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程海冬季水华发生时间、分布、聚集状况、优势种和现存量。认为:营养物质积累、特殊的水动力、适宜的水温和光照是刺激铜绿微囊藻水华暴发的原因,近期应采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削减污染物入湖量、增强生态系统功能三方面的控制对策减轻水华危害。  相似文献   
2.
程海冬季水华特征、成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程海冬季水华发生时间、分布、聚集状况、优势种和现存量。认为:营养物质积累、特殊的水动力、适宜的水温和光照是刺激铜绿微囊藻水华暴发的原因,近期应采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削减污染物入湖量、增强生态系统功能三方面的控制对策减轻水华危害。  相似文献   
3.
氮、磷营养元素是湖泊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它们以不同形态存在于湖泊水体中,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从而支配着湖泊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和湖泊富营养化进程。通过设置3个断面9个采样站14个采样点,研究了程海湖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的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2009年11月23日—2010年2月20日,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为主的程海冬季水华暴发期间,总氮质量浓度0.540~3.906 mg.L-1,平均0.836 mg.L-1;总磷质量浓度0.036~0.166 mg.L-1,平均0.061 mg.L-1。其中,溶解态氮、溶解态磷分别为61.7%和50.8%。溶解态氮以有机氮为主,溶解态磷则以无机磷为主。水华期间生物可直接利用氮质量浓度0.118 mg.L-1;生物可直接利用磷质量浓度0.021 mg.L-1,分别占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的14.1%和34.4%,显示出此特定时期,氮的消耗速度较磷快。氮素、磷素及其赋存形态在程海的时间分布上有不同的节奏;水平分布差异不明显;垂直分布在水表层至亚底层的水柱中差异也不明显,而在湖底层最高。  相似文献   
4.
罗珊  胡锦昇  唐翔宇  耿春女  程建华 《环境科学》2023,44(11):6399-6411
磺胺类抗生素和氟苯尼考(FFC)是浙江省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在土壤上吸附弱而易于迁移,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近年来,粪源抗生素对农田土壤潜在风险的研究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添加粪肥的方式进行,无法评估自然施肥状态下抗生素的污染风险.因此以浙江省长期施用不同肥料(鸡粪、猪粪和化肥)的5种旱地农田土壤[临安(LA)、嘉善(JS)、龙游(LY)、开化(KH)和金华(JH)]为对象,选用4种常用的抗生素[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T)、磺胺甲基异噁唑(SMZ)和FFC],进行批量平衡实验,探究土壤不同类型和粪肥类型对抗生素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在实验土壤中的吸附都较弱,吸附次序为:SMT(1.44~13.23 mg(1-(1/n))·L1/n·kg-1)>SMZ(0.73~6.05 mg(1-(1/n))·L1/n·kg-1)>SD(0.16~5.57 mg(1-(1/n))·L1/n·...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程海冬季水环境现状,评价了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2009年冬季,程海水质为Ⅳ类水质,为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程海冬季水环境现状,评价了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2009年冬季,程海水质为Ⅳ类水质,为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冶勒自然保护区林麝对生境选择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95年在相岭山系的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采用作者新近提出的临时空间样方法,以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林麝对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8月份,林麝喜欢活动于竹子密度不大(n=0~15m  相似文献   
8.
稳定的污染损害侵权救济机制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为有效转移当前环境污染责任风险,建立多元的环境污染责任风险赔偿救助机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天然生产麝香的主要物种,也是目前人工驯化、饲养最成功的泌香动物。我们从仲群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在饲养条件下种群发展规律及前景,从而提出对林麝饲养业有益的参考数据和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锦矗 《四川环境》1993,12(4):22-25
国内外从1936-1992年,共在野外捕捉260支大熊猫,迄今尚活着的有70支,死去的平均寿命低于野外2-3岁。自1963年北京动物园繁殖成功到1992年,共繁殖94胎产141仔。迄今尚活着有37支;死去104支。其中,仅活一周的有84支,占死亡总数的81%。双胞胎共46胎,但全成活的仅3胎。说明亟待急需解决如何提高寿命和幼仔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