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总氮是珠江口近岸海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通过实测法评估了珠江口海域深圳侧总氮入海排放总量,结合珠江口近岸海域水质目标,运用分区达标控制法对总氮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基于陆海统筹考虑,分配了研究范围内各行政区域总氮削减量。结果表明,2019年珠江口海域深圳侧总氮入海排放总量为18 064.43 t/a,其中,入海河流排放量为15 442.06 t/a,输入占比为85.5%,入海排污口排放量为2 622.37 t/a,输入占比为14.5%。总氮需要削减9 858.56 t/a,削减比例为49%,其中福永街道需要削减3 720.65 t/a,西乡街道需要削减2 491.14 t/a,沙井街道需要削减2 224.49 t/a,茅洲河需要削减685.50 t/a。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珠江口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通过ArcGIS技术提取深圳市空港新城1986—2017年5个时段的海岸线及围填海信息,对区域30年间海岸线及填海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岸线总长度和深圳辖区内岸线长度分别由23.21km和13.09km增长至38.96km和21.96km,总填海面积为1968.15hm~2;1986—2002年间前增长速度较快,2002年后速度变缓。建议从推进海岸线立法,加强围填海管控,实施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预防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一项制度,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评工作需要大量基础数据的支持,基础数据质量决定了环评工作质量。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支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介绍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征,提出建设环评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性,围绕环评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对新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环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