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日益关注,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提到"生态设计"早已不是新名词了,而是切实地涵盖并运用到了环境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景观设计到建筑设计再到室内环境设计,从利用各种环保节能材料到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从早期在设计上如何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到深层次地挖掘如何让生态化作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应用在环境设计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广州地区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形成的高浓度臭氧事件的变化特征及成因,2011年5月17—20日利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对污染气体(O_3、VOCs、NO_2、NO)、颗粒物(PM_1、PM_(2.5)、PM_(10))、能见度以及气象要素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光化学污染过程期间,臭氧总体浓度比较高,最大臭氧1 h浓度分别为103.8×10~(-9)、169.9×10~(-9)、146.1×10~(-9)以及115.5×10~(-9),远超国家二级标准93×10~(-9)(200μg·m~(-3)).但颗粒物浓度保持较低水平,颗粒物日均值远低于国家二级标准(PM_(10)为150μg·m~(-3),PM_(2.5)为75μg·m~(-3)),能见度整体较高.芳香烃和烯烃是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两个成分,其中异戊二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甲苯等物种对臭氧生成贡献大.均压场-冷锋前天气形势带来的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强烈的辐射以及高浓度VOCs共同导致了这次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合肥市交通干道大气苯系物污染状况,采用自主研制的差分吸收光谱(DOAS)系统,于2016年3月期间对合肥市交通主干道大气苯系物(苯、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以及常规污染物NO_2、SO_2等进行了连续观测.观测结果显示,观测期间苯、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1.7、63.6、33.9和98.7μg·m~(-3).与国内外其它城市比较显示,合肥市交通干道大气苯和甲苯的污染处于中等水平,二甲苯的污染较为严重.结合观测期的间风速风向、T/B特征比值以及与CO等污染物的相关性,对上述苯系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T/B值为0.8~4.5,苯、甲苯与CO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55和0.34.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是观测区域苯和甲苯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同时也受到周边工业园区排放的影响,二甲苯的主要排放源为观测地点北偏东方向的涂料行业工业园区.苯和甲苯的夜间高浓度峰值分析结果表明,夜间的高浓度苯和甲苯可能主要来源于观测地点周边工业园区的排放.观测区域苯系物的臭氧生成潜势(OFP)表现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甲苯苯,其中二甲苯的OFP占总OFP的85%,表明周边工业园区的排放对该地区臭氧生成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4.
巢湖流域水质状况与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巢湖湖区、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五”以来,巢湖湖区水体以劣Ⅴ类为主;2000年以来,巢湖主要环湖河流中,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和双桥河入湖常年水质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巢湖流域水体污染特征为:城市河段污染较重。点源污染较为集中;面源和生活污染贡献较大;从1998年以来,TP与TN质量浓度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巢湖流域水质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表明,巢湖湖区整体上尚不能达到规划的目标。到2005年东半湖能稳定达标。南淝河能否实现达标排放。取决于合肥市的污水处理率及处理效果。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水质受点源控制,只要加强管理,可达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可生化垃圾与厌氧剩余污泥混合厌氧消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下,城市可生化垃圾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剩余污泥混合物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负荷以VS计算为0.5g/(L·d)和1.0g/(L·d)的消化试验,酸化过程可逆,酸化低值点分别为6.08和5.18,最高甲烷气体积分数分别为81%、77%.有机负荷高于1.5g/(L·d)的消化系统酸化过程不可逆,系统出现VFA积累.形成酸抑制.酸化低值点随有机负荷增大降低.所有有机负荷的氨氮质量浓度在试验过程中持续缓慢上升.有机负荷越高,系统氨氮质量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环保技术政策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结合沈阳市制定地方性环保技术政策的实际情况,从技术政策的内涵、制定的原则、制定的方法论框架以及制定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其综合利用课题研究,是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已由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同有关部门合作完成,最近在北京通过了部级鉴定。有关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高温堆肥、垃圾填理和类便高温仄衷处理及综合利 相似文献
8.
地震台站观测系统的防雷技术——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地震观测台站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台站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地震台站观测系统建设,从4个方面对避雷技术进行了分析设计。同时以陕西省的地震观测台站为例,具体说明了防雷措施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