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福特汽车环保奖”3月2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继2000年和2001年福特汽车公司两次在中国成功推出“福特汽车环保奖”之后,第三次在中国举办这个奖项。“福特汽车环保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奖评比活动之一,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前身是1983年在英国首次发起的“亨利·福特环保奖”,宗旨是鼓励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有助于保护本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活动。在过去19年中,遍及34个欧洲国家的15000多个团体和个人加入到此项活动中。“福特汽车环保奖”于2000年首次进入中国,得到了国内环保人…  相似文献   
2.
辽宁阜新两类变质地区的构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古宙地壳在后寒武纪被改造的特点,可以将研究区──阜新地区划分为西部稳定区和东部线性杂岩带。而西部稳定区又可依据变质作用强度进一步划分为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用闪岩相区。本文通过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角闪岩相区岩石组合特征、变质作用演化的动力学以及发育于其中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麻粒岩相区为历闪岩相区的根部带,后期构造运动的右行拉伸作用,使上部的角闪岩相区与下部的麻粒岩相区发生分离,而后一起抬升剥蚀,从而处于平行位置。  相似文献   
3.
提出以建立外延实验室的方式对进入环境监 测领域的社会监测机构进行管理,探讨其在监测站职能的转变和推进深化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进程的意义.构建外延实验室并将现行有效的环境保护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延伸其中,以合同的形式对它们进行规管,加强服务质量的评价,为如何推广和加强环境监测业务社会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有用于铜、铁、锌同位素分析的提纯步骤方法,我们专门对锌的提纯进行了改进,即在1mol/LHCl的介质条件下,采用200~400目AGMP-1M树脂提纯锌,大大简化了锌的提纯方法。在改进的实验条件下,地质样品的回收率接近100%;标准溶液在离子交换分离前后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分离前后无Zn同位素分馏;全流程Zn的空白小于0.7ng/mL。此法可作为用于高精度Zn同位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絮凝微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藻作为一种卓越的生物资源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从藻液中采收微藻一直是个瓶颈。壳聚糖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安全有效的微藻絮凝剂,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可以更好地提高絮凝效率。文章综述了壳聚糖以及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性能,并对壳聚糖絮凝微藻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丽水、宁波、衢州、诸暨等浙江省境内十几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发现:目前浙江省内的污水处理工艺中,A2/O、A/O、氧化沟三种工艺占了近50%的份额。而SBR因其方法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污泥处理工艺中,填埋占了最大的一部分,有近70%的污水处理厂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目前,污泥处理技术单一,需要继续探寻污泥的减量和资源化技术,为日益增多的污泥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7.
混凝工艺去除重金属-腐殖酸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了混凝剂对腐殖酸(HA)和重金属镉的络合体的去除效果。通过与混凝剂分别对腐殖酸和镉的单一去除比较发现:混凝剂对络合体的去除提高了HA和镉的去除率。通过调节不同环境因素发现:增加混凝剂用量,HA的去除率会在达到峰值后不再增加,而镉的去除率会在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提高p H值会加快HA的去除达到峰值且提高镉的去除率;腐殖酸溶液初始浓度越高,腐殖酸和镉的最终去除率越高;离子强度越高,HA和镉的最终去除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结合宁波市水源涵养林2010—2014的造林试验,观测了宁波市两块试验地不同苗木生长、保存情况,重点分析苗木成活率与高程、淹没天数、淹没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木成活率与淹没天数、栽植高程极显著关系,与淹没水深相关性不明显;淹没天数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淹没天数不宜超过10 d;起种高程不宜为平均水位,应至少提高2~5 m,并结合汛限水位综合考虑;苗龄不宜太大,苗龄小比苗龄大苗木易成活;早期养护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有重要作用;苗木支撑的牢固性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农业土地利用转变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变化的影响,选取玉米地、玉米地转变为姜地、稻田和稻田转变为姜地4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稳定性及SOC、TN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①玉米地转变为姜地后,>0.25 mm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21.48%(p<0.01),>0.25 mm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DR0.25)显著降低53.39%;稻田转变为姜地后,大团聚体差异不显著,<0.053 mm粒级的粉黏团聚体增加8.93%(p<0.01);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团聚体组成和 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②玉米地转变为姜地后,0.25~1 mm粒级团聚体中SOC、TN含量分别减少52.68%、50.98%,粉黏团聚体(<0.053 mm)中SOC和TN含量增加约2倍(p<0.01);稻田转变为姜地后,>0.25 mm的大团聚体和0.053~0.25 mm的微团聚体中的SOC、TN含量均减少(p<0.05),其中,大团聚体碳氮比与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存在相关关系(p<0.05);③所有处理均为大团聚体SOC、TN贡献率最高,转变后的姜地较玉米地、稻田的土壤粉黏团聚体的SOC、TN贡献率显著增加,尤其是较玉米地的粉黏团聚体SOC、TN贡献率增加3倍(p<0.01);④平均质量 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形维数(D)与MWD及1~2 mm粒级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DR0.25与大团聚体的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上,玉米地和稻田两种用地转变为姜地后,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团聚体稳定性变化虽不显著,但大团聚体中SOC、TN含量降低,粉黏团聚体中SOC、TN含量增加.本研究的开展对农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部大型浅水湖泊太湖的富营养化和藻华暴发一直是困扰该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水问题之一,其中水资源分配不均及部分营养盐浓度较高,严重制约了太湖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基于1999-2019年太湖水质、气象等逐月观测资料,构建了基于协变量(TN、TP、CODMn、降水量和引排水量)的叶绿素a(Chl-a)预测模型ARIMA(1, 1, 1)(0, 1, 1)12,并结合2007-2019年历史引排水方案经验和效果,提出了未来平水年情景下降低太湖藻华大面积暴发风险的引排水方案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所构建的ARIMA(1, 1, 1)(0, 1, 1)12模型能有效预测太湖水体Chl-a浓度;且在预设未来情景下,通过同步增加引、排水量可有效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引排水方案的优化关键在于季节性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在满足水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冬春季节引排水,可达到改善水动力和排出营养盐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