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很多问题,需逐步优化其机制.优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公众和NGO参与农村环境事务.  相似文献   
2.
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必要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与特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任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环境问题软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都是这个宇宙载体上的乘客。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破坏了环境,也就使人类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这本来应该是最起码的常识,但是,问题在于人们并不能立即认识自己行为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的污水处理费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雪  石磊  马中  张象枢  陆根法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2):3833-3840
通过选取全国东、中、西部227个污水处理厂为样本,估算这些样本的运营成本及其结构,分析其地区差异与执行标准的关系.结果显示样本平均运营成本为1.38元/t,并且通过与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比较,判断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只覆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并未覆盖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全部运营成本.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研究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结果显示227个样本的平均单位污水处理费收入为0.80元/t,平均治理污水的单位收益为3.24元/t,平均单位盈利水平为2.09元/t,政策补贴成为污水处理厂主要收入.进一步探索污水处理费制度的不足,并以此提出我国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应基于科学的排放标准下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而制定,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了人口再生产过程、经济再生产过程、环境再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指出,解决我国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从优化复合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着眼.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绩效评估是一种有助于将环境绩效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的环境管理手段.本文对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云南省,初步构建了云南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持续发展学科体系特点,探讨了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和全过程研究的意义,认为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是认识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研究,是认识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所遇到的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基础上,以废物最小化俱乐部活动为案例,介绍天津开发区组织、引导这一非政府、非赢利的民间机构开展活动,通过提供服务和发展机会吸引企业自愿参加所进行的探索;进而论述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园区政府这一创新行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良治需要政府、市场和公众部门的综合创新,并进一步分析了园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系统,它与机械系统相比,有下列区别:第一,尽管系统中包含有无生命部分(如系统环境中的很多因子),但它是以生物为主体的;第二,它不仅是生态系统的于系统,而且还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仅要掌握有关系统中无生命部分的机制,而且要掌握有关生命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荒漠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生态防线,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首都北京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2015年11月-2017年1月,采用入户访问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阿拉善盟开展社区发展基金项目的4个嘎查(村)的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分别在2005年、2008年、2015年对其中两个嘎查参与社区发展基金项目的15位农户的家庭收入和产业结构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将已有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和政府精准扶贫重点项目相结合,实现了政府资本、社会资本(SEE)、民间资本(村民)的整合和统筹使用,提高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参加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后,社区村民的收入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大幅变化,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即提升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拓展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减轻了村民对区域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有利于村民的减贫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该区域集政府资本、社会资本(SEE)、民间资本(村民)等多方资金为一体的社区发展基金项目,为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