。长期以来,对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直未能找到一个较好的研究方法,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秀文 《沿海环境》2002,(10):20-23
原本平整的黑土地被肆虐的地表径流冲刷、切割出道道沟壑,壁立百尺,岩基裸露;一株根须外现的榆树,行将葬身沟底,却依然固守着植根的沟岸,伸出一条并不粗壮的树枝,挽住一根已与沟壁分离的土柱,宛如一位深情的父亲执意挽留去意已决的游子……这是笔者在东北黑土区腹地———吉林省榆树市刘家乡合心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在东北黑土区的乡村、田野,笔者实地踏勘了“流血”的黑土地,耳闻了干部、群众保护黑土地的声声呼唤,也目睹了黑土区父老乡亲为黑土地“止血疗伤”的回春妙手。黑土地风光不再北起大小兴安岭南麓,南至辽宁省盘锦市…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健康研究是目前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通过对流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指标的调查及评价指数来反映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因此,在总结欧美发达国家流域生态系统调查技术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流域调查技术现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构建流域生态系统调查技术指标体系,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调查评估、识别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面源污染的来源和特征,针对石岩水库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和下垫面类型特点,建立城市面源污染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石岩水库流域COD、BOD、TN、TP等污染物的负荷.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8、11月和2008年2月,在秦淮河流域句容水库农业流域的河流和水库中,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无扰动采样器采集了沉积物柱样,使用乙炔抑制法进行培养试验,并测定了沉积物上覆水的温度(T)、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溶解性氮(TDN)的浓度,以及沉积物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研究了沉积物反硝化潜势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水体沉积物反硝化潜势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潜势范围在8.85~64.04μg·m-2·h-1之间、水库沉积物的反硝化潜势范围在5.01~28.18μg·m-2·h-1之间.沉积物反硝化潜势的季节变化与上覆水的温度、NH4+-N、NO3--N和TDN的浓度,及沉积物的OM和TN含量的季节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沈阳市重要水生态湿地辉山水库的工业、生活、农业、地面径流及明渠污染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污染源最大分担率分别是:COD。是明渠输入源,为95.34%;总氮、总磷和固废入河量是生活源,分别为99.73%,99.20%和95.87%;污水是工业源,为91.74%;粪尿是农业源,为94.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