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光化烟雾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欧美国家和我国对光化烟雾监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对光化烟雾进行研究的方法和要点,并根据目前自动监测发展水平探讨了光化学烟雾监测参数及作用,提出了加强光化烟雾研究和监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光化学污染研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概括了光化学污染研究的主要方法,即实验室研究、模式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等方法.介绍了欧美国家和中国在烟雾箱研究方面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控制自由基源以及痕量气体的检测方式有待提高等问题.阐述了光化学污染模式计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在模式运用中影响模式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还介绍了国内外光化学污染监测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根据目前自动监测发展水平探讨了光化学烟雾监测因子及作用,最后提出加强光化烟雾研究具体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重庆主城区秋冬季逆温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9—11月利用RPG-HATPRO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对重庆主城区大气进行连续探测,统计了大气逆温情况,并对典型重污染天气下大气逆温与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逆温出现的频率为63.3%,基本为接地逆温类型,逆温层厚度为953 m,逆温强度为0.3℃/hm;逆温的存在为气溶胶的积聚和凝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重庆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各项参数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并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同时结合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来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控)系统网络集成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现状,结合自动监控系统设计先进技术和国内部分省市已建成的环境信息监控网络的先进经验,对重庆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进行设计,并介绍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实现的功能.现有的自动监测系统存在不同类型设备、通讯方式落后等问题,建设重庆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的思路是采用GPRS/CDMA/ADSL为主的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建立通信控制和信息集成系统,把重庆市环境空气、水、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系统化的集成,设计成一个完善的环境信息自动化动态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6.
空气流动监测系统改装及其在监测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各城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功能区也随之不断变化,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以固定站点为主的监测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环境空气评价,因此建设空气流动监测系统是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监测能力的需要.设计满足各种监测服务需求的流动监测系统,并实时观测区域气象要素,可为区域环境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估、预报、预警、执法等工作提供决策服务.根据空气流动监测系统的改装和实际使用情况,兼顾现阶段国内外环境空气流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谈谈如何自主改装流动监测系统,以及其在监测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光化烟雾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欧美国家和我国对光化烟雾监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对光化烟雾进行研究的方法和要点,并根据目前自动监测发展水平探讨了光化学烟雾监测参数及作用,提出了加强光化烟雾研究和监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2年灰霾试点监测结果表明,灰霾日天数有明显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增加,使仅因重庆城市地域和气候原因造成部分相对湿度较低,而实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灰霾日排除在外,更客观评价灰霾日发生规律。结合气象条件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对比情况表明,局域气候条件的变化将促使PM2.5和PM1吸湿增长明显,一定程度上促使粗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增加,局域污染物传输扩散不利,能见度减低,灰霾现象频增。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度法臭氧自动监测仪及其标准传递方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污染问题已成为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对臭氧进行自动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文中介绍了臭氧自动监测仪和臭氧量值溯源体系,重点探讨了臭氧监测干扰因素及标准传递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验证了带光度计的臭氧校准仪具有较好的输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较常用的O342M型臭氧自动分析仪的原理、部件组成,分享了日常运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