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化学耗氧量(简称COD,以O_2毫克/升表示)是目前用来评价水质好坏和污水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与BOD_5~(20)相比,它具有分析速度快(美国十四版标准,一次分析不到二小时)、对化学毒物不敏感和结果重现性好等优点,虽然存在难氧化苯、甲苯、丙酮、吡啶等有机物的缺点,但由于这些有机污染物在一般水体中很少存在,因此不会影响COD测定的可靠性,所以COD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COD测定中的若干问题,作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海上钻探平台井喷燃爆事故后果,运用FLACS软件对某深海钻探平台井喷爆炸事故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同事故场景下气云爆炸发展过程及平台荷载分布规律,讨论井喷速率、风向、点火位置等对爆炸超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泄漏速率增加,爆炸强度和爆炸范围均增大,爆炸严重程度不仅与井喷速率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平台结构影响;点火位置会对爆炸超压产生影响,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气体比例为化学理论当量比处点燃气体,生活区承受的爆炸超压最大;在设施及建构筑物分布较为密集、拥塞度较高的地方产生的爆炸超压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可为平台的阻隔防爆性能设计与应急响应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酚类的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大量的酚类化合物中主要考虑烷基酚类和氯酚类,讨论了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酚类的特性、固定相的结构、移动相的组成和保留值之间的关系。酚类的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示例概括在表上。  相似文献   
4.
2006-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基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类别、事故发生区域、事故发生时间、企业经济类型、危险化学品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毒与窒息事故和爆炸事故占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类型,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爆炸品和腐蚀性物质是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险物质类型,生产环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与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建立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GM(1,1)模型建模方法存在偏差,当发展系数的绝对值较大时,模型偏差较大,无法用于中长期预测,甚至不能做短期预测等问题.从优化GM(1,1)背景值出发,通过提高背景值的构造精度,实现对传统GM(1,1)模型的改进,利用MATLAB软件编制高效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模型的模拟和预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预测.实例结果表明,改进GM(1,1)模型无论对变化平缓的低增长序列,还是变化急剧的高增长序列,都有较好的适应性,及更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提高建模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将潜在生命损失引入危化装置风险排序,明确了基于潜在生命损失的危化装置危险排序步骤。对某石化企业的8个工厂、71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结果表明该企业的炼油厂和烯烃厂的风险,柴油临氢降凝装置、柴油加氢装置的风险在各自类别的风险排序中相对靠前。研究成果对有关政府部门或企业确定危险源重点监管和管理的优先顺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全面地评估城市中的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通过分析我国城市面临的事故灾难特点,结合构建双控预防机制的要求,提出事故灾难类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包括网格化原则、分层分类原则和突出固有风险原则;制定评估流程,即首先由“面”及“点”辨识风险,将风险拆分到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再由“点”及“面”进行评估,通过风险叠加,梳理出城市中高风险的企业、行业和区域;实例应用表明:基本原则和流程充分结合了城市事故灾难的特点和我国安全监管的现状,可用以系统地找出城市不同管理层面的风险管控重点,有效推动城市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杨国梁 《劳动保护》2021,(11):64-67
2018年11月正式发布的GB:36894-2018《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对于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风险值如何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约请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杨国梁,就标准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杨国梁   《劳动保护》2022,(1):62-65
201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综合考虑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现状和装置自身危险特性,从而规范提高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7·28"南京丙烯管道爆燃事故和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管道事故反映出我国在地下管道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事故原因分析与共性问题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欧美国家在管道安全管理中的成功做法,从加强法制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进行重大危险源普查并建立监测监控系统、强化城镇地面开挖施工安全管理、加强风险沟通提高公众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