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和溶解氧等因素有关.氯离子能消除金属铁的钝化现象.金属铁表面附载的铜对2,4-DNT的还原降解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模拟二沉池流态,解决了二沉池流态测定的难题,该模拟方法速度快、精度高、不需要实型池.通过对实际池的计算发现,周边式二沉池上溢流集中在靠池周边的区域,以垂直向上的流线为主,池中心上部存在着较大的水流死区,由此解释了该类型池澄清能力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零价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零价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率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溶解氧含量和铁粉投加量等因素有关。2,4-DNT在还原过程中先生成2-氨基-4-硝基甲苯(2A4NT)和4-氨基-2-硝基甲苯(4A2NT),最后被还原成2,4-二氨基甲苯(2,4-DAT)。  相似文献   
4.
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以合成氨厂广泛使用的白泥型煤参照,进行了气化用型煤粘结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添加量为2%白泥添加量为0.3%时,所制得的型煤抗压强度、跌落强度、热稳定性与白泥型相当。  相似文献   
5.
三槽式切换氧化沟运行工况数学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槽式切换氧化沟运行工况呈周期性的变化。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各槽活性污泥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式,并进行了验证。同时就数字模式在周期程序设置及排泥方式选择时的应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化学法处理硫酸渣工艺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礼  朱申红  马鲁铭  王铮 《化工环保》2004,24(Z1):135-137
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处理硫酸渣的方法--化学药剂浸洗法,能很好地脱除烧渣中的硫并富集其中的铁,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铁品位的提高主要是含铁矿物的难溶解和不含铁物质的溶解,硫含量明显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硫酸盐的去除和硫化物的氧化溶解,其中药剂王水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CW)在城市径流污染源头控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潮汐流(TFCW)-垂直潜流(VFCW)串联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TF-VFCW),以砾石为填料构建人工湿地模型,探究TF-VFCW长期运行下CODcr、NH4+-N、NO3--N、TN和Cu2+的去除效果以及微生物群落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 d的运行中,TF-VFCW对COD、NH4+-N、TN的去除效率逐渐下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92%、65.54%、80.83%;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先保持稳定,随后在波动中略有下降,平均去除率为95.27%;对TP的去除效果相对较为稳定,平均去除率为87.64%;对Cu2+的去除率虽有较大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平均去除率为40.22%。TFCW单元的去污能力明显优于VFCW单元。随着时间的推移,TFCW单元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种由Prot...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岛市居民区降雨径流重金属的特性,在2014年7月22日和9月28日采集降雨径流样本45个,并化验分析了其中重金属Cd、Cu、Pb、Zn的含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重金属的平均浓度、相关性、初期冲刷效应等。研究发现,降雨径流重金属Cu、Pb、Zn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不明显;而两场降雨径流重金属Cd差异明显。受干期长度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降雨径流重金属Cd有可能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降雨径流重金属Cu、Pb、Zn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Cd与其他重金属之间相关性则较弱。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降雨强度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青岛市和其他城市居民区降雨径流重金属污染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生物耦合技术对偶氮染料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酸性大红GR是一种较难生物降解的偶氮染料,采用一种电场和生物耦合的新型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废水,并与单纯电化学法和好氧生物法进行试验对照。结果表明:反应6 h后,电化学法、好氧生物法、电-生物耦合技术对酸性大红G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5.7%、25.8%和71.2%,电-生物耦合技术能明显提高酸性大红GR的去除效果,起到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在15 mA微电流条件下电-生物技术能克服50 mg/L酸性大红GR对好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为高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对鸭绿江河口剖面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和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元素之间和重金属与生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近百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除Cu以外,Cr、Ni、Zn、Cd、Pb、As和Hg之间及它们与生源要素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农业污染物排放等,Cu与其他环境因子有着不同的来源,人类活动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环境变化贡献极大;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总体上鸭绿江河口地区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