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GJB 150.8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8部分:淋雨试验》中强化试验程序的工程实现方法。方法在标准解读的基础上,以强化试验程序用喷嘴为对象,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喷嘴在强化试验程序过程中的流场分布,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强化试验程序试验装置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结果在喷嘴内,压力变化剧烈,极短距离内由276 kPa迅速降至101 kPa。水流经过喷嘴经历了激烈的加速过程,从距离喷嘴出口0.01~0.4 m,水流速度从251 m/s迅速降至17.8 m/s,到远场趋于稳定。结论分析结果对指导强化试验程序的试验装置的设计和试验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GJB150.3A高温试验方法的由来以及与GJB150.3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重点对该方法中试验项目的剪裁、试验程序的选择、试验条件的确定以及试验顺序的安排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型直升机机栽天线为例,详细说明了该试验方法的应用,最后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对GJB 150A-2009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论述了其与GJB 150-1986在性质、试验项目、编写格式等方面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剪裁标准对试验过程的影响和对产品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由于是剪裁标准,GJB 150A发布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使用人员还无法适应,对试验工作造成诸多困扰。为了指导研究人员摆脱菜单式标准的束缚,以GJB 150A为参考标准,根据某通信装备的寿命期剖面和寿命期环境剖面,论述了该装备低温试验的实施要点,对试验程序、试验顺序和试验条件的选择依据及结果给出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试验实施的设备与试件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军用飞机淋雨试验进行降雨参数设计,为军用飞机实验室淋雨试验参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逐一分析,横向对比的方法,对国军标中部分与淋雨试验相关的六个标准,以及国外的三个标准,在降雨强度、雨滴直径及降雨方向等的参数设置进行分析。结果总结降雨强度设计的规律以及各标准在实验室淋雨试验设计时的作用,给出飞机水密性淋雨试验和除雨性能淋雨试验的部分降雨参数设计。结论给出的降雨强度参数符合各标准的要求,所总结的规律建立在深层理解各个标准的基础上,为军用飞机实验室淋雨试验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介绍和分析了未来GJB 150A(810F方法520)中温度、湿度、振动、高度试验方法的目的、应用对象、试验剖面结构及其剪裁设计方法,指出了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强调不能将此试验方法简单看成是一个四综合试验,而是4个因素中任几个因素的必要综合.文中将标准中《合格鉴定试验循环图》改成一个与试验步骤一一对应的更详细的试验过程控制图,内容更加直观并更具可操作性.最后指出,该试验方法尚不够成熟,需进一步完善补充并有环境工程专家参与才能很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从适用性、参数选取、试验程序等角度深度梳理GJB 150.26试验标准,并研究流体污染试验程序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流体污染试验的研究背景和应用需求、相关标准应用现状和试验适用范围进行说明介绍,围绕基于GJB 150.26的流体污染试验参数选取原则、试验程序制定方法,探究符合标准架构的试验实施流程体系。按照所归纳研究整理的试验实施流程体系,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型机载产品基于GJB 150.26的试验标准,针对其实际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协议文件制定了流体污染试验程序,进行了试验实施验证。流体污染试验实施目前在我国环境适应性工程领域缺乏理论基础指导,具备较大的开拓空间,通过对其实施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军用装备开展特种环境试验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2018年年底,在波兰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与会各方完成透明度后续实施细则的谈判,通过了"通用+灵活性"的模式、程序和指南,标志着2020年后国际报告与审评制度的正式建立。新规则在强制性报告要求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内置的灵活性,在权责和义务方面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强化"的透明度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要求显著增强,对国家自主贡献进展追踪、收到的支持信息的详细程度的要求均有所提高。与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立法、人员和经费安排、数据库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亟须通过立法或部门规章明确国家履约义务和部门职责,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报告办公室,利用技术支撑机构不断提高报告编制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6)
以光强(A)、双酚A的初始浓度(B)、pH(C)及转速(D)为变量,设计了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L_(16)(4~4)以考察水溶液中双酚A紫外降解的因素敏感情况,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各因素对双酚A紫外降解的敏感程度排序为:ABCD;其中,光强与双酚A的初始浓度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p0.05),而pH与转速几乎不产生影响(p0.05)。以高效液相色谱的谱图为基础,水溶液中双酚A紫外光解的路径受反应条件特别是溶液pH值的影响。碱性条件下(pH=11)以离子形态存在的双酚A与水溶液光解产生的自由基结合形成·OH-双酚A并进一步发生取代或开环反应,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双酚A在自由基作用的情况下分解生成苯酚(t_r=4.516 min);并通过标准物质定性推断了可能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