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界定"公众"是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首要问题。公众可定义为"以特定利益为特征的不特定主体"。特定利益指环境权益,不特定主体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组织等。对于不同类型的主体,其环评公众参与的方向与目的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类主体,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主体内部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公众参与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卫波  侯可斌 《环保科技》2021,27(2):44-47,5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引入我国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目前,社会上陆续出现环评被其他利益诉求"利用"、责任关系倒置等问题,这项制度也到了需要变革的阶段.新形势下,新的制度变革要在国家"放管服"改革框架下进行,既需要同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也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环评制度改革首先要承认环评的科学性与不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环评机构在资质、人员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环评机构建设改进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铁上盖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可将地铁上盖开发分为车站上盖、停车场综合利用/上盖开发和车辆段综合利用/上盖开发三类。根据北京地铁上盖开发实践,从评价时序、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专业性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一级开发环评经验;从评价时序、与一级开发环评衔接及环境监测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二级开发环评经验。最后,为进一步做好地铁上盖开发环评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颁布进一步保证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其对环评文件全本公开的要求对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来说是一个挑战。环评文件全本公示要求删除商业秘密。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了环评文件中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及与商业秘密外延的关系,并对建设单位删除商业秘密及编制商业秘密删除说明文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卫波  侯可斌 《环保科技》2023,(1):37-40+59
转基因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如基因漂流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我国针对转基因生物管理建立了五阶段管理体系,在实验研究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转基因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生物安全问题。在实验室环评中,生物安全问题转化为实验室产生的“生物性污染”问题,由此,环评的重点是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的废水、废气和固废的评价。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标准情况,环评以定性评价为主,以“保守”为原则,控制生物活性因子随废水、废气和固废外溢,进而设计相关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加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成为现实需求。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基于有限的管理职责和欠缺的评价标准,有人认为"生物安全"不应纳入评价范围;但从评价针对性与现实需求层面,有人认为需要对"生物安全"进行评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生物安全"变通为"生物性污染"问题,可有效解决这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优化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营商环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生态环境以自然物质及因素为主体,两者具有不同的定义与范畴,但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优化营商环境框架的前提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同市场的关系,将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之中,转变管理思路,充分运用市场规则,构建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9.
BDE-28在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BDE-28在3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包括吸附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温线.结果表明,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式较单室一级动力学模式更适于描述BDE-28在天然土壤上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特征,尤其是在吸附初始阶段(0~25 h).快吸附自吸附初始到表观吸附平衡的整体吸附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而慢吸附的贡献率则逐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