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峰头水库和漳江干流,分别建立零维水质模型和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率定。对9种不同调水方案实施后漳江流域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水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调水量和排污量的增加,漳江水质远期差于近期,且取水口越往漳江下游设置,调水对漳江水质的影响越小;总体上调水对漳江水质影响不大,调水后漳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漳江调水工程从对水质影响方面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层环境监察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根据部分地区基层环境监察部门的成功经验,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水平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对从事环境监察的人员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典型有机污染物在黄河兰州段的吸附规律及影响因素,以黄河兰州段的底泥为供试样品,选择对羟基联苯(phydroxy biphenyl,PHB)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采用批量实验法研究了底泥对PHB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底泥对PHB吸附动力学的最优模型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更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74),在25~45℃温度范围内,PHB在黄河兰州段底泥上的吸附平均自由能(E)在0.913~1.00 k J·mol~(-1)之间,吸附过程中,ΔGθ和ΔHθ均小于0,ΔSθ均大于0,表明黄河兰州段底泥对PHB的吸附过程主要是物理吸附,属于自发放热过程且体系的混乱度是增加的.分析黄河兰州段底泥对PHB吸附影响因素的结果表明,粒径越小,黄河底泥对PHB的吸附量越大;PHB的初始质量浓度越高,黄河底泥对PHB的吸附量越大;当p H在4.23~7.00之间时,吸附量随pH升高而缓慢下降,当pH7.00时,吸附量随pH升高急剧下降,且在pH=10.3附近,吸附量几乎为零;体系中离子强度增大,PHB吸附量增大,但当离子强度到一定值时,由于竞争吸附作用,会抑制底泥对PHB的吸附,造成吸附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增长下,各地区城市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城市化建设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同时建筑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且在先进施工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辅助下,城市空间利用率持续攀升,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得到大幅度延展,但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消防安全隐患,使得建筑内部复杂性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城市密闭空间与地下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技术的研究,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本文将重点论述城市密闭空间及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并分析容易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关于城市密闭空间及地下建筑的消防灭火救援技术的建议,以期为城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方案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脉冲电解法预处理酸性偶氮类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废水COD去除率、脱色率和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源峰值电压12 V,频率600 Hz,占空比50%的条件下电解4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59%,废水脱色率达91.4%,BOD5/COD由0.09提高至0.34。在相同条件下,脉冲电解法的电流效率是直流电解法的2倍左右。与现行常用的铁/碳反应床相比,脉冲电解法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森林消防人员在森林火灾扑救中携行装备落后、繁重的状况,为保护扑火队员免受寒冻之苦,减轻单兵负荷,提高扑火效率,根据我国森林消防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研制出了森林消防多功能睡袋,该实用新型睡袋具有多种功能、多种用途,可用作单人睡袋、背包、担架和吊床。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质量轻,便于携带,可折叠成背包,是适合于森林消防人员使用的野外装备用具。  相似文献   
8.
9.
实验采用Fenton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考察了Fenton反应和活性炭吸附影响COD去除率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Fenton反应的最佳条件为H2O2∶COD=2,Fe2+∶H2O2=1∶4,反应pH=3,反应时间采用60 min。活性炭柱吸附最佳用量采用15 g活性炭吸附50mL Fenton反应后水样,两者结合COD最大去除率达到85.47%。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研究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关联分析模型做了两点修正,先是利用参考点简化了模型的计算公式,再根据污染排放贡献率的不同确定了各级权重系数。经过验证,修正模型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利用此模型准确地反映了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环境空气质量为Ⅲ级,并对不同样本的空气质量进行了优劣性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各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关联程度,为各项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