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EXAMS模式,研究了运河常州段中存在的双-(2-氯乙基)醚、硝基苯、喹啉以及挥发酚的暴露、归趋和持久性。结果表明,双-(2-氯乙基)醚和挥发酚大大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它们的负荷须分别削减97%和90%,双-(2-氯乙基)醚和硝基苯主要受挥发过程控制,而喹啉和挥发酚主要受生物降解过程控制;它们的持久性为;硝基苯>双-(2-氯乙基)醚>挥发酚>喹啉。  相似文献   
2.
以700℃热解制备的杉木生物炭(BC)为原料,采用高锰酸钾高温氧化法制备了改性生物炭(MnOx-BC),考察了其对广泛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的强化去除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改性生物炭对噻虫胺的去除能力较原始生物炭有所提高,Langmuir模型拟合得到MnOx-BC对噻虫胺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37mg·g-1....  相似文献   
3.
采用松木基黑碳为吸附剂,考察了老化作用对吸附态苯酚的脱附及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苯酚吸附等温线数据采用非线性Freundlich方程拟合,脱附数据采用三位点脱附模型拟合,微生物降解试验分别在恶臭假单胞菌ATCC 11172的两种菌密度下进行.结果表明,平衡位点、非平衡位点以及不可脱附位点这三种位点在不同老化时间内都存在,其中不可脱附位点上的比例(fnd60.4%)都占绝大部分,并且随着老化时间增加,易脱附位点上的苯酚逐渐往不易脱附的位点转移;通过对连续稀释脱附数据的分析表明,脱附体系中脱附产物的不定期移除(非生物移除)能够极大地促进脱附的进行;老化时间越长,吸附态苯酚的生物可利用性越小,但同一老化时间内两组不同菌密度之间的生物可利用性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发现黑碳中不可脱附位点上的部分苯酚亦能被降解.  相似文献   
4.
锰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过渡金属元素,其价态丰富,性质活跃,广泛参与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并在污染治理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三价锰(Mn(Ⅲ))作为一种中间价态锰,因存在时间短,易歧化,导致其在各种涉锰反应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Mn(Ⅲ)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Mn(Ⅲ)的重要理化性质,梳理了其在重金属、非金属等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转化及生物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氧化、还原、催化等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污染去除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Mn(Ⅲ)相关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提出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