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确定加速贮存试验中电子整机的加速因子,并评估整机加速贮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基于零部组件产品的贮存寿命信息,建立整机贮存寿命模型,综合计算整机加速因子。采用灰关联熵分析、距离系数分析方法,对自然贮存与加速贮存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验证可加速性。最后通过对比自然及加速贮存试验数据外推寿命结果,验证整机加速贮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结合某微波电子整机的自然贮存试验和加速贮存试验数据,加速贮存试验结果相对自然贮存试验误差小于5%,加速因子及寿命评估结果准确。结论 该方法可为电子整机加速开展加速贮存试验及寿命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实验室内进行飞机整机的低温试验,对低温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低温试验标准和国外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从试验目的、试验特点、试验条件、试验控制、试验科目、试验步骤、试验中断处理等方面,研究了飞机实验室低温试验方法.应用该试验方法,在国内首次完成了某型飞机的实验室低温试验,试验内容涵盖飞机系统、飞机地面...  相似文献   

3.
民用飞机防护体系加速试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民用飞机日历寿命的首翻期主要由飞机防护体系使用期限决定,分析了民用飞机防护体系失效机制和民用飞机防护体系腐蚀加速试验谱需要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民用飞机防护体系腐蚀加速试验谱的基本构成,并给出了我国沿海湿热地区加速试验谱的具体条件和时间。  相似文献   

4.
建议用低温方法,也就是冻结方法处理石油泥渣,采取先冻结,后再融化、随着泥渣胶体结构的破坏,相的转换,使游离水和脱水废渣分离,废渣可作它用。苏联乌非姆炼油厂第一缓冲池在25年中,聚集了60万 t 石油泥渣,其成分见表1。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装备在极地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问题,分析总结了南北两极温度、风、太阳辐射、盐雾等环境特征以及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规律,阐述了低温对金属、高分子材料强度、塑性、韧性等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影响机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极低温自然环境试验技术和实验室低温试验技术及标准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极地低温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从多因素环境综合加速试验、低温-力学耦合试验、计算机仿真分析等三个方面对未来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恶臭废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恶臭气是一门新兴的技术。通过对典型的恶臭物质硫化氢、乙硫醇、苯、甲苯等恶臭物质的低温等离子脱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晕放电形式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恶臭废气是可行的,停留时间越长、电压越高脱除效果越好,当停留时间>9s,电压>20kV时恶臭物质的去除率基本>90%,进一步延长停留时间和升高电压,去除效率并不会大幅度提高。低浓度的烷烃背景气体对恶臭的脱除效率基本无影响,高浓度的烷烃背景气体使恶臭物的脱除效率下降,较高浓度氢气的存在也会降低恶臭物的脱除效率,而氧气浓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硫化氢脱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一种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低温试验方法.方法 梳理对比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低温试验方法的差异,分析国内外标准规定的试验温度差异的来源,检测3号喷气燃料的实际低温特性,验证?51℃的试验温度对3号喷气燃料的不适用性.分析航空发动机系统附件低温工作时会升温的特点,提出尽量模拟起动过程的低温试验方法.结果 利用提出的试验方法,在环境温度为?55℃、燃油温度为?40℃下,进行了135 h低温试验,额外单独进行1000次模拟发动机低温起动过程.试验过程中,某型主燃油泵调节器工作正常,并随某航空发动机通过了某飞机在我国北方某机场的高寒试飞试验.结论 GJB 241A规定的燃油温度?51℃或黏度12 mm2/s对应的温度(?56℃)不适用于3号喷气燃料,环境温度为?55℃,燃油温度为?40℃,并尽量模拟发动机低温起动过程的低温试验方法能够有效验证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附件的低温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混凝剂,助凝剂对低温低浊高色水的中浊度、色度、有机物及高锰酸盐指数等的去除效能,利用自制的聚硅酸铁(PSF)、聚硅酸铁锌(PSFZn)和购置的复合铝铁(PAFC)、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APC)及氯化铁六种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烧杯混凝试验,反应条件:温度3℃,快搅1min,慢搅30min,沉淀30min。结果表明,PAFC为处理低温低浊高色水的最佳混凝剂,其最佳投量为2mg/L,出水浊度、色度、有机物及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2.97%,82.69%,41.54%。此外,PAFC与PAM联合使用,比PAFC单独投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李鹏  李传日  李桃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3):53-57,86
目的验证长寿命高可靠整机产品的可靠性。方法基于RPN数据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得到子系统在各故障模式下的失效率,接着针对导致各故障模式发生的多种应力,研究温度循环、温度驻留、湿度、振动应力下的加速因子,推导出整机加速因子计算公式,并以某典型电子产品加速试验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整机加速因子为322.5,比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4.78×105更符合实际情况。结论基于可靠性分配的整机加速因子计算方法为整机可靠性验证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污水污泥低温热解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污水污泥低温热解是一种发展中的能量回收型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本研究对此过程进行了间歇实验研究,取得了最高能量回收率时的反应条件。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数据,讨论了过程的能量平衡影响因素和经济估算问题。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70℃,停留时间30min;全过程能量平衡主要受脱水泥饼含水率影响,临界含水率78%;过程处理成本低于焚烧法。  相似文献   

11.
SUFR系统在低温影响下处理效果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分析低温(8—20℃)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低温时利用SUF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和TN处理效果虽然随着温度的降低有所下降,但是耗氧有机物(以COD计)及TN去除率仍分别达到86%、70%以上.TP的去除率一直在92%以上.低温时该系统的活性污泥一时难于压缩、沉降.然而在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污泥沉降性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这说明,接近活塞流特征的SUFR系统可以减轻低温对污水处理的负影响.该系统具有更宽的温度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计算整机加速因子的新方法.将整机的失效率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按照部件、失效模式和应力的顺序逐级下分,从而得到各敏感应力的失效率,再通过加速模型计算各失效模式在加速应力下的失效率.最终可以得到整机在加速应力下的失效率,进而计算出整机加速因子.以典型电子产品为例,预计了弹上计算机在温度、湿度、振动综合环境应力下的加速因子...  相似文献   

13.
含铅污水的处理试验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平 《福建环境》1998,15(2):10-11
筛选Ca(OH)_2作沉淀剂,在pH为8- 9,辅以1mg/I絮凝剂PAM,用于处理含铅污水,使含铅量降至0.78mg/l以下,处理废水达标排放。该处理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廉,且克服了石灰沉淀法渣量大,不易处理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MBR与A/O工艺处理低温高盐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MBR和A/O工艺对高盐废水(50%海水)进行处理效果试验研究,比较了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MBR与A/O工艺经过长期驯化能够稳定运行且获得较高的去除率;随温度从25qC降低到15℃、9℃、5℃时,MBR工艺的COD去除率从81.6%变化到79%、81.1%、82.7%,A/O工艺的COD去除率从67.9%变化到66.6%、65.5%、78.4%。MBR工艺的氨氮去除率从75%变化到68.3%、57.8%、54.6%,A/O工艺的氨氮去除率从70.4%变化到55.9%、49.2%、48.9%,可见COD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要比氨氮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之后,去除效果逐渐变好,并且MBR工艺比A/O工艺受温度变化的冲击要小,处理效果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张喆  傅金祥  朱京海 《环境工程》2020,38(10):108-113
针对低温污水生物脱氮效率低问题,采用有机高分子复合硬性颗粒(OPCRP)-SBMBBR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与传统SBR反应器对比,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套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结构丰度差异,揭示高效处理低温污水优势脱氮菌群.结果表明:在水温(6.5±1)℃ 条件下,OPCRP-SBMBBR...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有毒有害焚烧废气处理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分析了焚烧废气中粉尘、HCl和NOx去除的原理,根据焚烧废气处理的试验结果,探讨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焚烧废气中的粉尘、NOx、HCl在吸收塔均达到较高的去除效率,其中粉尘的去除效率92%;NOx的去除效率平均58%,高的可达80%;HCl的去除效率平均达87%.随着液气比增大,其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A/O-MBR工艺低温(水温在5~12℃)启动效能,结果表明,低温下A/O-MBR工艺启动迅速,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时间较短。启动过程中根据出水水质情况,逐渐提高负荷,运行34 d,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能达到96%以上,至稳定运行后氨氮的负荷平均可达到0.419kg/(m3.d),反硝化效果系统去除率基本能稳定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从发酵沼基中分离出不产甲烷菌菌株,富集培养后,进行分解实验,研究其在较低温度下对各种农业废物的降解性能。研究表明在14.7℃的低温下,接种不产甲烷菌的天然秸秆培养基,在第四天出现温度高峰值点为18.5℃,培养前后温度变化为3.5℃;5d内还原糖下降0.19mg,氨氮下降0.05mg,秸秆利用率为8.67%;堆肥有机质含量6d内下降了10.3mg,甲烷色谱峰面积7d培养后为79.95%;7.4℃的低温下,在第四天出现温度高峰值点为10.5℃,培养前后温度变化为2.5℃;5d内还原糖下降0.15mg,氨氮下降0.02mg,秸秆利用率为6.7%;堆肥有机质含量6d内下降了5.8mg,甲烷色谱峰面积7d培养后为64.42%。  相似文献   

19.
处理磷化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龙  汤清家 《环境科技》1990,10(6):51-5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