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本菱化技术公司技术研修中心代理所长野口英藏是个热心的无事故倡导者。这里把他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介绍给读者。整个讲话语言不多,但却道出了做好安全工作在于信念,热情和充满爱心这一真谛。中日两国政体不同,但在做好安全的观点上,无疑可以相互启发。 相似文献
3.
“安全带来金钱,事故将导致公司破产”──这是日本大阪楼房维修公司关西明装公司常务董事的安全管理经验。 这家公司自1966年创业以来,一直在为创造楼房的安全、舒适的环境而努力进行着安全作业。他们的观点和做法是: 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关西明装公司是一个老年人多,工作现场分散的公司。它之所以能成为“安全的公司”,首先要归功于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意识,以及把自己的公司变成样板的决心。他们认为,如果把目标一下子定成消灭事故,反而会招致失败。所以,先把目标定为比去年减少一半事故,这样逐年加以坚持,不断更新记录。为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技术革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作业环境日益发生变化。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日本在制定安全管理计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出发点。 在安全管理中,日本的不少人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下面的一些思想:一是认为安全管理方法一旦制定出来,将永远通用;二是都以为自己的作业环境是安全的,不愿意设想有危险,对安全管理陷入盲目乐观。而一旦发生了事故,这些人又会说:“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却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故,真遗憾。一定认真查明原因,以便今后不再发生同类事故。”但没过多久,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当然,这并不是说… 相似文献
5.
6.
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臭氧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静态实验中,考察了臭氧投加量、HCO-3浓度和pH值对O3氧化去除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s)E1、E2、EE2、DES和4-n-NP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EDs的去除率随O3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O3浓度达到63.6 μg/L时可去除92.0%以上的EDs,HCO-3(0~100 mg/L)的引入抑制了O3氧化,O3氧化去除EDs的能力随溶液pH值升高而大幅度提高.在中性(pH≈7.0)和碱性(pH>10.6)条件下,O3氧化5种EDs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20℃±0.5℃)分别在(1.67~3.89)×106 L·(mol·s)-1和(0.93~1.75)×109 L·(mol·s)-1范围内,表明这5种物质在水中可被O3迅速氧化去除.计算得出5种EDs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20℃±0.5℃),发现O3与离子态的EDs反应活性[1.21×109~3.81×109 L·(mol·s)-1]是其与分子态EDs的反应活性[7.62×105~2.55×106 L·(mol·s)-1]的103~104倍.对比不同水质本底下O3氧化去除EDs的实验发现,滤后水和江水中EDs的去除率较其在超纯水中分别降低了26.5%~50.3%和57.3%~72.0%,表明实际水体中的有机物通过竞争氧化剂,抑制了EDs的O3氧化去除. 相似文献
7.
典型湖库富营养化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氮磷等营养盐类的不断排入湖库中,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通过采用合适的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可以对水体的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便采用适当的处理方式及时处理富营养化状况,减少对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并根据指标的相互关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最终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评价标准和实测的湖库(巢湖、洱海和微山湖等)水质资料,得到了我国典型湖库的富营养化评价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相吻合,说明该模型适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1株壬基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从给水处理系统长期运行的颗粒活性炭上分离到1株可以以壬基酚(NP)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好氧细菌F-10,利用Sherlock微生物鉴定系统(MIS)分析,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中的红串红球菌.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温度、pH、NP初始浓度、细菌投量、金属离子等因素对F-10降解NP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降解条件是温度30℃,pH值6.0,在该条件下,2%菌投量对1 mg/L NP去除率达到了62%,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为0.086 5 d-1,半衰期(t1/2)为8.0 d;此外,菌的降解速率与NP的初始浓度关系不大,而与菌量呈正相关;增加溶液中NH4、Mn2 、Mg2 、NaCl浓度或加入葡萄糖、醋酸钠和酵母膏等底物对菌降解NP均有促进作用;而Ca2 、Cu2 、Fe2 和磷酸盐的作用则相反;同时混合菌体系的降解性能要优于纯菌.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