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璐 《环境保护》2002,(10):37-39
环保产业和资源更新产业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兴起的相关产业形态,二者在污染防治成本的化承担及资源自然更新过程的产业化推进的不同方面,为强化和发展可持续利用的环境资源基础发挥着相同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这两种相关产业形态的有机联系为出发点,指出利益衡平理论是产业法律保障的理论渊源,而政府扶持为其基本实施机制;深入分析了法律对两种产业形态的统一规范机理,以期实现产业之间的互相推动和促进,并为我国环境资源的产业化立法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张琦  张璐 《劳动保护》2003,(10):53-53
“安全为了生产”,乍听起来满有道理:企业是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创造效益,天经地义.一目了然。但仔细分析起来.这种提法确实有失偏颇。姑且不论只要钱不要工人命,只要产值、只要政绩不顾工人死活的野蛮生产,就是说安全为了正常稳定的生产也有悖常理,并违背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视野     
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研讨会在京召开2004年11月28日,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主任支同祥主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总结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下达以来,各地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落实和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4.
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被广泛用于钢铁与机械制造等行业以提高金属的抗拉强度。在钒的冶炼过程中,大量的含钒废水会排放出来,其中钒的含量也远超过《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2-2011)中规定的排放标准。如果不对含钒废水加以处理,不仅仅是钒资源的浪费,排入环境的钒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文章针对湿法提钒工艺排放的含钒废水,提出了用铵盐处理含钒废水的处理工艺。酸性含钒废水中,钒的主要形态为六聚钒酸盐的形态存在(V6O162-),当含废水为50 mL时(含钒207.7 mg/L),5 g/L的NH4Cl用量为25 mL,待反应60 min后,铵离子和六聚钒酸盐生成六聚钒酸铵(APV)沉淀,再通过离心除去沉淀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废水中钒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可为含钒废水的后续达标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船舶载运煤炭甲烷释放规律,基于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货舱甲烷体积分数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扩散系数条件下甲烷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确定了空隙系数的取值范围,通过对某船舶煤炭运输过程中甲烷体积分数随船实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货舱甲烷体积分数随运输时间增加而增加,扩散系数为1.0×10-8 cm2/s时,甲烷释放量达到极大值;煤炭的空隙系数基本在0.53~ 0.57 m3/t之间.当煤炭极限甲烷解吸量为1.6 ~ 3.83 m3/t时,货舱甲烷最高体积分数在0.53% ~ 1.22%,5个货舱中4个货舱的甲烷释放量与理论计算相吻合,1个货舱的最大甲烷释放量高出理论计算量6%,船运煤炭过程中的甲烷释放计算模型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对于甲烷体积分数超限的货舱,及时通风可使甲烷体积分数迅速降低,有效地解决船运煤炭过程中甲烷体积分数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一次重雾霾过程的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静  施润和  李龙  张璐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5):1537-1546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上海地区出现入冬以来一次最严重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们的生活健康.本文借助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要素、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反映了此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污染期间,PM2.5与PM10小时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浓度值出现在早晚8时左右,主要是由该时段的逆温现象造成的;来自西北方向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影响了本地空气质量状况,气团在不同高度层做下沉运动,造成大气层结稳定;该地区在西北方向的弱高压控制下,地面风速较小,能见度低,天气条件静稳,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造成持续性重污染事件;卫星遥感数据显示此次污染为区域性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确切了解目前成都市生态用水量的基本情况,该研究从生态用水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应用较广泛且适合本研究的生态用水的概念,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研究区生态用水计算公式;经计算,成都市可提供的年平均生态用水量为61.97×108m3,通过分析成都市水资源的组成情况,成都地区生态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68%,说明研究区系统本身生态需水量较大,为本地区水资源利用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21年3月14—16日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被认为是近10年来我国出现的最强过程.本文在对此次沙尘暴过程天气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HYSPLIT 模式和 GDAS 资料,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沙尘输送源与天气系统的配置关系及本次过程中沙尘污染物PM10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分布及贡献.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由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及冷锋过境,高空槽后冷空气持续补充引起,中高层强斜压性使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大风卷扬起的沙尘随上升气流输送到高空,并在偏北大风引导下,影响了我国大范围地区.内蒙古东北部至河套地区的强涡度梯度带、500、700 hPa较高的强冷平流中心与下层的温度平流差异以及交替的上升下沉运动为本次北方地区大范围沙尘暴过程提供了动力、热力及不稳定度条件.本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影响呼和浩特、北京的沙尘传输通道主要为北偏东路,影响银川的沙尘传输通道为西北路和北路,过程受多沙源传输通道影响.萨彦岭、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为本次沙尘天气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传输过程中混合内蒙古沙源地沙尘.总体来说,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对本次过程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水中重金属去除一直是水处理的技术难点.锰虽然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人和动物摄入过量的锰会对神经系统等产生毒害.利用皂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Mn2+,在装有微电极阵列芯片的介电泳池研究装置中,通过调节外加交流电压,捕获悬浮液中的皂土从而间接去除Mn2+.吸附了微量重金属离子的皂土被捕获到电场强度较大的区域,发生了正介电泳.该研究为建立一种从废水中间接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实际可行方法奠定了实验基础,不存在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生物炭基质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汐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质的合理选择能够直接影响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以鸡粪生物炭和玉米秸秆生物炭为基质分别建立潮汐流人工湿地来处理生活污水,并以石灰石基质人工湿地作为对照,考察不同淹没/排水比(8 h/4 h和4 h/8 h)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质人工湿地对COD、BOD、NH4~+-N、TN和PO4~(3-)-P的去除效率均高于石灰石基质人工湿地,且玉米秸秆生物炭基质人丁湿地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各项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3.6%±2.9%,COD)、(84.8%±6.1%,BOD5)、(84.2%±3.2%,NH4~+-N)、(45.3%±2.2%,TN)和(84.6%±2.8%,PO4~(3-)-P);当淹没/排水比由8 h/4 h改为4 h/8 h时,除PO4~(3-)-P的去除率基本不变外,各组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COD、BOD、NH4~+-N和TN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玉米秸秆生物炭基质人工湿地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各项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80.5%±5.2%,COD)、(92.1%±5.1%,BOD5)、(90.3%±3.2%,NH4~+-N)、(60.3%±2.2%,TN)和(84.7%±1.5%,PO4~(3-)-P);生物炭基质人工湿地对NH4~+-N的去除途径主要为物理吸附和微生物硝化作用,且微生物硝化作用占主导,对PO4~(3-)-P的去除途径主要为物理吸附和微生物好氧吸磷作用,且微生物好氧吸磷作用占主导;生物炭基质中的微生物量要高于石灰石基质,且上层基质的微生物量高于下层基质;在微生物群落中,Clostridiaceae和Nitrosomonadaceae菌群分别承担有机物和NH4~+-N的主要去除,其在生物炭基质中的相对丰富度均高于石灰石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