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爱群 《环境教育》2012,(12):56-60
乌云斯庆说:“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再苦再累也要干。现在把土地平整好了,把沙漠治理了,把环境搞好了,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我们的子子孙孙,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2.
3.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是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教育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它从多种角度全面理解环境体系,掌握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及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以跨学科的方式融入各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环境教育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和创造知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存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提高人居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会形象是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基层社区的有效途径。我区许多地方近年来也纷纷在社区(小区)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本文就绿色社区的创建、涵义、社会意义和发展等方面作简要的阐述和概括。  相似文献   
5.
发挥新闻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公众而新闻媒体是向公众传播环境文化、传递环境保护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以及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众的理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环境宣传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物联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迭代更新的"黑科技",正依托大数据资源重塑着交通、医疗、社会管理、环境治理、安全等应用场景,改变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智慧""数字"也同样是应急管理和城市安全领域的关键词,这些领域都有哪些看点呢?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反过来被破坏了的恶劣环境又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积累财富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存环境的保护,达到共存与和谐的发展。为使人们有效的、自觉的保护好环境,首先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有组织、有措施、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使环保宣传社会化、环保意识全民化,形成环保事业人人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8.
  杨爱群 《环境教育》2013,(12):35-40
2011年4月,环保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纲要》的颁布,对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事业在发展,宣传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环境保护不仅是一门专业,更重要的是一个理念,是新的文明和新的文化形态。宣传这种理念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更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更要针对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消费者等不同群体开展环保教育,建立宣传教育的配套机制,依托多元主体,进行各有侧重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除了固定的教学场所,这里更多的场地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绿色自然教育环境。按照布局,教学区、观光区各自布局有序分布,院子里到处是不同的苗木、花卉,各个场所独立布局,互不干扰,又各具特色。盛夏的呼和浩特大青山,远看像一条蜿蜒的东西向绿色长龙。走近山下,郁郁葱葱的各种苗木、花草,勾勒出一番清静怡人风景,不少市民趁着闲暇前来游玩。在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讨思浩村的绿荫中,敕勒林海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周边的景色融于一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