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均对土地资源有大量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优先发展区表现尤为明显.为了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管控土地利用并引导其变化发展,需要建设具备不可替代特征的省域生态廊道.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是识别生态廊道最常用、有效的模型,但在应用于省域尺度时,MCR模型识别的潜在廊道路由存在冗余的问题.因此,通过引入网络科学中的边介数指数(edge-betweenness)对MCR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潜在廊道路由的边介数指数值,选取出其中最为重要和简明的结构来连通生态源地,即提取潜在路由中的骨干路由(backbone route)和关键战略点(key strategic point)作为不可替代的结构来指导省域生态廊道建设.将优化后的MCR模型应用于广东省,构建了全长5 493 km的省域生态廊道,其中包含生态源地20处,关键战略点11个,骨干生态廊道29条.骨干路由与关键战略点构成的不可替代省域生态廊道(irreplaceable provincial corridor)能够实现"廊道数量和占地面积最少、连通性基本不变"的目标.研究显示,边介数能够对潜在路由进行优化筛选,识别出维护省域生态安全的关键结构;不可替代生态廊道能够指导省域生态规划和土地空间的发展利用,并为更高水平的生态安全环境提供了演进的基础;同时也为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提供了建设生态廊道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30日,黑化集团有限公司氧气站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2名充装工受伤.现将该事故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PAH)产生于有机物的未完全燃烧过程,并以气态或附于液态和固态颗粒上散发到大气中去。PAH的数量以及各种PAH之间的数量比例,也就是PAH的分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燃烧过程有关,甚至于可以说不同的散发情况会有各自典型的分布。 然而我们主要感兴趣的不是排放的PAH分布与人体负荷的关系,而更多的是关心实际吸入的PAH情况。这一点既和各项排放有关也与PAH从排放到被大气吸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证明,在煤燃烧之前,就可以把它所含的硫取出来。如果硫是物理性质的,那么脱硫法就更经济了,然而遗憾的是硫是有机性质的。目前,还没有能与烟道气脱硫法相竞争的方法。然而,这种煤脱硫法仍对环境有影响,如若能消除这一弊病就更好了。 硫以两种不同形式出现在德国石煤中: 1、以一种无机的杂质—黄铁矿(硫化  相似文献   
5.
6.
概述用高分辨力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比较试验物质与参考物质的经过精确测定的滞留指数是一项在复杂混合物中鉴定单一成份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精确的测定滞留指数,除需要恒定的GC参数外,还需要非常精确的测定净滞留时间。尤其在运用logt_s/同系物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证明,多氯联苯(PCB)是常见的环境化合物。 PCB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可能有大量的单一成份。在商品PCB混合物中,一共发现了209种含氯同系物异构体中的100多种。由环境样品尤其是由生物体中得到的PCB残留物表明是一种与含氯40—60%的商  相似文献   
8.
“坚持环境保护是一项明智的政策。主张全面保护人类生存和地位的人,是不会被我们所仰赖的世界忘掉的”。 这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赫尔穆特·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来又有许多新的或作用强烈的化学药品进入了自然界的物质组成代谢中,其中有一些是非生物材料,它们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有机体的生理作用。汞、镉和铅都属于这类金属元素,但它们的重要生物功能迄今尚未研究.自从1969年日本发生了由于镉的慢性吸收而引起的举世闻名的痛痛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探索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家具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运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相关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的要点及方法,并提出了双重预防体系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实践结果证明,双重预防机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性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和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监督、考核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