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常规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以煤炭经济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结果显示,2001~2015年该市综合产出弹性为0.8158,呈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全市工业路径依赖于2001~2007年处于综合边际收益(MRKLME)上升过程,2008~2015年进入MRKLME下降过程.工业增长的生态环境成本明显升高,对MRKLME起到显著减降作用,导致MRKLME曲线拐点较常规C-D函数法提前约2~4a.对此,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实施煤炭资源开发总量和强度“双控”等路径依赖破解措施.该方法可纠正由于未考虑资源和环境效应所产生的诊断偏差,有助于更加合理、准确地诊断特定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路径依赖的演化特点,并可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尚未形成专门的技术规范并缺乏可操作的指标体系,直接影响环评质量并间接影响到项目的环境审批决策。遵照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工作要求,提出应重点围绕水、大气、土壤、噪声及生态等环境要素,针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期、运营期、退役期)的生态和环境影响进行经济损失和收益分析,从经济价值评估角度将分析指标划分为质量型、功能型、健康型、安全型等四大类,以此构建了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并以煤炭开采项目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托指标体系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能够增强环评中损益分析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有助于提高环境审批与综合决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型河流河口是陆地和海洋之间水和物质通量输送的重要界面.近几十年来,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黄河水沙环境的变化加剧了河口的生态风险和敏感性.本研究通过实地采样和历史水文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综合分析了泥沙的沉积趋势和黄河口磷和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发现:黄河口区的泥沙主要受陆源输入的控制,粉土是黄河口沉积的主要组分,也是向海洋输送的主要物质.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As、Cd、Cr和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38、0.15、57.08和495.76 mg·kg-1. As和Cd的含量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高值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Cr和P的平均含量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较为相似的趋势,高值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的入海口和沿岸区.Mantel test相关性分析表明,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小颗粒对重金属和磷具有较高的吸附量.重金属和磷同样作为典型的面源污染物,特别是在农业为主导的黄河流域,与大多数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因子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黄河口是弱潮汐河口,相对稳定的环境可以保证从河口污染状况的角度来处理流域面源污染问题的可靠性.“水文历史资料-沉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