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万玉秋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1):34-36,56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在环境事务的合作治理中,为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展开博弈。文章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工具,从动态的、微观的角度分析跨区域环境事务中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和理性决策行为,并为区域间环境事务的合作和交流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国跨区域环境监管制度、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居住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缓解城市居住问题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而减轻这些负效应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的减少小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以使地表径流量得到消减。道路作为居住区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应当重点考虑。本文以南京市桌新建居住区为例,从减少道路面积和改变地面铺装方式两个角度来寻找减少小区内部不透水铺装面积的方法,并估算了由此所能消减的地表径流量。根据实例分析可知,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切实有效的减少小区不透水面积进而减少雨水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流域监管中府际关系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目前我国的流域监管体制中中央部委之间的主管与协管的矛盾、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统管与分管的矛盾以及地方政府间区域利益的矛盾使得当前我国流域管理效率低下,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在我国目前的府际关系模式下,以上的府际关系矛盾短时间内难以消除,本文认为我国的流域监管体制改革中应着力构建以组织间网络为核心、以科层机制为保障、以市场机制为辅助的复合型协调模式,设立流域协调委员会,从而实现流域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磷比对铜绿微囊藻及附生假单胞菌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迪  肖琳  杨柳燕  马喆  万玉秋 《环境化学》2005,24(6):647-650
以铜绿微囊藻及其附生假单胞菌X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磷比对铜绿微囊藻和假单胞菌之间磷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有无附生菌存在,铜绿微囊藻在氮磷比为16:1时,生长情况最好,此时微囊藻能迅速有效地吸收水中的磷,而且附生菌的存在能促进藻的生长.而在氮磷比为4:1时,藻的生长情况最差,在实验后期,藻细胞死亡分解后把一些含磷化合物释放到了水中,附生菌的存在能够加速藻细胞的衰亡和藻体内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吕丹  万玉秋 《环境教育》2011,(12):50-52
低碳旅游强调在旅游的过程中降低碳排放并增加碳汇,目的在于减少旅游的碳足迹。南京市发展低碳旅游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市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社会调控机制为推动力、以PDCA循环为持续改进模式的城市新区环境管理模式,以实现城市新区的发展模式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O2载体,以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Pd/CeO2.使用透射电镜(TEM)和Zeta电位仪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等电点都在5.0左右; Pd颗粒在载体表面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Pd负载量越高,Pd颗粒的粒径越大.采用Pd/CeO2催化剂催化溴酸盐加氢还原,发现在溴酸盐初始浓度为0.39mmol/L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合成的Pd/CeO2催化剂反应50min后对溴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100%和71%,表明使用沉积沉淀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改变催化剂用量,溴酸盐的催化还原速率不受传质阻力的影响,反应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即催化还原反应由溴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控制.增加Pd的负载量,溴酸盐的还原速率增大.溶液pH值较低时,有利于对溴酸盐的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8.
德日静脉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发展理念的革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在全世界取得普遍认同,实践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文章详细分析总结了德日在发展静脉产业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中国发展静脉产业主要依赖与法律体系的健全、政策体系的完善、多层面多渠道的宣传教育的开展、政府绿色采购的大力推行和社会回收组织的催生,并特别强调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以期对中国静脉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TiO2、Al2O3、CeO2和S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d基催化剂,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以Pd/TiO2为催化剂,研究四溴双酚A(TBBPA)在阴极池的电催化还原.结果表明,悬浮体系中Pd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远高于固定体系;与其他载体相比,Pd/TiO2的电催化还原活性最高;反应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受控于TBBPA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随着恒定电流和Pd负载量的增大,TBBPA电催化还原反应的初活性呈现火山型变化规律;经过5次循环使用,Pd/TiO2催化剂仍能够完全去除TBBP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居民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众的风险承受能力对防灾减灾战略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定义了风险承受能力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风险承受能力各个因子的影响模型。以安徽省沙河集水库下游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风险承受能力大小的调查。研究表明风险承受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风险认识、安全倾向、个人风险心理和个人避险能力,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循环模型,其制约的关系可以使个体的安全倾向、风险认识、风险心理不致过高也不致过低,有利于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