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强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2,(8):108-11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和有关单位通过组织应急演习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发现不足等目的。通过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实施过程各环节的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应急演习效能的建议,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杨海霞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3):71-73
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作为环境事件突发距离最近的应急监测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监测响应,应急监测日常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目前在应急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应在日常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应急监测预案的定期修订、演练和培训、人员储备、技术储备、物资储备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泸州市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并结合多年环境监测工作,对进一步做好泸州市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某工业园区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实例,初步探讨了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引入SWOT分析法,从而为其应急管理指明战略目标和方向。在SWOT分析深入了解工业园区在应急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通过矩阵分析成功得出了该工业园区应急管理的方向、可持续策略。可见,SWOT分析法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6.
刘强;张璐涛;何吉明;曹阳;王若男;胥倩 《四川环境》2024,(2):153-158
应急监测是处理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关键环节。为分析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过程开展的重要性及污染变化趋势,以“2.19”沱江下游段三氯甲烷浓度异常事件为例,详细阐述了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了应急监测响应、特征污染因子确定、监测方案编制、监测方案调整、监测结果研判等内容,总结了各阶段发挥的作用。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评估了污染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整个应急监测工作开展紧凑有序,科学高效,各阶段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警点、监控点1、监控点2污染物浓度先上升后下降,水源地点污染物浓度持续未检出,四个监测点位污染物浓度峰值呈下降趋势,污染未对饮用水源地产生影响。该实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法律原则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原则对法律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起着尤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研究也存在欠缺和不深入的问题。本文在比较几种相关概念的法律原则的基础上,总结环境应急法制法律原则的特征,试提出我国环境应急法制所要遵循的几条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的化工园区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数量大、环境风险等级高,存在着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制定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范,相关研究也未见报道。在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事件高发并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方法,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以及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工艺和环境风险受体三个方面的环境风险的特性,初步拟定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调查评估、建章立制、预案编写三个阶段的技术路线,明确了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应急处置措施的四项编制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综合预案、现场处置预案、专项预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六部分组成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风险加剧,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针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相关系统建设先进经验以及深入分析环境应急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基本构想。该系统将整合先进的技术手段,贯彻环境风险理念,实施全过程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制,有效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和效率,为我国环境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具有推广意义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识别环境应急监测对象的技术方法,并从构建区域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体系的角度出发。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探讨如何使有限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投资发挥最佳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15.
王丽媛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7-10
美国环境应急管理立法导源于灾害管理立法。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和埃克森瓦尔迪兹号石油泄漏事件后,美国成为\"阿佩尔计划\"成员国,推动并强化环境应急管理专项立法,建立起紧急状态法与专项法相结合、联邦法与州地方法相结合的法律体系,表现出立法模式的独特性、立法理念的先进性、立法体系的层次性。面对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立法缺陷,美国立法经验启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立法应当尊重立法渐进式发展规律,注重立法专门化、体系化,转变立法理念,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应对跨区域环境风险方面,虽然地方政府与生产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愿景是一致的。基于跨区域环境风险特点,提出政府与企业共同应对环境风险或突发环境事件的探索性设计,不仅可以缓解或化解跨区域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困境,而且能够提高毗邻地方政府预防和处置跨区域环境风险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伴随着长期高强度的开发活动,长江经济带面临突发环境事件频发、诱因复杂等突出环境风险问题。近年来,尽管各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严峻的环境风险防控形势相比,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存在源头防控体系不健全、能力不足、协调联动欠缺等问题。本文在对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形势和防控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要求及地方实践经验,从环境风险源头防控、环境应急协调联动以及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的对策,以期为有效防控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求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常备不懈;应急监测准备和响应贯穿于事前、事发、事后几个阶段,包括日常准备、应急监测、结果发布、跟踪监测、经验总结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